陇东学院历史与地理学院《南梁精神概论》课程是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7月9日—11日,历史文化学院课程负责人,课程组成员组织2019级历史班学生赴南梁革命纪念馆、大风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抗大七分校旧址、林镇寨子湾陕甘边区军委、苏维埃政府旧址、合水县太白镇陕甘红军纪念园等革命圣地认真开展《南梁精神概论》教学实践活动。
历史与地理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金课建设作为立德树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以“两性一度”为导向,从知识掌握、技能提高到素质养成三个方面制定课程实践目标,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原则组织教学实践,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实践课程及课程思政使学生达到了“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学习革命历史、讲好革命故事,传承革命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的实践目的。
课程负责人历史与地理学院院长石强教授在南梁革命纪念馆为学生现场教学。课后,参加实践的师生瞻仰了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深切缅怀了在陕甘边红色沃土上进行艰苦卓绝革命斗争历程中而英勇捐躯的革命烈士,“阎洼子42烈士”真实的历史故事使在场师生深受感动,纷纷表示听了一堂生动地思政大课。
在军民大生产基地纪念馆,学生首先了解了以华池大风川为主阵地的大生产运动的基本概况,合唱了诞生于这片红色热土上的歌曲《军民大生产》,在歌声中,同学们似乎回到了那艰苦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最后,师生们赴合水县太白镇陕甘红军纪念馆进行了实践学习,了解了诞生于陕甘大地上英勇的红二十六军的番号变迁、血脉赓续和历史贡献。
在课程实践期间,历史与地理学院特聘研究员、南梁红色大景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全钰应邀为学生作了题为《南梁革命根据地“两点一存”的历史地位》的学术报告。张全钰从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历史名称、历史经过、历史人物、历史影响等四个方面为学生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其中所总结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三个先驱、三个领导、三个阶段、三色建军、狡兔三窟”等以“三”为特点的陕甘边革命历史、使学生既掌握了重要历史知识,也受到了南梁精神的教育和鼓舞。
该次课程实践以现场感悟、学习弘扬南梁精神作为主要教学及实践内容,实现了“研、学、传”的密切结合,“知、信、行”的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