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官员升迁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在电视上看古代宫廷剧的时候,经常会发现里面的官员任职和罢免往往就是皇帝的一句话。那么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事实上,皇帝虽然能直接提拔或是罢免某位官员,但大部分官员的任免还是要遵照一套严密的规则。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明朝官员如何升迁。

明朝的大部分官员都是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来的。当学子们在金榜题名后就成为了朝廷的后备干部,他们一般会分配到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等衙门实习政事,名曰:观政。才华出众者会被分配到翰林院观政,名曰:庶吉士。

观政时间是三年,当实习期满后,大部分人会成为正式官员,被分配到朝廷的各个机构任职。官员的职务任期为三年,一般会连任两届,共九年时间。官员在任职期间要受到上司的考核评定。当时已经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绩效考核规则了,以差评为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渎职事例:贪婪、残暴、浮躁、老迈、健康不佳、工作漫不经心。上述每一项不达标都会产生扣分,而相应的是如果官员在任职期间有良好表现,则会加分。最后按加分和扣分的多少将评定等级分为:优秀、普通、差。

作为当时最高监察机关的都察院会对官员考核评定作出核对,然后将这些结果提交到吏部。九年之后,官员需回吏部报道。吏部的文档中记录着每一位官员的任职履历和政绩考核记录,这些记录将决定一名官员的前程。考核评定为优秀者将有资格得到提升,普通者一般能继续留任,考核评定为差的官员则会受到降级处罚。

此外,所有官员还要受到都察院御史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定期考察京官被称为“京察”,从弘治朝(1487年-1505年)开始定为六年一次;考察地方官被称为“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不定期考察则随时可能发生,皇帝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中钦点出数人作为巡按御史,这些御史的职责是代天子出巡,因此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特权。巡按御史可以作出自己独立的人事评定,如果一名官员被发现胡作非为,御史有权直接向皇帝弹劾该官员,而不论其品级有多高。相反,如果御史发现一名官员兢兢业业工作却没有受到重视,也可以向朝廷特别举荐,从而使该名官员意外得到提升或奖励。不过,这种举荐存在着连带责任。如果受到举荐的官员在得到提升后却被发现名不副实,那么保举人也会受到惩罚,所以举荐官员一般都是非常谨慎。

按照正常规则,官员升迁一次不超过两个品级,降职一次不超过三个品级。当一名官员成为四品以上的高官后,吏部考核变成了其次,他的职务更多取决于皇帝的任命。但事实上,这种任命也未必是出于皇帝本意。按照规则,内阁和吏部官员经过集体讨论后,将一人的名字送给皇帝批准,或是呈送两人的名字供皇帝选择。如果皇帝对人选都不满意,内阁和吏部官员将再次通过集体讨论后送上第二次提名。作风强硬的皇帝总有办法将自己的意愿传达给内阁和吏部,再由他们经过名义上的集体讨论,将提名人选呈送给皇帝批准。但一些君臣关系不和睦的皇帝(比如万历皇帝)在这个问题上却往往会很棘手,皇帝虽然可以用特权独断专行任命高级官员,但这种不按规则办事的行为必然会遭到大臣们的集体抗议,而被提名的官员往往也会因为惧怕同僚们施加的压力,不敢上任。因此,即便是皇帝想要任免某位官员,一般情况下也无法像电视剧中那样一句话就能乾纲独断。

从明朝中期开始,内阁成为权力中枢,进入内阁的官员被称为大学士,尊称“阁老”,地位相当于宰相。因此,进入内阁就成为官员仕途的终极目标了。那么,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首要的条件自然是才华和能力都出类拔萃。同时,得到皇帝和大部分官员的信任也是入选内阁的重要标准之一。还有一点就是看官员的仕途履历,从明英宗开始,明朝有这样一个惯例: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也就是说如果官员没有在翰林院的任职经历,那么想入阁拜相就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李存勖是怎么统一北方的?李存勖有哪些诗词作品?

唐朝,李存勖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朱友贞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朱友贞,五代十国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之后的生活过的怎么样?

李隆基,唐朝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他不仅仅打败马超还是刘备的大敌 最后被诸葛亮布阵杀死

三国,张郃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明朝,朱元璋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晚唐名将李朔,靠实力震慑住藩镇势力

李朔,唐朝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杀人直接下令就好 为何要容忍此人长达七年之久呢

朱元璋,明朝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是怎么死的?朱友贞为什么要杀他?

朱友孜,五代十国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慈禧一路西逃 为什么一行人竟然毫发无伤的到达了西安

清朝,八国联军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明朝官员的升迁情况是什么样的 哪些人有机会成为阁老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