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庄宗李存勖那么有实力,他是什么下场?

后唐庄宗李存勖有能力一举灭掉后梁,却又为何会落得这般下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当时只有李克用可以和朱全忠相抗衡。李克用虽然没能像朱全忠那样成就帝业,但他也曾被封为晋王,威赫一时。在唐末的历史上,李克用和朱全忠可以称得上是“双雄”。而李存勖正是李克用的儿子,正所谓,虎父无犬子,李存勖的能力自然也是有目共睹的,甚至一举灭掉了后梁,既然他的本事这么大,为何又会落得被乱箭射死的下场呢?

李存勖作为李克用的儿子,他可比朱全忠的后代强得多了。李存勖从小就长得体貌奇特,而且能文能武,勇略过人,他的父亲李克用因此对他分外钟爱。他10岁的时候,父亲就带着他南征北战,更使他得到了各方面的锻炼,第二年,也就是李存勖11岁那年,李克用取得了一次非常大的胜利,就派李存勖去向当时的皇帝昭宗献捷。小存勖全身披挂,威风凛凛,雄姿英发,昭宗皇帝见了之后,不禁赞叹地说:“这个孩子将来必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可亚其父。”并且边说边亲切地抚了抚小存勖的后背。有了昭宗皇帝的这句赞赏,小存勖的名声便传开了,从此,人们也就直称李存勖为“李亚子”。

后来,李克用在群雄争霸当中,节节失利,尤其被幽州节度使与朱全忠沉重打击,终于,他抱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拿了三支箭给李存勖,并对李存勖说:“这三枝箭,一枝你要替我消灭刘仁泰;一枝对付契丹;最后一枝,你要替我消灭朱全忠。”李存勖答应了李克用之后,李克用便死去了。从此之后,李存勖继承了晋王的王位,他把父亲的遗志深深地记在心底,励精图治。他曾制定了三条非常严格的军纪:第一,骑兵不见敌人不可上马,骑兵与步兵必须坚守各自的位置,即使有危险也不可越位躲避;第二,在行军之时,必须按时到达,不能按时到达者,按军法处置;第三,在行军途中,不得伪装有病,否则斩首示众。在这几条严格的军纪的管治之下,李存勖带出了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军队。等他感觉自己的力量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之后,便开始为实现父亲的遗志征战了。

李存勖的军队的确非常有战斗力,再加上李存勖的英武勇猛,深谋远虑,自征战开始以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先是攻灭了幽州,实现了父亲的第一个遗志,后又攻下了后梁在黄河以北的全部州城,既开拓了自己的领地,又增加了自己的军队。李存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实还有一个人也是功不可没的,那就是在后方负责监军的张承业。张承业生性忠厚耿直,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对李存勖忠心耿耿,他常常对李存勖进行讽谏,希望李存勖不要忘记父亲的遗志。本来,他们两个配合得非常默契,但李存勖经过几年的征战之中,再回到他的领地晋阳,总感到自己受着种种约束,不能像在阵前那样号令三军,我行我素,心里就感到很不痛快。这是为什么呢?小编下面会给大家解惑。

取得了如此大的胜利,李存勖当然要大肆庆功,因而用掉了好多的军费。张承业知道再这样下去的话,如果再打起仗来可能就会军费紧缺,所以有时候李存勖派人到张承业那儿去取钱,张承业总是不能如数兑现,李存勖就有点生气。一天,李存勖摆宴会邀请张承业,李存勖借机让儿子为张承业表演舞蹈来助兴。张承业一看,你让儿子给我表演,我也不好意思啊,于是就取出一条玉带、一匹老马赠给李存勖的儿子。李存勖见了非常不满,就指着府库里堆积的钱埋怨张承业小气,张承业并没有因此多拿出财物相赠,而是劝告李存勖,府库中的银两是国家用来平定天下的,并不属于我的个人财物,又怎能赠与他人呢?

李存勖见张承业竟敢反驳自己,心里的火就上来了,正好又喝了些酒,借着酒劲对着张承业破口大骂,这时真是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出口了,张承业听了自然委屈,也很生气,两人便这样互相大骂了起来,张承业的话气得李存勖甚至都拔出剑来向张承业刺去,幸亏有随从及时拦住,才没有伤到张承业。随从们见事态比较严重,赶紧向李存勖的母亲汇报去了。李存勖的母亲曹太夫人贤惠淑德,对李存勖管教甚严,李存勖对她还是颇有敬畏之心的。一听见有人向曹太夫人汇报去了,李存勖心里一惊,酒醒了一大半,气也消了一大半,他赶紧向张承业赔礼道歉,但张承业并没有理他。第二天,还是曹太夫人带着李存勖亲自到张承业府中谢罪,并对李存勖进行了开导,这有点负荆请罪的意思了。李存勖总算是明白了张承业的一番忠心,自此之后,把自己任意妄为的毛病改掉了许多。小编认为,浪子回头金不换,李存勖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实属难能可贵。

李存勖操练兵马之后,对后梁进行了一次攻击,但是双方势均力敌,最后两败俱伤。李存勖见不可能一举攻灭后梁,就开始准备先登基做皇帝。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他以唐朝的合法继承人自居,因而建国号为唐,史称后唐,这时李存勖的力量又增强了很多,但总起来还是和后梁旗鼓相当。李存勖认为对梁不可轻取,应该积极积蓄力量,以后再从长计议。但是不久,李存勖就发现了后梁内部的混乱,于是他又决定对后梁大举进攻。梁唐两军经过了多次你死我活的激战,就在双方相互对峙的时候,后唐的一员大将投降了后梁,使后唐一下处在了劣势;而且后唐由于连年战争,粮草不充,将士们也大多产生了厌战情绪。

在这种情况下,李存勖一时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很多人都主张弃城退兵,以后有机会再说。但李存勖清楚知道这不是上上之策,这时,极具军事谋略的郭崇韬分析道:“梁的主力大多在河北,都城开封则比较空虚,现在梁国全国上下都以为我们不可能再有行动。我们不妨借他们轻于防备之机,奇袭开封。”李存勖听了心中大喜,说:“这正合我的心意,大丈夫做事胜则为王,败则为虏,就这么决定了。”当时负责观察天气变化以ト吉凶的司天台报告说:“今年天道不利,如果真要出兵的话,恐怕不能成功。”但李存勖并未因此改变主意,还把自己的妻儿和其他随军家属送回魏州,临别时告诉他们:“事成事败在此一举,如果我们万一失败了,你们就在魏州聚火自焚,不要落入梁人之手。”

有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后,后唐果然一举灭掉了后梁,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灭了后梁,李存勖便全部完成了父亲的遗志。从这之后,他便忘记了自己的成功得来的不易,忘记了数十年的征战之苦,天天沉醉在田猎、声色之中。李存勖从小便非常喜欢音律歌舞。在征战时期,生死攸关,没有多少时间和心力去从事这种娱乐。灭了后梁后,他把首都迁到了洛阳。在洛阳,他收养了一大批伶人,自己也常常粉墨登场,和那些伶人一起做戏,甚至还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他天天沉醉于其中,根本就忘记了自己是一国之君,朝政也被荒废了。而那些伶人也因皇上的宠爱,常常干预朝政,弄得朝廷一片混乱。

不仅如此,李存勖还收留了很多唐朝时遣散的宦官,这些宦官撺掇他设立什么“内府”、“外府”;外府的钱财供国家之用,而内府的钱财供李存勖自己使用。李存勖把各种收入都收归内府,使得外府钱尽财空,内府的钱财堆积如山。李存勖你说你挥霍就挥霍呗,你还又吝啬,即使朝官的俸禄发不下来,即使出兵没有军资,你也舍不得拿出自己内府的钱。到最后,李存勖的这一系列行为终于导致了内部兵变。926年,李存勖在战乱中被乱箭射死,小编想,这也是他必然的下场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长大后成了个什么样的人?

四岁就懂得让梨的孔融,长大后成了个什么样的人?

孔融,东汉

他分封诸侯 为什么把最差的地盘留给自己呢

他分封诸侯 为什么把最差的地盘留给自己呢

秦朝,项羽

楚庄王为什么可以一飞冲天?楚庄王有哪些过人之处?

楚庄王为什么可以一飞冲天?楚庄王有哪些过人之处?

春秋,楚庄王

秦钜是什么样的人?誓死抗金,全家殉难,堪称壮烈

秦钜是什么样的人?誓死抗金,全家殉难,堪称壮烈

秦钜,宋朝

孔融为什么会被处死?他做了什么

孔融为什么会被处死?他做了什么

孔融,汉朝

为什么说燕德妃是武则天的领路人?

为什么说燕德妃是武则天的领路人?

燕德妃,唐朝

他打了一辈子的匈奴人 为什么到晚年却放弃了呢

他打了一辈子的匈奴人 为什么到晚年却放弃了呢

汉朝,汉武帝

唐僖宗执政期间都做了什么?他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唐僖宗执政期间都做了什么?他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唐僖宗,唐朝

金城公主和亲的意义在哪里?要怎么评价她?

金城公主和亲的意义在哪里?要怎么评价她?

金城公主,唐朝

懿安皇后晚年为什么与奴婢平起平坐?原因是什么

懿安皇后晚年为什么与奴婢平起平坐?原因是什么

懿安皇后,唐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后唐庄宗李存勖那么有实力,他是什么下场?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