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宰相”李泌: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后又数次归隐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泌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近日,《长安十二时辰》热播,李必、高力士、唐玄宗、杨贵妃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观众为剧情、道具、演技、化妆叫好的同时,也好好学了把历史课。

《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就发生唐玄宗的天宝三年。此时的李隆基,已经彻底黑化,不再是原来那个奋发有为,励志向上的皇帝,他开始懈怠朝政,内忧外患之下,唐朝已经尽显疲态。

剧中的李必冷静果敢,狠辣忠诚,是太子的忠实拥护者。为了太子,可谓是尽忠尽职,殚精竭虑,丝毫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

李必的原型是李泌,此人的确是唐朝一个运筹帷幄、能文能武之人。“安史之乱”以前,李泌已辞官归乡,但为了辅保太子李亨,他选择重新复出。事实上,正是由于他复出后的谋划和计策,唐肃宗才平定了“安史之乱”。

李泌在历史上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李泌(bì)(722年-789年 ),字长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

李泌七岁能文,幼时就已粗通黄老列庄学说,有神童的美誉。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李泌因机遇巧合,受到了玄宗召见。在朝中,李泌不仅受到张说、张九龄的赏识,大臣韦虚心、张廷珪也很器重他。

李泌成年后,非常博学,擅长研究《易经》。他经常游历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仰慕神仙不死之术。天宝(742年-756年)年间,隐居嵩山的李泌向玄宗献上《复明堂九鼎议》,玄宗想起李泌的"早惠",于是召他入朝讲授《老子》。因其讲解"有法",玄宗命他待诏翰林,供奉东宫,太子李亨待李泌极为优厚。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仓皇出走,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肃宗即位后,派人四处寻找李泌,要给他授任官职,李泌自称山人,坚决推辞,希望以宾客的身份随从。 肃宗也只好授李泌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称其为先生而不称名。

李泌入朝议论国事,从制书文诰到将相升迁,无所不预,史称其"权逾宰相"。李泌外出时,也陪同肃宗车驾,众人指着他说"穿黄衣的是圣上,穿白衣的是山人隐士"。肃宗听说此事,便赐李泌金紫,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后来的唐代宗李豫)的行军司马。

安史之乱时,唐肃宗即位灵武,召李泌参谋军事,为平叛立下汗马功劳。但他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岳。唐代宗即位后,召为翰林学士。屡遭宰相元载、常衮排斥,出外任职。唐德宗时入朝拜相,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累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

李泌是玄、肃、代、德四朝元老,可他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所以在肃、代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

贞元五年(789年)三月二日(4月1日 ),李泌病逝,享年68岁。德宗追赠他为太子太傅,所赐赙礼加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李泌与历代功臣四十人得以从祀历代帝王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马超投奔刘备后为什么被刘备高高挂起?只因马超做了一件错事!

马超投奔刘备后为什么被刘备高高挂起?只因马超做了一件错事!

三国,马超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本是亲兄弟却互相打架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本是亲兄弟却互相打架

袁绍,三国

李泌史称“白衣宰相”,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

李泌史称“白衣宰相”,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

李泌,唐朝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诸葛亮所为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诸葛亮所为

诸葛亮,三国

朱元璋能称帝谁的功劳最大?他一个人抵过百万雄师!

朱元璋能称帝谁的功劳最大?他一个人抵过百万雄师!

明朝,刘伯温

陈叔宝到底有多荒唐?陈叔宝的那些反面教材案例!

陈叔宝到底有多荒唐?陈叔宝的那些反面教材案例!

南北朝,陈叔宝

他是李渊最窝囊的儿子 在家吃喝等死一点出息都没有

他是李渊最窝囊的儿子 在家吃喝等死一点出息都没有

唐朝,李渊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明朝,解缙

飞将军李广如果不自杀,儿子李敢结局会怎样?

飞将军李广如果不自杀,儿子李敢结局会怎样?

李广,汉朝

爱新觉罗·弘晳:得康熙钟爱,还差点成为皇位继承人

爱新觉罗·弘晳:得康熙钟爱,还差点成为皇位继承人

弘晳,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白衣宰相”李泌: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后又数次归隐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