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修建大运河?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杨广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隋炀帝杨广的名气不用多介绍了,毕竟只用了十几年就把一个大帝国糟蹋一干二净的败家子并不多。杨广好大喜功,他在位时三征高句丽、强修运河,弄得民不聊生。最终天下大乱,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都冒了出来。群雄逐鹿,杨广成了亡国之君,隋朝二代而亡,李氏代隋建唐。关于杨广的谥号,残隋定的是世祖明皇帝,唐朝定的是炀帝。明帝看不上去并不太“明”,但“炀”明显是过于贬低杨广了。

在杨广做过的“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大罪”中,有一条的争议极大,这是杨广修建大运河,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修运河只是为了贪图享乐,去扬州观赏琼花,结果滥用民力,造成民怨沸腾。还有人说,修建运河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如晚唐诗人皮日休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实际上,杨广并不是修建运河的第一人,早在春秋时期,吴国就以其都城吴(今苏州)为中心,在太湖平原修建了多条运河。秦始皇灭六国后,也曾经修建过灵渠,并在古运河的基础上修建北起丹徒,南到杭州的水道。东吴和东晋也多次对这条水道加以疏浚整修。可见,水路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早已经被古人所重视。

到了隋朝,隋炀帝的老爹——文帝杨坚,早在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就从潼关到长安引渭水开凿了广通渠,开皇七年(公元587)时又开凿了山阳渎。即使在隋朝,杨广也不是修运河的第一人。

隋文帝定都长安,隋炀帝定都洛阳,长安和洛阳成了国家的中心。但是长江以南地区,在三国以后的几百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上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当时的荆州与扬州非常富庶,整个南方也成为了鱼盐杞梓以及丝麻布帛的全国供应地。因此,修建一条南北贯通的运河就可以有效地把国都与经济中心连接起来。

隋朝之前,南北对峙数百年(包括东晋十六国),隋灭南朝陈统一天下后,南方对隋朝的统治也是不怎么合作的。修建大运河,一是能够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统治,二是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对富庶的江南搜刮钱财,以及运输。应该说,修建运河符合隋朝当时的国家利益,在这一点上,杨广的决定无可指责。只是杨广没想到,他千辛万苦才继承的大隋朝,从父亲杨坚篡位算起,首尾不过38年。

我们再来看杨广修建运河的具体工程。杨广修建大运河所做的,主要是疏浚从春秋到南北朝各种王朝留下的旧河道。隋唐大运河主要分为四段,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修通济渠,从洛阳的西苑连通至今江苏淮安,同年又疏浚山阳邗沟。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凿永济渠,使得通济渠向北延伸,利用沁水河道,南接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公元610年)修建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穿过太湖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今杭州)。整条大运河的开通,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重要的水系,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西通关中的八百里秦川,北至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南到鱼米之乡的太湖流域,长度达到上千里。

这条运河北起自北京,南至杭州,它一般被称为大运河或者隋唐大运河,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京杭大运河,虽然两者起点和终点都一样,甚至部分航段也是重叠的。京杭大运河元朝时修建的,元朝的首都在大都(今北京),为了南北沟通方便,裁弯取直,这条运河不再经过洛阳,大体上是一条直线。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整体上呈现“《”状。

有人说,隋炀帝杨广修建大运河后,曾巡游过西北各地,到过突厥与吐谷浑边界。杨广去这两处地方,不是单纯的游玩,肯定也有维护隋朝利益的考虑。但是杨广三下江都,一路上穷奢极欲,奢靡至极,即使他的目的不只是单纯为了游玩,其后果也是非常恶劣的。杨广第一次巡游江都时,船队长200多里,挽舟兵士有8万人,龙舟高45尺,长200丈,上下4层。

杨皇帝的随从中带有大量的和尚、尼姑、还有道士,客观上对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从主观来说,他这次南下,就是为了宣耀皇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第二次虽然带有军事人才,征调南方经济为辽东战争服务的目的,仍是以自己的享受为第一位。第三次是属于逃难,但他到了江都后又如何呢?仍然是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杨广巡游江都,即使带有一定的巩固权力的目的,但始终还是以个人享受为第一出发点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隋唐大运河的开通,确实为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加强了朝廷对南方地区的控制,其次使得南北商业的联系加强。同时,南北交流的交通成本大大下降,加强了南北方文化的交流。

但是,这些属于“历史贡献”,在这当时是看不出来的。隋朝继承了北周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当杨广修建大运河之时,仍然过度征用民力。结果造成男丁不够,只好用妇女充数,繁重的徭役又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即使如此,隋朝在对大运河的开凿疏浚和整个方面,其效果仍远不如之后的任何一个朝代。隋唐大运河在炀帝时期就已经开始堵塞,之后的唐朝、后周、北宋都要经常对其进行开凿疏浚才能继续使用。

尤其是在元朝凿了京杭大运河后,明朝和清朝对其不断整修,才真正发挥了巨大作用。应该说,大运河造福后人、造福千秋,是数千年来各种王朝的功劳,而不仅是隋朝或杨广的。杨广修建大运河,虽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但更多是出于自身享受的目的,而且过于急功近利,劳民伤财,国家元气大伤。最终,天怒人怨之下,杨广自己也被人干掉了,成为历史的笑柄和警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马超投奔刘备后为什么被刘备高高挂起?只因马超做了一件错事!

马超投奔刘备后为什么被刘备高高挂起?只因马超做了一件错事!

三国,马超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本是亲兄弟却互相打架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本是亲兄弟却互相打架

袁绍,三国

李泌史称“白衣宰相”,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

李泌史称“白衣宰相”,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

李泌,唐朝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诸葛亮所为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诸葛亮所为

诸葛亮,三国

朱元璋能称帝谁的功劳最大?他一个人抵过百万雄师!

朱元璋能称帝谁的功劳最大?他一个人抵过百万雄师!

明朝,刘伯温

陈叔宝到底有多荒唐?陈叔宝的那些反面教材案例!

陈叔宝到底有多荒唐?陈叔宝的那些反面教材案例!

南北朝,陈叔宝

他是李渊最窝囊的儿子 在家吃喝等死一点出息都没有

他是李渊最窝囊的儿子 在家吃喝等死一点出息都没有

唐朝,李渊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明朝,解缙

飞将军李广如果不自杀,儿子李敢结局会怎样?

飞将军李广如果不自杀,儿子李敢结局会怎样?

李广,汉朝

爱新觉罗·弘晳:得康熙钟爱,还差点成为皇位继承人

爱新觉罗·弘晳:得康熙钟爱,还差点成为皇位继承人

弘晳,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揭秘: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要修建大运河?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