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弥远是什么结局?为所欲为,却得善终

南宋四大权奸之史弥远:为所欲为,却得善终,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史弥远比较少年老成,从小就异常聪明,读书刻苦,而且很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宋宁宗器重他的才识和学识,就让他做皇子的师傅,为他最终掌握朝政大权二十余年奠定了基础。

史弥远专权时期(1207-1233年)。

一、政变夺权

拥立宋宁宗而取得大权的韩侂胄,因为开禧北伐的失败,导致国家安全局势恶化,宋宁宗被迫与金朝议和。而金朝开出的议和条件,其中之一便是韩侂胄的项上人头。这是韩侂胄所无法接受的,他颇有点骑虎难下的无奈,仗继续打下去,南宋看不到取胜的希望;议和吧,则要自己的命,这是万万不可的。

于是,韩侂胄宣布坚决不议和,继续与金朝武力对决。可是,朝廷内外的主和派却不乐意了,他们原先就反对北伐,现在北伐失败了,正是他们从主战派手中夺回权力的时候,他们又怎么能失去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翻盘机会呢?

于是乎,职在礼部,任在教育皇子,极力主张对金朝议和的史弥远走上了历史舞台。为了取得大权,他想除掉专权的韩侂胄,但是凭他自己的能力显然是不行的。于是,他找到了对韩侂胄恨得牙痒痒的杨皇后。

原来,韩侂胄的族侄孙女韩皇后死后,宋宁宗想册立杨贵妃为皇后。杨贵妃本是太皇太后吴氏的一名宫女,由于长得姣美,为宋宁宗看中。后来,太皇太后就把她送给了宋宁宗。虽然杨贵妃比宋宁宗还大六岁,但是将宋宁宗伺候的很到位,加上长得漂亮,深得宋宁宗的宠爱。

韩侂胄知道杨贵妃为人城府深,比较有心计,不好控制,就坚决反对册立她为皇后,而主张册立性情温顺的曹美人为皇后。但是,宋宁宗一直坚持册立杨贵妃为皇后,韩侂胄也没办法。最后,杨贵妃成了杨皇后,与韩侂胄也就结下了仇恨。

一直对韩侂胄不满的杨皇后,与史弥远一拍即合。因为史弥远一直在教授皇子们的功课,所以与杨皇后关系也比较融洽。在杨皇后的支持下,史弥远又联系上了负责统帅禁军的夏震,结成了同盟。

开禧三年(1207)十一月三日清早,史弥远伪造好密旨,指使夏震带领禁军埋伏在韩侂胄入朝的必经之地。等韩侂胄经过时,突然发动袭击,把他拉到玉津园夹墙内乱槌打死。

宋宁宗对于杨皇后、史弥远等人发动政变夺权,几乎是不管不问。当天,杨皇后告诉宋宁宗,将对韩侂胄动手,宋宁宗当是将其贬官,也就没放在心上。最后,杨皇后告诉他,已经将他拉到玉津园,他感觉到不妙,立即下旨追回韩侂胄。但是,杨皇后以死相逼,不许救韩侂胄的命,宋宁宗只好作罢。

就这样,韩侂胄以最悲惨的形式下台,而史弥远开始了他的长达二十余年的专权生涯。

二、内外组合

可以说,史弥远得以政变成功,进而取代韩侂胄,成为独揽朝政的权臣,与杨皇后的相助关系匪浅。

杨皇后,本名杨桂枝,家在严州青溪县(今属浙江)。她家境贫寒,父母早亡,后来学会演戏,与养母入宫为太皇太后吴氏演出。太皇太后见她举止得体,长相娇美,就留下做了宫女。

太皇太后对她很好,由此招来了其他宫女的妒忌。一次,太皇太后沐浴,其他宫女将太皇太后的衣服强行穿在了杨桂枝身上,然后向太皇太后告状。原以为太皇太后会严惩她,不料太皇太后并不生气,而是对大家说:“她将来会穿上这身衣服,拥有我这样的地位的。”

宋宁宗未做皇帝前,经常去曾祖母、太皇太后吴氏那问安,发现了年长自己六岁的杨桂枝花容月貌,心里就喜欢上了。时间一长,二人眉目传情,也就有了情愫。

后来,有人就向吴氏举报杨桂枝勾引嘉王。吴氏很生气,准备严惩杨桂枝。这时又有人来劝:“娘娘连皇位都给了嘉王,何况一个女子?再说,这事儿也不宜外传。”

太皇太后气消了,就把当时已经三十四岁的杨桂枝送给了宋宁宗。偏偏宋宁宗还对这个大自己六岁的杨桂枝宠爱非常,除了夫妻之爱,还有一种深深的依恋。不过,杨桂枝确实将宋宁宗照顾的很好,甚至他一病需要吃什么药、吃多大剂量都知道。

不久,宋宁宗不顾大臣反对,册立杨桂枝为贵妃。庆元六年(1200),韩皇后病死,宋宁宗又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于嘉泰二年(1202)年底,册立年过不惑之年的她为皇后。

为了取得朝中奥援,在朝中立足,杨桂枝冒认了大臣杨次山为本家兄,引以为耳目。可见,杨皇后确实有政治头脑,而史弥远选择与她合作,也算是找对了人。

史弥远与杨桂枝的内外组合确实配合的很好,一人在内宫左右宋官家,一人在外朝包揽朝政,将南宋的实权攥得紧紧的。宁宗后期和理宗初期二十余年间一系列重大事件,都是这对内外组合在背后操纵,其结果是让南宋的朝政更加腐败,社会更加不安,亡国速度更加快了。

三、擅行废立

史弥远的政治资本最初是皇子的师傅。

皇子赵询,是宋宁宗侄子,因为宋宁宗的几个儿子先后死去,所以宁宗将其养育宫中,悉心栽培,后来册立为太子。史弥远作为赵询的老师,对他的培养还是很用心的,只是,他想培养出顺从他的储君,不是宋孝宗那样动不动就想出师北伐的君主。

在史弥远的教导下,赵询确实也按照他的意愿培养成了坚持主和的储君,并表示即位后将继续重用史弥远为丞相。

可是,正当史弥远为继续执政的梦想而得意时,赵询突然间发病死去了,年仅二十九岁。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令史弥远措手不及。偏偏宋宁宗又火急火燎的选中另一个侄子入宫,改名为赵竑,作为新的接班人。

赵竑不甘心做史弥远的傀儡,对于他和杨皇后勾结专擅朝政十分不满。在这里,赵竑的老师真德秀极力劝谏自己的学生,要学会韬光养晦,对杨皇后应该日日清安,表现出应有的孝敬,对史弥远要做出尊敬的姿态;否则,将会很危险。

可是,赵竑却不以为然,依然故我,致使杨皇后对他没好感,史弥远对他很戒惧。为了掌握赵竑的一举一动,史弥远送一才女给赵竑,见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赵竑不知是计,引以为知己,宠爱非常。史弥远善待该女子的家人,使此女甘心为其耳目。赵竑的一举一动都为史弥远所掌控。赵竑将史弥远和杨皇后的不法之事都记录在册,对该女子说:“日后这些是要算总账的。史弥远当发配八千里外。”赵竑还将稻草人披上史弥远的名字,然后每日挥剑相刺,每刺一下均大喊:“为国除奸!”

史弥远得知赵竑对他恨之入骨的事实后,吓坏了,背地里做好撤换他的皇位继承人资格的准备。他找到了一个赵德昭的后裔,按辈分算,也是宋宁宗的侄子,只是与赵德芳的后裔宋宁宗的血缘关系远了太多。这个赵德昭的后裔赵与莒,便是后来的宋理宗赵昀。他先是将赵与莒介绍给宋宁宗,作为没有子嗣的沂王世子,改名赵贵诚。而后在宋宁宗临终前,伪造诏书,册立赵贵诚为皇太子。

嘉定十七年(1224年)闰八月初三,宋宁宗驾崩。宋宁宗的死,很多人认为是史弥远下的毒手。因为宋宁宗一直希望让赵竑继位,而史弥远则主张让赵贵诚继位,二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为了能继续掌权,史弥远毒害了宋宁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宋宁宗这边一驾崩,史弥远就让杨次山的俩儿子进宫劝杨皇后同意改立赵贵诚为皇太子。杨皇后明白,举朝上下都知道宋宁宗钦定的皇太子是赵竑,这时候改立赵贵诚,恐怕天下人不同意,就不想答应。杨次山的俩儿子就跪在地上泣求:“而今天下归心于赵贵诚,娘娘再迟疑,恐怕会有祸乱,那时我们杨家后果不堪设想啊!”杨皇后被迫依从。

(四)权欲熏天

史弥远一手遮天,拥立赵昀为皇帝,将赵竑封为济王,赶出临安城,出判湖州。后来,赵竑在当地民众和地方官的支持下,发动兵变,企图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皇位,却失败被杀。

史弥远掌权后,为了巩固地位,进而为所欲为,特意提拔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为党羽,其中最出名的是“四木三凶”。“四木”指的是薛极、胡榘、聂子述、赵汝述,因为他们名字中都有一个“木”字。“三凶”则是指李知孝、梁成大、莫泽。他们紧紧跟随史弥远,为他排斥异己尽心尽力,大肆残害魏了翁、洪咨夔等忠良之臣,将朝廷祸害的乌烟瘴气,导致政治黑暗、官场腐败,国势日衰。

史弥远因为有大功于宋理宗,所以荣宠至极,将国家货币发行权揽在手中,滥发纸币,致使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绍定六年(1233年)十月,史弥远病死,活了七十岁。被宋理宗追封为卫王。他的亲信,被志在中兴大业的宋理宗贬斥出朝。可是,宋朝的国势衰微,已经是难以逆转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诸葛亮出山之后都没有成就大业 让跟随刘备的决定正确吗

诸葛亮出山之后都没有成就大业 让跟随刘备的决定正确吗

刘备,诸葛亮

“北地枪王”说的是谁?他是赵云的师兄,以一郡之力干翻曹操主力!

“北地枪王”说的是谁?他是赵云的师兄,以一郡之力干翻曹操主力!

三国,张绣

杨业战死,宋太宗为什么能视而不见?

杨业战死,宋太宗为什么能视而不见?

杨业,宋朝

关羽、赵云战败时,为什么士兵的表现大不相同?

关羽、赵云战败时,为什么士兵的表现大不相同?

三国,关羽,赵云

朱琏被金人俘虏后,她是什么下场?

朱琏被金人俘虏后,她是什么下场?

朱琏,宋朝

他是一个穿越的皇帝 为什么还要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呢

他是一个穿越的皇帝 为什么还要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呢

汉朝,王莽

汉武帝为什么不杀光匈奴男人,匈奴女人真的被赏给边关将士做老婆?

汉武帝为什么不杀光匈奴男人,匈奴女人真的被赏给边关将士做老婆?

汉武帝,汉朝

按道理来说他应该是被杀却活了下来 为什么其余儿孙则被杀掉呢

按道理来说他应该是被杀却活了下来 为什么其余儿孙则被杀掉呢

明朝,宋濂

揭秘:五代的开国皇帝分别是怎么死的?

揭秘:五代的开国皇帝分别是怎么死的?

朱温,五代十国

刘备出了刘禅之外还有三个儿子 为什么还会传位给刘禅呢

刘备出了刘禅之外还有三个儿子 为什么还会传位给刘禅呢

刘备,三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史弥远是什么结局?为所欲为,却得善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