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比干到底是怎么死的 真的是被挖心而死的吗

对比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中国古代,最容易搞混淆的两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则是《封神演义》。原因主要是这两本书的受众喜欢程度太过广泛,流传经久不衰。结果使得,演义中的人物比历史上的实际形象更为真实。但是,喜欢归喜欢,我们还是有必要在喜欢的基础上,搞清楚一些人物的历史本源和艺术虚构的区分。今天,小编主要谈谈在《封神演义》中拥有七窍玲珑心的比干,在历史上到底是怎么死的?真是被挖心而死吗?

为此,我们需要厘清4个要点:

第一个是《封神演义》中的比干是什么形象?

在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中,比干的职位是商朝的丞相(《封神演义中妲己对纣王称之为亚相》)。不过这个丞相的说法,当是谬误,原因是商朝时期,应该没有丞相这个官职。

根据史料记载,有关“丞相”的最早出处,来自《史记·秦本纪》和《史记·樗里疾甘茂列传》,前者有记载曰:“(秦武王二年,即公元前309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另外《汉书》也记载曰:“相国、丞相,皆秦官。”

严格来说,商朝的官职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为商朝帝国服务的内服官,一类是帝国之外的外服官。在内服官中,级别较高的三个位置,分别是“尹”、“宰”、“卿事”。根据比干的级别,他应该是“尹”。比如著名的伊尹。伊为姓,尹为官名。至于说伊尹被拜相,这都是后世的说法,根据史学家的分析研究,战国之前,“相”不过是辅佐的意思,还不是正式的官名。

在《封神演义》中,比干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他是一位刚直不阿、忠诚商王朝的大臣,对商纣王被妲己迷惑是心如刀割,对国家的倾危是日夜悬心。

第二是所谓的“七窍玲珑心”到底是什么心?

按说每个人原本都只有一颗心,而且这颗心都一样,但《封神演义》是一本想象力非常大胆的书,作者让比干长了一颗与众不同的心脏,即七窍玲珑心。什么是七窍玲珑心?听起来如此玄乎,其实很简单,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贾宝玉第一次见林黛玉,就曾经说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所谓多一窍,就是多一个心眼。说白了,就是比干长着一颗有7个孔的心脏,而且这颗7孔心脏非常轻巧精致,犹如宝石,是一宝也!

不过根据《演义》中的表述来看,比干之心的神奇,则全赖妲己之虚构,目的是为了说服纣王,坑害比干而已。结果纣王召见比干,借用其心,比干只好用剑自剖腹部,取出心脏。比干因此而死,比干的七窍玲珑心则被纣王令人做汤,给妲己喝了。

说到底,比干之七窍玲珑心,并非有什么神奇功能或疗效之心,而是一颗对商王朝的赤诚之心,如此而已。

第三是历史上的比干是什么形象?

比干生于前1110年,卒于公元前1047年。其父是商王帝文丁,其兄是商王帝乙。

帝乙有4个儿子,分别是微子启、微仲、子期、帝辛。

帝乙死后,帝辛继位,即著名的商纣王。

作为叔父的比干,身为商王朝的两朝重臣,对商纣王当然是尽心辅佐。

但是商纣王是一位好战的君主,史载中说他更是力大如牛,武力过人。

商纣王四处征讨,导致民疲国穷,因此比干劝谏商纣王要休战养民。尤其是征伐大国徐夷,虽然取胜,但是数年战火,商朝也是“歼敌一千自损八百”,损失极其严重。可是商纣王却不管不顾,还要继续发动战争。结果搞得天下诸侯怨气很大,周则联合诸多诸侯造反了,组织联军攻打朝歌。

在此危局之下,商纣王似乎还没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和严重性,但是有人意识到了,即比干。比干认为,当时商朝的主力在外征战,尚未回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组织朝歌的各部落俘虏及有限的军队死守朝歌,等在外的部队回师归来,则可里应外合,就能击溃周联军。

但是商纣王好大喜功,自以为是。不但不听比干之劝谏,更以乱其军心之罪将比干处罚,将其诛杀。之后,商纣王组织朝歌之各部落俘虏等众,多达17万之众,浩浩荡荡来到牧野,与周联军对抗。结果,本身就是俘虏,全部临阵倒戈,商军惨败,商纣王自焚而死。

不过这两人虽然死了,但是后世的情况却反差巨大。商纣王被看作是一代昏君的代表,而比干则被誉为千古贤臣。更有光照千古的四个“天下第一”,分别为天下第一仁、天下第一庙、天下第一墓、天下第一碑。尤其是最后这个天下第一碑的价值非常大,因为比干庙中石碑上的四个字“殷比干莫”,乃是伟大的孔子在55岁途径牧野时以剑所书。

第四是历史上的比干真是因挖心而死吗?

根据以上的史料,我们已经弄清楚,《封神演义》中的比干乃是在妲己的引诱下、商纣王的逼迫下、比干自我挖出心脏,最后结束了生命。不过在演义中,比干如此作为,却也是为了自证忠君之心。

如此说来,演义虽是演义,但是对比干的核心价值观并未敢进行篡改。在这一点上,与历史记载倒是比较吻合的。在正史上,比干乃是因劝谏纣王而被诛杀。目的都是一样,劝谏君王,忠诚君王。

比干之所以得到后世的推崇和孔子的敬仰,大概就是因为他身上的这种品质。忠诚,是为人臣者最重要的品质。离开了忠诚,一切都是要免谈的。但是怎么来表现忠诚呢?难道是看着君王在犯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吗?看着他自我毁灭而不管不问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要怎么做呢?作为臣子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劝谏,而劝谏的最高级别就是以死相谏。

在古代,能以死相谏的臣子是值得纪念和赞誉的,也是历朝历代帝王所推崇的,因为死谏是对君主的忠诚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即便当时皇帝不喜欢,但是以后皇帝还是会喜欢的。

所以说,在古代的价值概念里,忠诚之心,死谏之心,爱国之心,才是真正的七窍玲珑心。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史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诸葛亮出山之后都没有成就大业 让跟随刘备的决定正确吗

诸葛亮出山之后都没有成就大业 让跟随刘备的决定正确吗

刘备,诸葛亮

“北地枪王”说的是谁?他是赵云的师兄,以一郡之力干翻曹操主力!

“北地枪王”说的是谁?他是赵云的师兄,以一郡之力干翻曹操主力!

三国,张绣

杨业战死,宋太宗为什么能视而不见?

杨业战死,宋太宗为什么能视而不见?

杨业,宋朝

关羽、赵云战败时,为什么士兵的表现大不相同?

关羽、赵云战败时,为什么士兵的表现大不相同?

三国,关羽,赵云

朱琏被金人俘虏后,她是什么下场?

朱琏被金人俘虏后,她是什么下场?

朱琏,宋朝

他是一个穿越的皇帝 为什么还要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呢

他是一个穿越的皇帝 为什么还要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呢

汉朝,王莽

汉武帝为什么不杀光匈奴男人,匈奴女人真的被赏给边关将士做老婆?

汉武帝为什么不杀光匈奴男人,匈奴女人真的被赏给边关将士做老婆?

汉武帝,汉朝

按道理来说他应该是被杀却活了下来 为什么其余儿孙则被杀掉呢

按道理来说他应该是被杀却活了下来 为什么其余儿孙则被杀掉呢

明朝,宋濂

揭秘:五代的开国皇帝分别是怎么死的?

揭秘:五代的开国皇帝分别是怎么死的?

朱温,五代十国

刘备出了刘禅之外还有三个儿子 为什么还会传位给刘禅呢

刘备出了刘禅之外还有三个儿子 为什么还会传位给刘禅呢

刘备,三国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历史上的比干到底是怎么死的 真的是被挖心而死的吗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