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成王执政时期的赵国是什么样的?为何迅速败亡?

军事上不弱的赵国为何迅速败亡?看赵孝成王统治下的吏治就知道了,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战国末期,秦国最强,诸侯方弱,混乱的纷争时局已经逐渐清晰。

强秦东出的最大绊脚石,非赵国莫属,这是因为它在战国中后期实现了中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极大的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

天下一统,已是大势所趋。

秦国清扫赵国这块绊脚石已经无法避免,于是秦赵之间的大决战长平之战爆发了。

对于战争的结果,我们熟悉的就是赵国败了,并且损失了四十余万青壮年,那么秦国是大胜吗,其实并不是,只能算惨胜,因为这场战争,秦国也损失不小,只能说这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战争。

按照后世史学家的推算,此战秦国参战的兵力有60万左右,那么其伤亡应在30万左右(《史记》记载: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由此可见,赵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弱。

那么问题来了,军事上并不弱的赵国为何会迅速败亡?我们看看赵孝成王统治下赵国的吏治就知道了。

邯郸保卫战时,赵王要杀死秦国质子子楚为何没做到?只因赵国政治腐败,官吏只认金钱不听命令。

秦国围困邯郸,赵王欲杀子楚。

公元前259年至公元前257年,秦国围困赵国国都邯郸,想要一举灭赵,邯郸保卫战就此爆发,此时长平之战的硝烟还未散去,战争的阴云又再次席卷了邯郸上空,赵国全国上下的君臣都很是着急。

为了使秦军撤退,赵王想到了还在赵国为人质的秦王孙嬴子楚,于是,就用嬴子楚的性命要挟他的亲爷爷秦昭襄王退兵,但是秦昭襄王不为所动,毕竟秦昭襄王的孙子有很多,少了一个也没事,但是灭赵成就伟业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了就没有了(当然灭赵的机会其实已经在把白起撤回时已经没了,只是秦昭襄王不知道而已)。

面对秦国的攻势,赵孝成王很是生气,觉得要挟没用,那干脆就杀了秦王孙子楚,也让自己痛快一下,按理来说,一个君王要在自己国家杀一个人质,这是易如反掌的吧,但事情的结果偏偏不是这样发展。

赵王要杀子楚,有一个人比子楚自己还要担忧,这个人就是大商人吕不韦,因为他已经在子楚身上投资了很多,子楚一死,这岂不是所有的投资都打了水漂,于是吕不韦决定最后赌一把。

嬴子楚命运堪忧,吕不韦重金行贿。

吕老板缺的东西有很多,但唯独不缺钱,面对赵孝成王想要杀死子楚,吕不韦当真是急了,决定孤注一掷,豪赌一把,于是把家里辛辛苦苦积攒的仅剩的六百斤黄金全部都拿了出来。

吕不韦打算用这些钱做什么呢?当然是带着子楚跑路,这些金子的作用就是用来行贿的,贿赂赵国看官嬴子楚和看管邯郸城门的官吏,是吕不韦的计划,于是吕不韦精心计算了赵国这些岗位上的官吏,并且逐一打点,保证这些官吏人人都能拿到金子。

就这样,被赵孝成王下达了死刑命令的嬴异人竟然还真活着跑出了邯郸,回到了秦国大营,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点一点都不假,吕不韦硬生生用金子给子楚和自己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史记》记载: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

当然赵国的这些官吏除了只认钱,还很不作为,因为子楚和异人逃出邯郸之后,赵孝成王想杀死子楚的老婆赵姬和儿子嬴政也没做到,因为这些官吏根本就找不到这对孤儿寡母,是不是很可笑,但这却有历史记载(《史记》记载: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亲小人远贤臣,赵国已败于朝堂。

赵惠文王统治时期,赵国的朝堂可谓人才济济,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还有在阏与之战中挫败强秦的赵奢,但是到了赵孝成王这一代,就变成了典型的亲小人远贤臣了。

最受赵孝成王宠信的臣子是建信君,你可能会说这个人怎么没有听说过,其实这个人能被赵王宠信,只是长得比较帅(《战国策》记载:君之所以事君者,色也),但是此人在赵国末期的政坛上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赵孝成王死后,继位的事赵悼襄王,而这个赵王的丞相还是这位建信君,靠着自己的美色在赵国政坛混的风生水起,这种任人不唯贤,唯色的政治,又怎么能败亡呢。

话又说回来,当初那些官吏为何敢为了金钱放走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秦王孙子楚,其实也不仅仅只是赵国的吏治黑暗,更大程度上反映了赵国上层政治的腐败。

飞鱼说:

军事上不弱的赵国为何迅速败亡?看赵孝成王统治下的吏治就知道了,赵王想要杀子楚为何没做到?只因赵国政治腐败,官吏只认钱不听命令,君王的指令无人遵守时,那又怎么能统治和管理国家呢?

官吏不听从命令,其实也不是一定是官吏本身贪财,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君王或者统治者的昏庸,上行下效就是这个道理,昏庸无能的赵国统治者,才是赵国腐朽政治的罪魁祸首。

我们把目光转向秦国,我们会发现战国时代的秦国,政治清明,吏治廉洁,官员之间没有这么多花花肠子,当然山东六国也有对秦国权臣行贿的记录,但是这些行贿的金钱或者物品都被权臣转手交给了国库,因为一旦被查到权臣受贿,那么后果是很严重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找来《秦律》看看。

如果秦王想要杀死一个人,那么这个人绝对不会活着走出咸阳,战国末期的秦国中央集权已经初露峥嵘,同时也赋予了君王至高的权力,秦国能统一华夏,法家思想功不可没,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更不可或缺,此所谓秦国赢在了朝堂之上。

对此,您怎么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马超投奔刘备后为什么被刘备高高挂起?只因马超做了一件错事!

马超投奔刘备后为什么被刘备高高挂起?只因马超做了一件错事!

三国,马超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本是亲兄弟却互相打架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本是亲兄弟却互相打架

袁绍,三国

李泌史称“白衣宰相”,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

李泌史称“白衣宰相”,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

李泌,唐朝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诸葛亮所为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诸葛亮所为

诸葛亮,三国

朱元璋能称帝谁的功劳最大?他一个人抵过百万雄师!

朱元璋能称帝谁的功劳最大?他一个人抵过百万雄师!

明朝,刘伯温

陈叔宝到底有多荒唐?陈叔宝的那些反面教材案例!

陈叔宝到底有多荒唐?陈叔宝的那些反面教材案例!

南北朝,陈叔宝

他是李渊最窝囊的儿子 在家吃喝等死一点出息都没有

他是李渊最窝囊的儿子 在家吃喝等死一点出息都没有

唐朝,李渊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明朝,解缙

飞将军李广如果不自杀,儿子李敢结局会怎样?

飞将军李广如果不自杀,儿子李敢结局会怎样?

李广,汉朝

爱新觉罗·弘晳:得康熙钟爱,还差点成为皇位继承人

爱新觉罗·弘晳:得康熙钟爱,还差点成为皇位继承人

弘晳,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赵孝成王执政时期的赵国是什么样的?为何迅速败亡?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