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安釐王是什么样的人 ?他的评价如何

对如何评价魏国君王魏安釐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历史上魏安釐王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魏国君主,他更多表现出的突出之处在于,疯狂和野心。魏安釐王确实存在这样一个特点:他的评价容易两极分化,贬低的因素:魏安釐王被贬低的论调主要在《成语故事》这类读物的“抱薪救火”一节。在《成语故事》这类读物里,会把华阳之战后的魏安釐王说成一个真正的“抱薪救火”的蠢货,甚至把隔了半个世纪的225年魏国灭亡与之联系在一起。

而熟悉历史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不禁一笑,因为当时“抱薪救火”事件其实是魏安釐王、须贾、苏代在拿魏冉当猴耍,割出去的南阳本来就是秦国嘴边的一块肉,输了华阳之战能取得这么个外交结果,其实亏得是秦国。当然,外交上的这类小把戏从来都是魏国最擅长,这个事件也不能当魏安釐王很精明。还有一个就是在于信陵君的传奇,魏安釐王从始至终都对这个能臣处于“猜忌”的态度,所以被认为是昏君,其实我认为,魏安釐王对信陵君的猜忌是假,扶植是真。

这一点只要捋一遍信陵君养士的持续性和他在赵期间赵国的全部事件就很清楚,应该没什么争议。第一个奇怪的神奇逻辑是,因为宋高宗犯过错误,所以魏安釐王也会犯错误,所以魏安釐王百分之百猜忌信陵君;第二个奇怪的神奇逻辑是,信陵君在赵期间是“三晋失地最多的时候”。一说,信陵君的传奇,尤其在现代读物的演化下,确实对魏安釐王的形象构成了一定影响,而且现代读物还强调是信陵君死的第二年秦国大规模攻魏,但完全片面地无视了两件事:信陵君生命的最后几年,秦国还攻击了魏国的卷;

其实信陵君和魏安釐王是在同一年死的。当然,还有一个“龙阳之好”的成语也有影响。另外,他的谥号是有点怪,可能和逝世时的局势紧张有一定关系。抬高的因素:最直接的因素来自于长期以来《通史》类读物对魏国中后期行动叙述过于简略,导致读者对魏君有一种特别的低估。在这种惯性思维下,如果把魏安釐王的相关外交活动捋一遍,会忽然显得特别“机智”,因此会认为他狡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但我们必须指出,在魏惠王后期,在纵横领域上的动作就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已经变成了魏国主要的生存手段。在魏惠王、魏襄王、魏昭王三代的积累下,更兼魏国所处的位置正是士人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魏安釐王在当时纵横活动中确实表现得极度狡猾,但这应是历代魏王政治惯性的结果,并不完全是魏安釐王的个人发挥。另有一层因素,应在于《韩非子》中对魏安釐王后期活动的引用。韩非子称“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来自于他当时正处在赵国或韩国,所以体会到了空前的震撼。

但从大环境讲,当时魏国能够达到这一态势与楚国的扶持有很大关系。当魏、楚火并之时,无论结果是“荆军老而走”还是“荆军破”,结果都是魏国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还有一点,魏安釐王后期的扩张确实太疯狂了。邯郸之战以后,收赵国为半附庸(见信陵君在赵至汲之战期间赵国全部动向)。秦国反攻河东的时候,把陶邑和卫国给拔了。秦昭襄王逝世期间,把齐国的平陆攻下了,甚至可能一口气攻进了齐国的内长城(秦灭魏时,最远攻击到了历下,也就是今济南,从时间上捋,应当发生在魏攻平陆期间,不可能发生在魏景闵王时期)。汲之战以后,直接把韩国给废了。再之后的某个时间节点,两次或三次击败当时继秦国之后的次强楚国。

然而在卷之战期间,顶着秦、赵的夹击不崩盘,最后把秦国逼到打跨年才攻下卷。从视觉上看,这个时候的魏国确实表现出空前的强悍。总之,我认为,魏安釐王他的狡猾、狠毒、迷恋诈术是历代魏王的缩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魏国君主,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至于他的疯狂和野心,可能也是历代魏王隐忍中的自负的集中爆发。客观来讲,这一点无论对魏国的灭亡还是六国的败亡都或多或少的有一定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马超投奔刘备后为什么被刘备高高挂起?只因马超做了一件错事!

马超投奔刘备后为什么被刘备高高挂起?只因马超做了一件错事!

三国,马超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本是亲兄弟却互相打架

袁绍和袁术是什么关系?本是亲兄弟却互相打架

袁绍,三国

李泌史称“白衣宰相”,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

李泌史称“白衣宰相”,一生辅佐唐朝4位皇帝

李泌,唐朝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诸葛亮所为

草船借箭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不是诸葛亮所为

诸葛亮,三国

朱元璋能称帝谁的功劳最大?他一个人抵过百万雄师!

朱元璋能称帝谁的功劳最大?他一个人抵过百万雄师!

明朝,刘伯温

陈叔宝到底有多荒唐?陈叔宝的那些反面教材案例!

陈叔宝到底有多荒唐?陈叔宝的那些反面教材案例!

南北朝,陈叔宝

他是李渊最窝囊的儿子 在家吃喝等死一点出息都没有

他是李渊最窝囊的儿子 在家吃喝等死一点出息都没有

唐朝,李渊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明朝才子解缙被冤杀是怎么回事?朱棣为什么要杀他?

明朝,解缙

飞将军李广如果不自杀,儿子李敢结局会怎样?

飞将军李广如果不自杀,儿子李敢结局会怎样?

李广,汉朝

爱新觉罗·弘晳:得康熙钟爱,还差点成为皇位继承人

爱新觉罗·弘晳:得康熙钟爱,还差点成为皇位继承人

弘晳,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魏安釐王是什么样的人 ?他的评价如何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