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曾极力推荐韩信给刘邦,后为什么又献计杀韩信呢

刘邦本是沛县的一个小混混,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要对全国上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需要大量人手,刘邦就这么混上了一个泗水亭长。接着因为押送囚民去骊山的途中跑走了好多人,刘邦郁闷之下把所有人都放跑了,带着一帮人藏起来,等到天下大乱时顺势起兵,最终一统天下。刘邦最后能成功,与他身边的谋臣武将离不开关系,刘邦本人没什么军事才能,唯一的优点就是善于用人,无论是萧何、张良、曹参还是樊哙、韩信,都能得到刘邦的信任和重用。但是要说对刘邦最忠心的部下,那一定非萧何莫属了。在萧何心中,只有刘邦和他的事业,没有别的私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江山考虑。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后又献计除去韩信,这些都是为了国家考虑,他一生鞠躬尽瘁,是个难得的忠臣。

在刘邦攻入咸阳后,手下的人都奔向秦朝府库搜刮财银,只有萧何赶往丞相府和御史府将秦朝律令和山川图册等珍贵书籍材料保护起来,从这可以看出萧何帮助刘邦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实实在在为了平定天下的事业着想。刘邦对萧何也是十分放心,他将萧何安排在后方坐镇大本营,自己带兵东出与项羽争夺天下,后来兵败还是萧何将关中男儿都征收成军,并与韩信兵合一处,帮助刘邦重整旗鼓,稳定军心。

当初萧何向刘邦推荐韩信一样是为了刘邦的事业,而不是因为与韩信有交清。刘邦本来是不怎么赏识韩信的,萧何用一句话就让刘邦重用了韩信,大致意思就是刘邦如果只想当个汉王,那么可以不用韩信,但如果刘邦想争夺天下,那么非韩信不可。萧何这是抓住了刘邦的心理,他知道刘邦有图谋天下的野心,自己这么说一定能让刘邦重视韩信。事实证明萧何确实没看走眼,刘邦后来也说“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但随着韩信的战功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他逐渐膨胀起来,还向刘邦讨要“假齐王”,已经对刘邦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有些功高震主了。在刘邦登基称帝后,他便很快将韩信贬为淮阴侯,但怎奈韩信打仗是个好手,在政治上却是个白痴,他看不到刘邦对于功臣有所忌惮,张良已经交权身退了,萧何也强购民宅让刘邦看到自己的腐败以此打消顾虑。但是韩信依旧居功自傲,觉得自己功劳甚大,刘邦不会杀他。

萧何也是看出了韩信的嚣张跋扈,为了国家考虑他也得除掉韩信,所以才向吕后献“入宫致贺”的计策,并亲自去邀请韩信,韩信哪里会想到昔日推荐他的恩人今日会害他,就这么轻易中计了。其实吕后来找萧何商量就是要让萧何站队,如果萧何站在韩信这边,那么他就是吕后的敌人,是朝廷的敌人,自身也难保;如果他站在吕后这边,那么能为朝廷除去一个隐患,为大汉江山的稳定做一份贡献。

萧何献计除掉韩信,既是为了自己保全信命,也为了大汉江山多一分稳定,只是可怜了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爱新觉罗·颙琰的生平怎么样?平庸中带着些许的惋惜

爱新觉罗·颙琰的生平怎么样?平庸中带着些许的惋惜

爱新觉罗·颙琰,清朝

刘邦身边最惨的谋臣,为他一连拿下70多个城池,却被扔进锅里煮死

刘邦身边最惨的谋臣,为他一连拿下70多个城池,却被扔进锅里煮死

刘邦

靠吃软饭起家的一位传奇人物,后成西汉开国功臣

靠吃软饭起家的一位传奇人物,后成西汉开国功臣

西汉

蒋孝琬、王道士做了什么事情 斯坦因是怎么盗取中国文物的

蒋孝琬、王道士做了什么事情 斯坦因是怎么盗取中国文物的

英国

“黑将军”花云:淮西二十四将中唯一一个战死的人

“黑将军”花云:淮西二十四将中唯一一个战死的人

明朝,朱元璋

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太平公主是什么下场?

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太平公主是什么下场?

武则天,唐朝

朱元璋让他广西当“省长”,他装病不去,却多活了7年!

朱元璋让他广西当“省长”,他装病不去,却多活了7年!

朱元璋

戚夫人无能却还一再挑衅吕后,直接被下线了

戚夫人无能却还一再挑衅吕后,直接被下线了

戚夫人

马谡死前对诸葛亮说了11个字,让诸葛亮绝望又心酸,蜀国众将心寒 !

马谡死前对诸葛亮说了11个字,让诸葛亮绝望又心酸,蜀国众将心寒 !

诸葛亮,马谡

刘盈有6个儿子,元老重臣为何非要拥立刘恒为帝?

刘盈有6个儿子,元老重臣为何非要拥立刘恒为帝?

刘盈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萧何曾极力推荐韩信给刘邦,后为什么又献计杀韩信呢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