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的死诸葛亮有关吗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大业晚成,在其入主荆州后,仍然没有子嗣继承大业,在三国混战时期,各藩君主常常征战在外,没有继承人坐镇稳定军心是对集团扩张极为不利的,当时,刘备选择继承人的事便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刘封是东汉末年人,当时刘禅还没有出生,而刘封也只有二十出头,虽然年轻,但是已经展现出过人的武力,跟随着刘备立下了很多汗马功劳,刘备看他为人不错,就将他收为义子。可是之后随着刘禅的出生,两人就难免会被人放在一起比较。一个是刘备的义子,另一个是刘备的长子,同为蜀汉的继承人,这让刘备也很为难。

当初立太子的时候,刘备就问过诸葛亮和关羽,刘封和刘禅这两个人到底该立谁。诸葛亮是个聪明人,回答说:这是你的家事,我也没办法过问。而关羽就说得比较直接:“刘封是义子怎么能够立为太子呢?”,有一些看不起刘封的意味,所以刘备后来就立了刘禅为太子。其实,就算关羽不这样说,刘备也不大可能将江山交给刘封的,毕竟刘禅流着自己血脉的亲儿子,只不过关羽这样一说将刘备这些没办法下的决定确定了下来而已。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多嘴的一句话却将关羽逼上了绝路。

关羽后来被困麦城,寻求突围向刘封、孟达所在的上庸求救,刘封本意是要去救的,毕竟刘封是将关羽当作叔叔看待的,怕刘备怪罪下来。而孟达却告诉他说:“你把他当作叔叔,可是当初立太子的时候,关羽可没有把你当作侄子看待。”于是孟达就将当时立太子的事告诉了刘封,刘封听后迟迟不肯发兵,所以导致关羽在麦城被杀。

刘备知道后想要问他们的罪,孟达于是叛逃到了曹操的帐下,孟达也劝过刘封一起走,劝他要看清形势,让他意识到刘封在刘备阵营中所处的尴尬地位,但是刘封没有听他的劝,所以在刘封带着军队一回到成都就被刘备拿下了。刘备也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狠不下心将刘封杀死。于是诸葛亮就劝说刘备说:“刘封生性刚猛,等到幼主即位后,终究是很难抑制的”意思是劝刘备尽早借失职之罪杀了他,以免日后威胁到刘禅的地位,造成祸患。最后刘备悲痛的流着泪下令将刘封处死了。

刘封的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拒不出兵害死了自己的好兄弟关羽,但是事实导致关羽败亡的直接原因,也只能说是间接。真正诱发刘备痛杀刘封的是诸葛亮的那一番话,即使刘备再怎么痛哭流涕不想杀刘封,但是刘备也是一个明白人,自己的儿子刘禅是难以抑制住刘封的,这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其实刘封的死他自己也是有原因的,他不能够明辨大局,没能及时看清自己所处的政治位置,自从阿斗立为太子后,刘封在政治上就处于十分尴尬和不利的地位,何况他比刘禅显眼太多,只要他被拿出来与刘禅作比较了,他就不可能将一切置之度外,他就是一个威胁。刘封未能作出对自己有利的政治决断,就像孟达在给刘封的信中说到的一样:“知祸将至而留之,非智也。”我们大可以说刘封在赌,赌他在刘备心中的分量,至少他没有叛逃,但最终结果也只有刘备的两行眼泪而已,一切都是为了大局着想,这是刘封与刘备两个人的悲剧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里,究竟埋着谁?

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里,究竟埋着谁?

曹操

天启和崇祯的治国之道是怎样的?崇祯最后说的“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是什么意思?

天启和崇祯的治国之道是怎样的?崇祯最后说的“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是什么意思?

明朝

意大利元帅伊塔诺·巴尔博 一个死在自己家炮口下的人

意大利元帅伊塔诺·巴尔博 一个死在自己家炮口下的人

意大利,二战

历史上第一位在世的太上皇 刘太公是怎样一个人呢

历史上第一位在世的太上皇 刘太公是怎样一个人呢

汉朝,刘邦

荀羡:东晋大臣,寻阳公主的驸马

荀羡:东晋大臣,寻阳公主的驸马

荀羡,东晋

朱元璋对女儿说的这7个字便能看出,他一身帝王之气

朱元璋对女儿说的这7个字便能看出,他一身帝王之气

朱元璋

西汉傅宽之后 东汉大臣傅燮简介

西汉傅宽之后 东汉大臣傅燮简介

汉朝,傅宽

袁崇焕为什么会被杀?是反间计还是为了维护黄权?

袁崇焕为什么会被杀?是反间计还是为了维护黄权?

袁崇焕,明朝

顺德公主成婚一年后回到皇宫后,为什么会问皇帝自己嫁给了谁?

顺德公主成婚一年后回到皇宫后,为什么会问皇帝自己嫁给了谁?

顺德公主,明朝

汉末名将傅燮如果得到重用 历史上三国的历史就完全改写

汉末名将傅燮如果得到重用 历史上三国的历史就完全改写

三国,东汉末年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刘封的死诸葛亮有关吗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