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两个蔡京?两个蔡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历史上有两个蔡京?两个蔡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的蔡京。

北宋的蔡京不少人知道,但知道历史上有两个蔡京的人估摸就凤毛麟角了吧?听笔者聊聊两个蔡京的事,既很有意思且发人深省。

(一)两个蔡京都学有所成

唐朝的蔡京(?~863),是一个诗人,水平高低笔者不敢妄评,不过从史料看,虽没达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那种领军人物的水平,但在诗史上还是留了名的。《全唐诗》收有刘得仁、张顶等人写给他的诗,并收录了他的诗三首,即《责商山四皓》、《假节邕交道由吴溪》和《咏子规》。

在此欣赏他的《咏子规》:

千年冤魄化为禽,永逐悲风叫远林。愁血滴花春艳死,月明飘浪冷光沉。

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肠断楚辞归不得,剑门迢递蜀江深。

子规鸟就是杜鹃鸟,传说是蜀王杜宇死后变的。杜鹃鸟在暮春季节求偶时要起劲鸣唱。作品中诗人赋予了杜鹃鸟鸣唱的新意,成了渴望留住春光、追求美好事物的呼唤。除此而外,作者在诗里寄寓了自己深深的乡愁。

由于这首诗沾了曹雪芹《红楼梦》的光,名声大着耶!

《红楼梦》书名的由来是历代红学家们孜孜不倦的一个研究课题。开先认为取自李商隐等人的诗作,后来逐渐认同“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这联为《红楼梦》书命名的重要来源。笔者管见,《红楼梦》书名直接取自蔡京诗《咏子规》未免武断了吧?不过曹雪芹是个诗词造诣厚重之人,喜欢蔡京的诗句并用作自己的书名,也在情理之中。《红楼梦》书名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这是红学家们研究的课题,在此不赘述。

北宋的蔡京(1047-1126年),是一个大才子。散文写得挺好,有散文集《保和殿曲宴记》一卷、《太清楼侍宴记》一卷、《延福宫曲宴记》一卷传世。他著的《宣和书谱》二十卷,记述了上起汉魏,下迄北宋的书法家近二百人。《四库全书提要》云:宋人之书。终于蔡京、蔡卞、米芾。据南宋王明清《挥尘集余话·卷一》载,蔡京之孙蔡微说,爷爷蔡京的著作甚丰,国祸家艰之后,散落人间的不知有多少。

北宋有“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据野史载,“蔡”原指蔡京,后世人以其“人品奸恶”,才改为蔡襄的。

实话实说,蔡京的书法艺术具有有姿媚豪健、痛快沉着的特点,能体现宋代“尚意”的书法美学情趣,当时评价他的书法常使用“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等语言,那个时代朝野学其书法者甚多。据说有一次蔡京与书法大家米芾聊天,米芾说就书法而言,晚唐的柳公权之后,算蔡京和其弟蔡卞最好。狂傲的米芾为啥如此谦恭呢?一方面估摸是米芾不脱俗,跟风拍拍权臣的马屁,何乐而不为?另一方面说明蔡京的书法的确上档次够水平,米芾是不会太离谱而来瞎吹嘘的。

(北宋蔡京的书法)

(二)两个蔡京在仕途上的经历

唐朝的蔡京是山东郓州(今山东东平一带)人。和诗人贾岛一样,年轻时做过和尚,受令狐楚赏识,让他还俗去参加科举考试,中举后踏上了仕途。

在此有必要概略介绍令狐楚。祖上是唐太宗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的令狐德棻(fēn)、出身于世代高官的令狐楚,是当时的权贵和大学问家,提携了不少青年俊才,是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逝世后,朝廷陷入了长期的党争,李商隐因为岳父的关系加之性格内向洁身自好,“被”陷进去后两党都不把他当自家人,就是后来成为权臣的令狐楚之子令狐绹对他也不感冒,因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唐朝的蔡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有关他的史料很少,不过拿他与李商隐比较,就可以得知:他是个青年才俊,入仕后没置身于党争之外,投靠了某派。因此某派得势时,他的官运亨通,做过刺史、节度使等。估摸主要是党争的原因,文后要说到也有其个人原因,对立派上台后屡遭谪贬,最后被赶回了老家。不过他做官时有些好名声,也结交了一些朋友,可以用《全唐诗》里有人写给他的诗为证。

北宋的蔡京(1047-1126年),字元长,兴化仙游(即今福建仙游)人,先后多次出任宰相,前后共达十七年之久,大起大落的仕途堪称中外古今第一人哦。

他是《宋史.奸臣二》中的第一奸臣,北宋徽宗朝的“六贼”之首。据笔者归纳,他有三大罪状:一是不择手段腐蚀贿赂皇帝乱了朝政。如办“花石纲”。所花费用动辄以数十百万计,害得苏杭一带民众卖儿鬻女以应官差。二是见风使舵拉帮结派乱了人心。如元祐元年(1086年),他力挺司马光废“免役法”而复“差役法”获得重用;绍圣初年(1095年),又力挺章惇提出的“免役法”再次获得重用。最缺德的是,他又获重用后,叫人做了一块“奸人碑”,将以老上级司马光为首的120人刻名碑上,指明其朋党后人皆不得录用。三是不择手段捞取财物中饱私囊。

《水浒传》虽然不是史料,只是一部小说,但书中所述的蔡京其人其事,是有充分历史根据的。

(三)两个蔡京是怎样死的?

唐朝的蔡京在任上时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据野史载,唐宣宗时,安南都护李涿对边民很残暴,引发了南诏暴乱。唐懿宗时,暴乱的南诏屡次进攻安南。朝廷诣令蔡袭任安南经略使,率领河南两湖3万兵力前往安南。上任不久的岭南西道节度使蔡京见蔡袭手握重兵,怕他抢了平暴的功劳,就哄骗朝廷说,暴乱规模不大,用不着用这么多兵力。朝廷信了他的话,除留下5千兵力外其他的都撤走了。蔡袭将蔡京说假话的事上奏了朝廷,这可是欺君误国的大罪哦!

估摸恰好是蔡京所在派的对立派执掌朝政吧?蔡京从此不断遭谪贬,直至被赶回老家,最后还被“痛打落水狗”,又追加了个本人腰斩带诛灭九族的判决。腰斩本来是斩一刀成两节,可是蔡京却被斩两刀成了三节。据说中间那节埋在他家乡滑县牛屯乡王寨村西北角,坟墓恰好占地一亩。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徽宗让位给自己的儿子赵恒,是为宋钦宗。宋钦宗即位之后,北宋的蔡京失去靠山,弹劾的奏章不断送到朝廷,蔡京终于被定罪发配儋州。

据王明清《挥麈后录》载:蔡京在前往发配地儋州的途中,走到哪里就被挨骂到哪里。不管路过何地,人们皆不肯将食物卖与他,也不愿给他提供住宿之处,最后饿死在长沙城南的一座破庙里,埋进了漏泽园(笔者注:类似范中淹倡导成立的从事慈善的义庄)。据说蔡京临死前作了首绝命诗:

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

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

结束语:两个朝代都有蔡京,是个历史巧合,笔者认为不足为奇,奇的是同为人中龙凤同为高官的两人结局都不好,这的确令人深省。笔者想起了一句顺口溜: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此不由得想到:当官不为国为民者,终究就是如此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张骞出使西域和大月氏成功了吗?去了多久?

张骞出使西域和大月氏成功了吗?去了多久?

汉朝,张骞

屡战屡败不要紧,孟明视只赢过一次却因此改变了历史!

屡战屡败不要紧,孟明视只赢过一次却因此改变了历史!

春秋战国,孟明视

郭皇后是因为事情被宋仁宗废掉了皇后之位?

郭皇后是因为事情被宋仁宗废掉了皇后之位?

郭皇后,宋朝

绵忻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绵忻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绵忻,清朝

彭城一战刘邦为何会败 揭秘其失败的背后原因

彭城一战刘邦为何会败 揭秘其失败的背后原因

项羽,刘邦

玫贵妃是除了慈禧之外另一位为咸丰帝生下儿子的女儿,活55岁善终

玫贵妃是除了慈禧之外另一位为咸丰帝生下儿子的女儿,活55岁善终

玫贵妃,清朝

以“光武中兴”之名重建王朝的是谁?刘秀真是个伟大的人!

以“光武中兴”之名重建王朝的是谁?刘秀真是个伟大的人!

汉朝,光武中兴,刘秀

绵宁有多惨?当一辈子官,就被罚了一辈子俸禄

绵宁有多惨?当一辈子官,就被罚了一辈子俸禄

绵宁,清朝

永瑆身为乾隆的儿子,他到底有多抠门?

永瑆身为乾隆的儿子,他到底有多抠门?

永瑆,清朝

绵恺当了18年的亲王,为什么会被罚了18年的俸禄?

绵恺当了18年的亲王,为什么会被罚了18年的俸禄?

绵恺,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历史上有两个蔡京?两个蔡京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