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变法的人下场都不好 屈原是如何在绝望中自杀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屈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每逢端午节,我们吃粽子的时候,很多人也许就会想到伟大的诗人屈原, 屈原在端午节投汨罗江自杀,后人把端午节作为屈原的纪念日,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墓有两处,一处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凤凰山屈原故里景区内,重建于清道光七年,1976年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时搬迁到秭归老县城向家坪。2006年因三峡工程兴建,湖北省文物部门复建到凤凰山上,以恢复其历史原貌。另一处位于湖南汨罗市城北玉笥山东5公里处的汨罗山顶。相传,为屈原的“十二疑冢”之一。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自幼酷爱读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华非凡,胸怀远大理想,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屈原出身贵族家庭,和楚王同姓,自然身世显赫,天生就是贵族命,注定了社会地位也不同一般。这种人生来就得到上天的庇护,即使不付出努力,也会享受到荣华富贵。但是,屈原偏偏不是浪荡公子,不爱坐享其成,相反他从小就非常努力。

他刻苦学习,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记忆超人,口才极佳,年轻时就养成了刚正不阿的品行。身份尊贵,又极具才识,这样的人毫无疑问肯定会得到国家的重用。楚怀王即位后,重用屈原为楚国左徒,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副总理,负责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屈原不负众望,对内治国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外与各国友好交流,为了楚国的富强,积极施行变法,一心想要报效祖国。

屈原所处的时期,正是七国争雄时候,当时,屈原的国家楚国,疆土面积最大,但是,国内存在着不良风气,贵族阶层游手好闲,生活奢靡,大肆挥霍着国家的财富,长此以往,国家将会变得空虚衰落。屈原深爱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对祖国的前途命运非常担忧,他要想办法来挽救自己的国家。

当时七国之中,秦国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为免遭秦国侵袭,屈原建议:楚国应联盟其它国家来抵抗秦国。但是,各国之间互相猜忌,人心不齐,抗秦很快失败了。忧国忧民的屈原由此意识到要想改变楚国的命运,就必须让楚国变得足够强大,那么,怎样才能强大起来呢?只有一条路就是:变法强国。

变法图强,谈何容易,自古以来,多少变法者都遭到了悲惨的下场,屈原心里明白,只要变法就会触动贵族阶层的利益,也必然会遭到他们的攻击和陷害,说不定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但是,基于屈原强烈的爱国热情,残酷的现实并没有让他畏缩,他毅然决定变法强国,他就是这样宁折不弯。之后,屈原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富强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奖励耕战。

第二,举贤能。

第三,反壅蔽。

第四,禁朋党。

第五,明赏罚。

第六,移风易俗。

楚国的实力很快增强,变法虽颇有成效,但时间不久,就遭到了楚国贵族的强烈阻挠。与他职位相当一直对他心怀妒忌的上官大夫,开始向楚怀王谗言上奏,诬陷屈原。屈原虽得到楚怀王的重用,但是,不明是非的楚怀王却听信了谗言,加上屈原一向耿直的性格不合楚怀王之意,渐渐的楚怀王开始疏远屈原。

到了后来,楚怀王干脆对其贬职流放。

其实,这里面也有屈原自身的原因,他才识卓越,又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和重用,手握大权,性情刚直,有点以自我为中心,时间久了,楚怀王就会不满和怀疑。加之小人谗言,楚怀王更是不放心把权利交给屈原,自然也就不再信任和重用他了。毕竟,作为一国之君,对于君主的权力还是能够权衡出利弊的,不可能真正把权利完全托付给任何一个人。

屈原虽然被流放,但是,他的爱国情怀不变,忧民的心未改,他在坚守,他在等待,等待着有一天楚怀王能够明辨是非,重新召回并重用他,让他圆了自己的强国之梦。但是,事与愿违,在屈原流放期间,楚怀王接连受到秦国的欺骗,屈原极力劝谏都没有被采纳,结果,楚怀王不仅背弃了盟国,还被囚死于秦国。

楚顷襄王继位后,屈原上谏还是没有被采纳,楚向秦割地求和,至此,楚国逐渐走向衰落,屈原满腹才华却再无处施展。屈原对流放这件事感到非常愤怒,他怎么也不相信,一直信任自己的楚怀王竟然会听信谗言怀疑自己,之后,极度郁闷的屈原开始了《离骚》等诗歌创作,把自己的感受和情怀都体现在诗歌中。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屈原在极度绝望中,跳汨罗江自杀了,他就是这样,宁愿死也不委曲求全。

其实,当时的屈原放下高傲的姿态委曲求全也未尝不可。秦国实力强大,统一天下已成定局,所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楚国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在奸人的陷害下,屈原在楚怀王面前要是能暂时委曲求全,让楚怀王有时间来认清奸人的丑恶嘴脸,重新重用自己,报效祖国,让楚国变得更加强盛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是,屈原就是宁折不曲,不卑躬屈膝,他刚直正义的品行为后人所赞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张骞出使西域和大月氏成功了吗?去了多久?

张骞出使西域和大月氏成功了吗?去了多久?

汉朝,张骞

屡战屡败不要紧,孟明视只赢过一次却因此改变了历史!

屡战屡败不要紧,孟明视只赢过一次却因此改变了历史!

春秋战国,孟明视

郭皇后是因为事情被宋仁宗废掉了皇后之位?

郭皇后是因为事情被宋仁宗废掉了皇后之位?

郭皇后,宋朝

绵忻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绵忻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绵忻,清朝

彭城一战刘邦为何会败 揭秘其失败的背后原因

彭城一战刘邦为何会败 揭秘其失败的背后原因

项羽,刘邦

玫贵妃是除了慈禧之外另一位为咸丰帝生下儿子的女儿,活55岁善终

玫贵妃是除了慈禧之外另一位为咸丰帝生下儿子的女儿,活55岁善终

玫贵妃,清朝

以“光武中兴”之名重建王朝的是谁?刘秀真是个伟大的人!

以“光武中兴”之名重建王朝的是谁?刘秀真是个伟大的人!

汉朝,光武中兴,刘秀

绵宁有多惨?当一辈子官,就被罚了一辈子俸禄

绵宁有多惨?当一辈子官,就被罚了一辈子俸禄

绵宁,清朝

永瑆身为乾隆的儿子,他到底有多抠门?

永瑆身为乾隆的儿子,他到底有多抠门?

永瑆,清朝

绵恺当了18年的亲王,为什么会被罚了18年的俸禄?

绵恺当了18年的亲王,为什么会被罚了18年的俸禄?

绵恺,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为什么变法的人下场都不好 屈原是如何在绝望中自杀的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