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顺治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哪些制度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康乾盛世”顺治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哪些制度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顺治帝。

历史上“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其实盛世也延续到嘉庆皇帝。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开始,到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盛世时间长达115年。虽然历史上对康乾盛世有争议,但不能否认,清朝此时无论政经还是文化及国土,都达到鼎盛时期。经济繁荣之下人口暴增。

中国有句俗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得不承认“康乾盛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接力打基础的结果,但也不能否认顺治皇帝功劳。顺治帝作为清朝第一位入关皇帝,6岁称帝,24岁驾崩,历史认为顺治就是一个过渡皇帝,但顺治皇帝却为清朝做了很多事,并不只是一个生活在摄政王多尔衮光环下的皇帝。

1650年12月31日(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按阳历算是一个年尾。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在喀喇城打猎时突然病逝。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终于可扬眉吐气了,但此时英亲王阿济格还想效仿其弟多尔衮再次当摄政王,顺治皇帝怎么能同意,因此打掉阿济格当摄政王的美梦,于1651年2月1日举行亲政大典,正式宣布亲政。从此14岁的顺治皇帝开始按自己的思路治国。不要小看这个娃娃,顺治皇帝可以说是少年老成,这是北方游牧部族典型的特点,年少就成熟。

顺治执政后,对关外旧制和多尔衮当摄政王时的一些弊端进行了改制,一度缓和了紧张的满洲贵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其功不可没。顺治皇帝亲政进行的改制,在历史上称为“顺治改制”。此改制曾被后人一度选择性遗忘,甚至认为功劳都是康熙的。因为顺治死的早,很多人认为这样年轻皇帝怎么能完成大事呢?

其实正如刚才所说,如果忽略顺治皇帝的这次改制,也就忽略了顺治的能力。顺治帝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皇帝,虽然年龄小,但他有一帮能干的大臣,他自己也有思路。

改制内容

顺治皇帝的改制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既有政治层面的,也有文化、经济、农业、法制、民族等方面,应该说很全面。下面咱们就按照清史中一些史料,梳理一下顺治皇帝的这次改制。

1.兴文治

清朝入关前,满族部落崛起于辽左,民族尚武轻文。这种游牧部落的的传统也随顺治皇帝带到北京。但顺治皇帝意识到,满族人这种落后的习俗不适宜在中原生存。因此,顺治亲政后就下令增开八旗乡试、会优雅,并于1653年设“八旗宗学”,据《清史稿·选举制一》记载:“选满洲生员为师,凡未封宗室子弟十岁以下俱入学,习清文(满文)”。不久,顺治又针对满、汉、蒙八旗子弟“皆蹋石球为戏”,降谕礼部,命令这些子弟“骑射之暇,旁涉书史”,并责成各牛录予以督查。

在顺治大力倡导之下,清朝编纂了《资政要览》、《劝善要言》、《顺治大训》、《易经通注》、《孝经注》、《孝经衍义》、《内测衍义》、《人臣敬心录》、《道德经注》等书籍,他还组织编纂了《太祖圣训》、《太宗圣训》,要求满汉的学士把《五经》、《三国》翻译成满文,赐予满洲官员研读。顺治的这一办法,提高满族官员的文化素养。

顺治在《资政要览》中写了序,他指出:“朕孜孜图治,学于古训,览四书、五经、通鉴等编,得其梗概,推之十三经、二十一史及诸子,”“乃采集诸书中之关于政事者,为三十篇”,“于每篇贯以大义,联其文词,于忠臣孝子、贤人廉吏,略举事迹,其奸贪不肖悖乱者亦载其内,使法戒迥然。”顺治这道序写的很实在,他从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怎么学,正反两个典型都树立起来,可以说为满族官员及子序号学习指明了方向。

2.改官制

顺治入关后还面临着一个问题,就是官制,此问题不解决,庞大的清朝运转起来就很麻烦。因此顺治根据明朝时官制,建立内阁、翰林院等机构。1658年7月,他又下令在三院的建立内客,“除去内三院秘书,、宏文、国史各色,大学士改加殿阁大学士,”“设立翰林院,设掌院学士一员,”“至各衙门、汉启心郎,原因诸王贝勒管理部院事务而设,今宗人府启心郎仍照旧,其余部院满汉启心郎俱着裁去,照原品另用”。

顺治这一官制改革,把满、汉官员品级统一了,这是改革官制的重要一环。因为在顺治改革前,担任同一官职的满官比汉官品级要高,同为大学士,满官为一品,汉官为二品。同为学士,满官为二品,汉官为三品;同是尚书一职,满族官员是一品,汉族官员就是二品;侍郎、郎中等职务也是如此。这种不平等官级的设置,显示出对汉族官员的歧视,也不利于汉族官员从政的积极性。

1660年,顺治又规定了八旗的汉字官员,固山额真称为督统,梅勒章京称为副都统,甲喇章京称为参领,牛录章京称为总领,昂邦章京称为总管。于是清朝官制基本规范了,便于清朝统治。

3.治野蛮

由于清朝入关前,是以游牧部落征服手段不断壮大起来。入关后,清朝八旗游牧部落的那种野蛮及杀戮习惯并未改变。1660年,贝勒尚善出征云南时,派兵不断骚扰抢掠当地民众,引起了民怨,顺治下令罚贝勒尚善俸禄两年。参加征伐云南的都统巴思汉、胡沙均被降职,罚俸一年。副都统傅喀解任,并罚银百两。负责调查此事的学士麻勒吉、审理此案的刑部尚书图均因为在审理尚善掠民的事务时照顾尚善,也一并削职惩处。

对于清朝官员因为派兵掠兵而受到严重处罚,在清朝初年是第一次。我们都知道,由于满族初期尚武的熏陶,他们认为在攻城时可以不受军纪约束,因此杀掠成性。顺治皇帝对尚善的处理,体现了清朝治理本民族野蛮行径,以此能够让民众信服。

4.倡联姻

古代皇家联姻及官员的联姻,是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时,也经常实施联姻。后来女真各部落统一后,努尔哈赤又将联姻的目标向蒙古各部延伸。那时很多蒙古贵族女孩进入清朝后宫。

顺治亲政后,改变了满蒙联姻的传统,1653年8月,顺治把妹妹和硕纯恪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1655年六月,又把侄女(肃亲王豪格的女儿)嫁给靖南王耿继茂儿子耿精忠。1660年六月,把承泽亲王硕塞的女儿,也是顺治的侄女,嫁给平南王尚可喜的儿子尚之隆,顺治本人纳汉族女人石氏、陈氏、唐氏为妃。

顺治的满汉联姻,使民族之间矛盾得以缓和。

5.限圈地

顺治四年三月,顺治当时下达过“民间田屋不得复行圈拨”的命令,但民间零星圈占土地房屋的事经常发生。顺治八年二月,他下旨户部官员:“田野小民,全赖地土养生,朕闻各处圈占民地,以备畋猎放鹰往来下营之用,”“夺其耕耨之区,断其衣食之路,”“尔部速行文地方官,将前圈土地尽数退还原主,令其乘时耕种。”几天后顺治批准兵科都给事中李运长免圈良乡、涿州十三州县“未圈田舍”的题本,制止一场数万百姓流离失所的灾参议会。

顺治皇帝亲政后,对多尔衮追夺了“籍没所属家产人品入官”,但顺治皇帝对多尔衮在圈地曾偏袒正白旗,把分给镶黄旗的京东一带拨给正白旗的事,并没有追究。如果顺治皇帝纠正此事,就会引起新的圈地运动。

顺治九年,清朝处理清菟县民路斯行等三百多人“控告房地被王仪夺带投充”的案件上,考虑到这三百人的房地并百王仪等带投,但户部在圈占后,没有进行返还。咱斯行等屡次上告,每次上告,都要受到责罚。于是顺治下令“王仪等领八庄房地退不受责之三百余民,仍全免九年地租”,并下令将“户部尚书车克等及原任知县周玮等人分别处讫。”

顺治十年,清朝将八旗退圈地九万九百五十四垧,“交由地方官,均摊给民耕种”,“照开垦荒田,三年起科之例”。

顺治这些政策起到了稳定民众的作用。

6.奖垦荒

满族人入关前主要以狩猎为主,入关之后就面临着中原农业文明。因此“入乡随俗”,清朝急需要耕种。

由于明清两朝更替之际,连年战争,很多土地荒芜,人口大量减少,农业凋敝,经济萧条。面对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有农民起义。顺治亲政后,也很着急。他下令以屯田方式组织开荒,通过兴屯道向难民提供耕牛、种子、农具;对于“自觉诚者,悉隶兴屯道,授以无主荒田,听其挈家耕种为业。”同时,顺治皇帝也命令军中老弱兵丁在驻地附近开辟屯田,为军队提供粮草“屯租数倍于民粮”,屯民“相率畏惧”。1655年取消民屯,把各省屯田荒地“归并有司照三年起科事例,广行招垦”。

1657年,顺治把开荒作为考核官员的一项内容,“督、抚、按,一年内开两千顷以上者纪录,六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道、府开一千顷以上者纪录,二千顷以上者加升一级;州、县开一百顷以上者纪录,三百顷以上者加升一级,”“若开不实,及开过复荒,新旧官员分别治罪。”

重要意义

顺治改制在一定程度是亲政的一种行为,但顺治皇帝并没有从根本上打击贵族的利益,因为这些贵族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功臣,顺治皇帝不可能动他们。因此,这种改制看上去很光鲜,但并不彻底。这也是清朝入关后面临的局限性。

从清朝贵族实际看,保守势力很强,顺治如果一改到底,损坏了他们的利益,那清朝入关之初面临的很多难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

从顺治改制的一些具体来说,治标多,治本少。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改制,这也为清朝后续的体制留下很多隐患。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年轻的顺治能在亲政后,实施一项改革着实不易,巩固的清朝的统治,为清朝盛世来临打下了基础。这一点要肯定。

首先,解决了土地矛盾。土地是我国传统上最关键的因素,只有解决了土地问题,统治问题就解决了。因为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老百姓就靠地吃饭,土地问题不解决谈何统治。因此,顺治改革土地,禁止圈地,找到改制的关键。

其次,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无论从官制上,还是倡导满汉联姻方面,这是顺治皇帝值得称赞的地方。清朝虽然是满族皇帝所创,但清朝要想前进,是全天下的王朝,如果对民族厚此薄彼,不仅不利于统治,而且也不会稳定。把满汉官制统一,谁都可以在一条起跑线上为清朝卖命。

第三,加快同化速度。

顺治改制中无论是大兴科考,还是垦荒,都是从落后文明拥抱先进文明。中原地区在文化等方面,要比清朝入关前先进多了。因此顺治皇帝意识到,如果不主动融入中原文明,必将被中原文明所淘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张骞出使西域和大月氏成功了吗?去了多久?

张骞出使西域和大月氏成功了吗?去了多久?

汉朝,张骞

屡战屡败不要紧,孟明视只赢过一次却因此改变了历史!

屡战屡败不要紧,孟明视只赢过一次却因此改变了历史!

春秋战国,孟明视

郭皇后是因为事情被宋仁宗废掉了皇后之位?

郭皇后是因为事情被宋仁宗废掉了皇后之位?

郭皇后,宋朝

绵忻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绵忻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死的

绵忻,清朝

彭城一战刘邦为何会败 揭秘其失败的背后原因

彭城一战刘邦为何会败 揭秘其失败的背后原因

项羽,刘邦

玫贵妃是除了慈禧之外另一位为咸丰帝生下儿子的女儿,活55岁善终

玫贵妃是除了慈禧之外另一位为咸丰帝生下儿子的女儿,活55岁善终

玫贵妃,清朝

以“光武中兴”之名重建王朝的是谁?刘秀真是个伟大的人!

以“光武中兴”之名重建王朝的是谁?刘秀真是个伟大的人!

汉朝,光武中兴,刘秀

绵宁有多惨?当一辈子官,就被罚了一辈子俸禄

绵宁有多惨?当一辈子官,就被罚了一辈子俸禄

绵宁,清朝

永瑆身为乾隆的儿子,他到底有多抠门?

永瑆身为乾隆的儿子,他到底有多抠门?

永瑆,清朝

绵恺当了18年的亲王,为什么会被罚了18年的俸禄?

绵恺当了18年的亲王,为什么会被罚了18年的俸禄?

绵恺,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康乾盛世”顺治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哪些制度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