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是好是坏?历史上最“抠门”的两个皇帝抠出不同的世界!

“抠门”是好是坏?历史上最“抠门”的两个皇帝抠出不同的世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经常说越是有钱的人就越抠门,其实在古代也有两个皇帝也是非常抠门的,他们就是道光皇帝跟宋太祖赵匡胤。那么我们今天来说说他们的抠门是表现在哪些方面。

话说,古时候有一个财主,爱财如命。去寺里烧香看见庙门上刷的金粉,他要抠了带走,所以,就有了“抠门”这个词语 。之后,“抠门”的意思则是说:吝啬到连个门把手都舍不得装,开门的时候不得不用手去抠门缝,抠门就诞生了。所以,大家把吝啬的人说成是抠门。

赵匡胤虽然出身望族,但是,他的家族早在他出生前就已没落。赵匡胤历尽生活的艰辛,后来,成了皇帝后,仍不忘保持吝啬的传统。

按说皇宫金碧辉煌,所有装饰都应遵循“只用最贵,不用最对”的原则。然而赵匡胤却要求一切从简,就连皇宫里的窗帘,都是用便宜的青布缝制的。赵匡胤本人更是节俭的“发烧友”,除龙袍外,他的常服全部是粗布制成,而且,总是洗了再穿,穿了又洗,很少置办新衣服。

在历朝历代的内廷中,赵匡胤的内廷是最简朴的。伺候皇室的宦官只有五十余个,宫女仅有二百名。就算是这样“寒酸”,赵匡胤仍觉不足,某次,还遣散了五十名宫人,以缩减内廷编制。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一个七夕,为太后和皇后准备了“丰厚”的节礼:太后三贯铜钱,皇后一贯半。

要知道,在小说《水浒》中,杨志的宝刀都值有三千贯。

某次,永庆公主觐见赵匡胤,赵匡胤见掌上明珠到来,自然十分高兴,但是,一见公主身上的衣服,顿时冷下脸来。只见,公主穿着一件华丽的外套,上面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绣满了凤凰的羽毛,在阳光下闪亮夺目。赵匡胤阴沉地说道:“从今天开始,不要再穿这件华服。”永庆公主非常不理解父亲的想法,嘟囔着嘴说道:“皇宫里面有那么多名贵的布料,我是当朝公主,穿些漂亮的衣服过分吗?”

赵匡胤厉声喝道:“就因为你是当朝公主,所以,才不应该穿着这么名贵的衣服四处招摇。民间女子看到你的漂亮衣服,便会争相效仿。东周时期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华服,结果齐国百姓纷纷效仿,导致齐国的紫布价格翻了好几倍。你这件衣服上用了多少金丝?多少孔雀的羽毛?你知道制作这样一件衣服要用多少钱吗?倘若老百姓都学你的穿着打扮,每年会浪费多少钱财?如今你的生活已经非常优越了,千万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

公主听罢,悻悻而去。

宋太祖不仅对身边的人苛刻,对自己也非常严格。根据史料记载,赵匡胤某天晚上没吃饭,饿得睡不着觉,突然想到了美味的羊肝,又不想铺张浪费,只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打滚。宦官见了,便问道:“皇上有什么吩咐吗?我们一定照做。”赵匡胤说道:“还是算了吧,如果我吩咐下去,今后每天你们都会杀一只羊,太浪费了。”结果,赵匡胤硬是饿着肚皮睡着了。

赵匡胤之所以如此节俭,自然有他的苦衷。

五代十国的皇帝们个个穷凶极奢,带动手下的大臣们也跟着攀比成性,最终,倒霉的还不是老百姓?

宋太祖坐上龙椅后,决定改变社会的风气,发展民生。赵匡胤的确起到了带头作用,北宋初期的大臣们竟也开始崇尚节俭。每逢地方官走马上任,原本颇为奢侈的排场不见了。一些小官赴任时,往往穿得非常朴素,布衣草鞋,与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

这种为天下守财的精神,的确为建国后的北宋充盈了国库。然而,赵匡胤却并不是个守财奴,在该花的钱上从不含糊。面对盘踞在边境的契丹,赵匡胤并未穷兵黩武,榨取老百姓的血汗钱发动战争,而是从国库中出钱向契丹人购买地盘。

例如:赵匡胤曾向契丹提出“备价取赎”的办法,花重金“求购”失地燕云十六州。并且,赵匡胤虽然节约,但是,在犒赏大臣时却出手大方。侍中范质卧病在床,无法上朝,赵匡胤听说后立即派人送去两百两黄金及一千两白银,还有两百万铜钱和若干绢布。

没过多久,开国功臣赵普又生病了,赵匡胤又赏赐白银五千两,绢布五千匹。赵匡胤为了犒劳这些为国鞠躬尽瘁的功臣,不惜重金嘉奖他们的功劳。这些钱与赵匡胤送给母亲妻子的节日礼物相比,不论是数量和价值都是天壤之别。

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有赵匡胤这样的开国之君,赵宋走向繁荣昌盛是必然结果。从赵匡胤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抠门”与后世道光皇帝的“抠门”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

按说,作为一个帝国的接班人,倡导节俭本是无可厚非之举,但是凡事都不能做过头,否则就变味了。

公元1821年,道光的老爹在驾鹤西去后,正是成为了大清江山的掌舵人了。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道光的这把火,初登大宝便迫不及待的烧到节俭这个事情上了。原来,新皇帝觉得自己一个人抠门还不顶用,还得上行下效,体长节俭,小皇帝誓把大清打造成一个节俭型的模范国家。于是,道光皇帝刚上任就颁布了一份红头文件,名为《御制声色货利谕》 ,号召天下臣民一起为了节俭而努力奋斗。

刚开始,大家对这件事情是明显带有抵制情绪的。设想,当你过惯了大鱼大肉的日子,突然叫你每天吃咸菜,啃窝窝头,你会愿意吗?然而,大家没想到的是,新上任的年轻皇帝是玩真的。这位帝国的新任统治者,不仅是语言上的巨人,更是行动中的超人。在谕旨下达后不久,道光马上就打响了节俭的第一枪,道光下令:停止各省的皇家进贡。道光企图把皇家打造成全国例行节俭模范部门。

往后的日子里,道光皇帝更是带头节俭。例如,道光日常的办公用品只用普通的毛笔、墨、砚台,还把那些御用的毛笔、墨和砚台分发给大臣使用。吃饭每餐不过四样菜肴。衣服穿破了就打上补丁再穿。同时规定:嫔妃平时不得穿锦绣的衣服。除太后、皇帝、皇后以外,非节庆不得食肉。这哪里是皇宫的生活,简直是难民营的生活。

之前还在观望的大臣们,看到宫里这番情景。顿时一改常态,开始以学习道光皇帝节俭作风为荣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于是,一个历史上闻所未闻的荒诞情景出现了,满朝大臣个个衣衫褴褛的出现在朝堂之上,谈论国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丐帮的一次聚会活动。看见满朝大臣都是乞丐装,道光皇帝那是一个舒服,对自己的模范作用相当满意。

于是,忽然之间,满朝文武皆以衣服上的补丁多少为荣。然而,这样朝廷自上而下的节俭活动,却出乎意料的让京城的旧货市场火爆了。据记载,当时买一件破烂衣服的价格,几乎是买一件新衣服的两倍以上。道光皇帝衣服上的一个补丁,内务府更是花费了一千两白银。如此目凳口呆的“节俭”行为,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据史书记载,有一次早上朝会,道光问颇受宠信的大学士曹振镛在家吃鸡蛋要花多少银子时,曹振镛谎称自幼患有腹胀气满的毛病,生平从未吃过鸡蛋。道光竟信以为真。

原来,内务府上报的宫内伙食花销,道光吃一个鸡蛋的价格是5两银子。这样的智商和眼界都能当皇帝,难怪会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了还不知道英国在哪里。

他们一个是为了节约民力休养生息,另一个则是因小失大的表面文章,高下立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北魏期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立太子之前皇后都会死掉

北魏期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立太子之前皇后都会死掉

南北朝,北魏

晚清格格王敏彤为什么到最后也找不到归宿?

晚清格格王敏彤为什么到最后也找不到归宿?

王敏彤,清朝

世人只知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 却不知梅妃是何许人也

世人只知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 却不知梅妃是何许人也

唐朝,舞蹈家

贵由死后他的儿子为什么不开忽里台会议呢 揭秘其背后的真相

贵由死后他的儿子为什么不开忽里台会议呢 揭秘其背后的真相

元朝,贵由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功有什么秘诀?他是如何成为神一样的领袖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功有什么秘诀?他是如何成为神一样的领袖的?

元朝,成吉思汗

在拍马屁界掷地有声的邓通,最终竟是被自己“拍”死的!

在拍马屁界掷地有声的邓通,最终竟是被自己“拍”死的!

汉朝,邓通

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是什么结局?为溥仪终生不嫁留处子之身

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是什么结局?为溥仪终生不嫁留处子之身

王敏彤,清朝

杨宪的子孙后代于仕途无缘的原因,只因杨宪之子曾求刘伯温指点?

杨宪的子孙后代于仕途无缘的原因,只因杨宪之子曾求刘伯温指点?

明朝,杨宪

郑石氏是谁?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海上女霸主

郑石氏是谁?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海上女霸主

郑石氏,清朝

王敏彤为什么一生未嫁?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

王敏彤为什么一生未嫁?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

王敏彤,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抠门”是好是坏?历史上最“抠门”的两个皇帝抠出不同的世界!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