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是什么下场?他为什么会失败?

姜维为什么会败?两个缺点道出真相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姜维是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传说中诸葛亮的徒弟,继承武侯遗志,坚持北伐。姜维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十一次北伐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甚至打出来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洮西大捷,可见姜维强大的军事才能,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姜维也有两个很大的缺点,导致他最终功败垂成。

第一大缺点——贪功冒进

诸葛亮用兵是很谨慎的,主张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可是姜维的用兵风格和诸葛亮截然不同,力求毕其功于一役的姜维用兵是非常大胆冒险的。譬如姜维取得洮西大捷以后,张翼曾劝说姜维见好就收,否则这可能会毁掉这次大胜利,可是姜维却说张翼的劝说是“为蛇画足”,坚持追杀王经,包围狄道城。当时姜维取得洮西大捷以后,其实有三个方案供他选择:

一:趁着洮西大捷的势头,雍凉守军几乎全军覆没之际,传檄动荡不安的雍凉各郡,再依险固守,阻截东边的援军,消化雍凉地区,开疆扩土。

二:趁着洮西大捷的势头,见好就收,缩小防线,保境安民,休养生息。由于洮西大捷魏国见识了姜维的军事能力,再加上损失大量精锐兵力一时半会无法恢复,魏国不敢加兵,可以保证蜀汉最少十年的安宁。

三:包围狄道王经残余部队,引诱魏国关中军支援,然后用围点打援的计策打败支援的魏军。当然姜维的对手是陈泰邓艾,围点打援未必能够成功,这个计策比较冒险,胜负几率各占一半。

可是姜维并没有选择的三个方案中的任何一个,而是选择强攻狄道,可能由于狄道久攻不克,姜维早有退意,陈泰派出的的援军给了他台阶,居然被陈泰疑兵吓的退守钟提。当然此时姜维还不能算是失败,蜀汉的主力部队依然徘徊在陇右地区不愿退去。之后不久,姜维经历了人生最大的滑铁卢,这场战争使洮西大捷的成果,功亏一篑。如果姜维没有贪功冒进,在取得洮西大捷的时候就应该接受张翼劝说,停止追击王经,慢慢的收拢陇西,相信结果会更好。

第二大缺点——知兵而不知人

第一次,姜维和天水太守约定,自己去翼县布置防守,太守拖住诸葛亮大军。等翼县布置好防守,太守再退守翼县,等待在上邽的郭淮的援军。可是当姜维进入翼县被诸葛亮包围,太守却自己跑路了。

第二次,姜维多次联络羌人一起北伐,但是羌人反复无常,不值得信任,姜维却不知道,结果多次被羌人拖后腿。

第三次,姜维想以自己为诱饵引诱邓艾于段谷,然后和胡济来个反包围,和胡济约定在段谷汇合,结果胡济失约。姜维等不到胡济的支援部队,在段谷遭到惨败,无当飞军为了掩护姜维撤退全军覆没,使得原本控制的陇右地区动荡不安。

第四次,姜维以“敛兵聚谷”代替“错守诸围”,虽然这不失为一个好计策,可是却用人不当,直接导致阳安关守将蒋舒投降,傅佥战死,阳安关失守,汉中门户大开。

最后一次,姜维提醒后主防守“阴平”,却不知道被奸宦迷惑的后主没有听从,直接导致邓艾偷渡阴平,蜀汉灭亡。

姜维的计策需要他人的完美配合,但是他人不一定能够完美的配合姜维导致姜维有很多看似完美的计策,漏洞重重,实在是可惜了。

如果当初姜维能够克服这两个缺点,恢复中原未必只是一句空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邓艾为什么仅仅凭两千兵马,就能逼得刘禅投降?

邓艾为什么仅仅凭两千兵马,就能逼得刘禅投降?

邓艾,三国

曹植和他的嫂子甄宓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植和他的嫂子甄宓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曹植,三国

甄夫人真的是被郭女王害死的吗?真相是什么

甄夫人真的是被郭女王害死的吗?真相是什么

甄夫人,汉朝

清文宗咸丰帝妃嫔:云嫔的生平

清文宗咸丰帝妃嫔:云嫔的生平

云嫔,清朝

司马懿出生的背景是什么?你其实一点都不了解

司马懿出生的背景是什么?你其实一点都不了解

司马懿,三国

李渊退位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是真的过的好吗

李渊退位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是真的过的好吗

李渊,唐朝

慈禧赐给妹夫一顶轿子,为什么不敢用?

慈禧赐给妹夫一顶轿子,为什么不敢用?

慈禧,清朝

清朝大臣说了什么,让慈禧推行了立宪?

清朝大臣说了什么,让慈禧推行了立宪?

慈禧,清朝

曹植真的暗恋着甄宓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曹植真的暗恋着甄宓吗?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甄宓,汉朝

明朝将要灭亡时,吴三桂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来营救

明朝将要灭亡时,吴三桂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来营救

吴三桂,明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姜维是什么下场?他为什么会失败?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