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是什么人?未遇明主的贤士,还是个野心家?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救曹、叛曹、跟曹操死磕,此人是未遇明主的贤士,还是个野心家?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那个英雄辈出、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史籍中仅记载了他自汉灵帝中平六年至汉献帝建安三年十年间的社会活动,史学家甚至没有为这位汉末著名的谋士立传,但其短暂而又悲剧的一生却留给了人们无尽的感叹与思索,这个人就是陈宫。

一、陈宫未曾“捉放曹”

读者第一次感慨陈宫深明大义,第一次讶于曹操残忍奸诈,皆是出于《三国演义》中有名的“捉放曹”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四回,曹操刺杀董卓未遂,仓皇逃归故乡,行至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擒获。陈宫觉得事有蹊跷,先是秘而不发,后夜里私下与曹操对谈。当听闻曹操慷慨激昂地宣称,谋刺董卓是“欲与国家除害”,回家乡则要“发矫诏于四海,使天下诸侯共兴兵诛董卓”,陈宫不禁肃然起敬,毅然放弃了向董卓邀功请赏的机会,抛弃了县令头衔,连夜与曹操一起逃亡。此时的陈宫满怀“为国家除害”的热血,铁了心的跟随曹操。

但是,仅仅3天之后,陈宫对曹操的看法便急转直下。陈宫与曹操行至成皋县界,投奔曹父旧友吕伯奢。吕老伯一家人热情好客,杀猪宰羊的想要款待曹操,正在欢乐的磨刀霍霍,没成想被疑心病晚期的曹操对着后心窝子就是一刀。被害妄想症的曹操杀死了吕氏全家,焚庄而逃。在逃离途中,杀红了眼的曹操为斩草除根,又有意杀死了打酒归来的吕伯奢,并对指责他的陈宫说出了那句至理名言:“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赤裸裸的极端利己主义的宣言,令陈宫遍体生寒,自然也使陈宫从报国安民的憧憬中清醒了许多。此时,摆在陈宫面前的乃是一副狰狞的面孔,是“狼心狗行之徒”!陈宫恨不得一剑杀死曹操,拔剑之际转念又想:“我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不若弃而他往。”于是,陈宫与曹操一刀两断,从此在道义上毫不犹豫地站到了曹操的对立面。

小说中,此情节一波三折,不但第一次暴露了曹操奸雄的面目,还使陈宫一开始就表现出关心国家,善恶分明的刚直品格。但事实上,这一情节是作者有意宣扬曹操奸诈形象的艺术虚构,并非史实。历史上,陈宫叛离曹操的确与一位姓吕的有关,但不是吕伯奢,而是吕布。

二、“叛曹迎吕”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要进行社会活动,产生影响力,就必须与他人产生联系。陈宫也不例外,东汉末年,他的主要社会活动与曹操、吕布二人紧密相连。

初平二年(191年),曹操任东郡太守,陈宫在其部下。此时,东郡人陈宫,上有曹操的器重,下有故里较好的名望与人脉,仕途顺意,对曹操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初平三年(192年),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黄巾军杀死,陈宫热心的说服兖州官吏迎立曹操,称其为“命世之才”、“必宁生民”,不失时机地将曹操推上了兖州刺史的宝座,曹操以此为据开始了一生基业。

然而,拿下兖州不久,大功加身的陈宫却对曹操生了异心。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东征陶谦,命陈宫留守大本营东郡。陈宫却见机而作,游说曹操故交张邈,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叛曹迎吕”运动,迎吕布入兖州为主。这一似为救徐州众生而设的“围魏救赵”之计,给了曹操致命一击,使曹操进退失据。

浓眉大眼的陈宫叛变之后,追随了吕布,开始了新一轮的匡扶大业,文为吕布出谋划策,武为吕布带兵杀敌,如同吕布的左右手。但是,陈宫苦心孤诣地为吕布谋划,吕布却“听妻妾言,不听将计”,三心二意,刚慢自用,常常不予采纳。

建安三年(198年),下邳之战中,吕布仍肯不采纳陈宫的计谋,终于被拥有“顶配”智囊团的曹操击败。曹操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剿灭了吕布集团,生擒了吕布、陈宫。而悲剧的陈宫,既不能驾驭吕布,又不能改变吕布,只好一面叹气一面眼睁睁地看着吕布集团走向崩溃,身不由己地走向死亡。

三、野心家还是理想家?

陈宫睿智仗义、短暂壮烈的人生让人扼腕喟叹,有人赞扬他是深明大义的士大夫,有人感慨他未遇明主,明珠暗投,亦有人视其为依傍豪强、浑水摸鱼的纵横家,最后身死不过是玩脱了……

而对于陈宫的“变节”,后世也争论不休,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曹操诛杀边让等名士,令“性刚直壮烈”的陈宫自疑,遂有离心;也有人说,坚持“保国安民”的陈宫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曹操的政见之争导致了叛离。而拨开层层迷雾,我们不禁发问,和曹操杠了一辈子的陈宫究竟想要什么?

陈宫(?-199年),字公台,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山东莘县地处中原,而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争战之地,常年遭受兵荒马乱之苦,再加上黄河地区年年河水泛滥,天灾人祸之下,民不聊生,食不裹腹,百姓煎熬于水深火热之中。陈宫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他亲历了种种可怕的灾难,亲见了百姓生活的痛苦与不堪,于是,他在心中默默许下了保卫乡民,拯救百姓于水火的诺言。即便自己力不能及,也要追随一位明主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力荐曹操为兖州刺史时,陈宫除了夸赞曹操的才华,还对言之凿凿地强调:曹操可以安民。可见,陈宫对于曹操恢复州内秩序寄予了厚望。可是,曹操在兖州执政的两年间却与当地人摩擦不断,残忍嗜杀的本性不断暴露。

先是,初次征伐徐州不克,曹操竟拿无辜百姓泄愤,“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后有,诛杀前九江太守边让,边让之死也许并不是陈宫反叛的理由,但是却令其兔死狐悲。

于是,陈宫在曹操与当地人的矛盾中深感痛苦,本以为自己请了一位明主保境安民,维护当地人的利益,结果自以为的大救星黑化成了刽子手,陈宫怒不可遏,又深深自责,决心干脆趁他出去打仗的时候给撵走算了,兖州之乱乃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北魏期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立太子之前皇后都会死掉

北魏期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立太子之前皇后都会死掉

南北朝,北魏

晚清格格王敏彤为什么到最后也找不到归宿?

晚清格格王敏彤为什么到最后也找不到归宿?

王敏彤,清朝

世人只知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 却不知梅妃是何许人也

世人只知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 却不知梅妃是何许人也

唐朝,舞蹈家

贵由死后他的儿子为什么不开忽里台会议呢 揭秘其背后的真相

贵由死后他的儿子为什么不开忽里台会议呢 揭秘其背后的真相

元朝,贵由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功有什么秘诀?他是如何成为神一样的领袖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功有什么秘诀?他是如何成为神一样的领袖的?

元朝,成吉思汗

在拍马屁界掷地有声的邓通,最终竟是被自己“拍”死的!

在拍马屁界掷地有声的邓通,最终竟是被自己“拍”死的!

汉朝,邓通

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是什么结局?为溥仪终生不嫁留处子之身

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是什么结局?为溥仪终生不嫁留处子之身

王敏彤,清朝

杨宪的子孙后代于仕途无缘的原因,只因杨宪之子曾求刘伯温指点?

杨宪的子孙后代于仕途无缘的原因,只因杨宪之子曾求刘伯温指点?

明朝,杨宪

郑石氏是谁?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海上女霸主

郑石氏是谁?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海上女霸主

郑石氏,清朝

王敏彤为什么一生未嫁?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

王敏彤为什么一生未嫁?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

王敏彤,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陈宫是什么人?未遇明主的贤士,还是个野心家?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