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飞将军李广其实没那么伟大!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飞将军李广其实没那么伟大!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提起王昌龄,大家应该很熟悉,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更是家喻户晓。

不过,当我们细品味这首诗的时候,就会惊奇地发现,王昌龄在第三句的时候犯了一个严重的历史错误。

其实王昌龄的出发点是好的,认为倘若攻袭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过阴山。其实,他出现了历史性错误。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遣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和卫青四人率四万大军分别从雁门、云中、代郡、上谷四个方面同时出击入侵的匈奴军。单于素闻李广来了,下令说:“俘获李广,定要活着送来。”

当时,李广正生病,被匈奴大军俘虏,把他放在两匹马中间,装在绳编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多里,李广装着死去,他斜眼看到旁边一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突然纵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把少年推下去,夺了他的弓,打马向南飞驰,逃了回来。

这时候公孙敖也败了,公孙贺一听两路都失败了,而且另一路卫青那时根本不出名,只是汉武帝的小舅子,手里只有一万人,按理说也没有胜利的可能,所以公孙贺一看不好,立刻撤兵。回到汉朝京城,汉武帝听完报告勃然大怒,气愤地让人把李广和公孙敖抓起来,交给执法官。

执法官判决李广因损失伤亡太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按律当斩。报上来之后,汉武帝没有异议,就这样李广危在旦夕。这时候,捷报传来,首次出征的卫青,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700人,是对匈奴作战以来第一次胜利。

汉武帝很高兴,问卫青是怎么胜利的,卫青说自己去了之后派出很多密探,知己知彼所以才开始发兵,过程还是很顺利的,没遇到什么大型抵抗。

汉武帝又问什么?卫青说:“臣想过这个问题,我认为我能取得胜利,主要靠李广将军吸引了匈奴主力,为我这一路提供了便利,如果说臣成功了,应该有一半的功劳要归功李广将军。”

随后汉武帝派人告诉李广的家人,可以用很少的钱赎李广的死罪,等李广的家人拿来钱之后,汉武帝也没有难为李广,把他削职为民。

所以说,李广和龙城的胜利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功劳是卫青的,李广在这次战争中可以说是很不光彩的。甚至可以说,是卫青在关键时候救了李广一命。

而且就算有关系,按照李广一生打仗的经历,结局也不好,因此,王昌龄《出塞》最后两句,要么改成“但使龙城飞将在,胡马就会渡阴山”,要么改成“但使龙城卫青在,不教胡马渡阴山”,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北魏期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立太子之前皇后都会死掉

北魏期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立太子之前皇后都会死掉

南北朝,北魏

晚清格格王敏彤为什么到最后也找不到归宿?

晚清格格王敏彤为什么到最后也找不到归宿?

王敏彤,清朝

世人只知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 却不知梅妃是何许人也

世人只知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 却不知梅妃是何许人也

唐朝,舞蹈家

贵由死后他的儿子为什么不开忽里台会议呢 揭秘其背后的真相

贵由死后他的儿子为什么不开忽里台会议呢 揭秘其背后的真相

元朝,贵由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功有什么秘诀?他是如何成为神一样的领袖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功有什么秘诀?他是如何成为神一样的领袖的?

元朝,成吉思汗

在拍马屁界掷地有声的邓通,最终竟是被自己“拍”死的!

在拍马屁界掷地有声的邓通,最终竟是被自己“拍”死的!

汉朝,邓通

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是什么结局?为溥仪终生不嫁留处子之身

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是什么结局?为溥仪终生不嫁留处子之身

王敏彤,清朝

杨宪的子孙后代于仕途无缘的原因,只因杨宪之子曾求刘伯温指点?

杨宪的子孙后代于仕途无缘的原因,只因杨宪之子曾求刘伯温指点?

明朝,杨宪

郑石氏是谁?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海上女霸主

郑石氏是谁?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海上女霸主

郑石氏,清朝

王敏彤为什么一生未嫁?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

王敏彤为什么一生未嫁?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

王敏彤,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飞将军李广其实没那么伟大!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