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李贽是什么样的?他的评价怎么样?

李贽是怎样一个人,对他的评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分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生活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李贽,既没有在政治上建立丰功伟绩,又不能算是德行卓著的贤哲,也没有写出传世不朽的巨著,却声名远播,从当时到后世一直是个名人。他在世时就是一位争议人物,批判他的人把他看作洪水猛兽,赞同他的人则说他是当世豪杰。到了清代,虽然也有少数人欣赏、同情他,但主流舆论基本上把他作为反面的典型来看待。五四运动以后,李贽又一跃成为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英雄,备受推崇。那么,李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李贽(1527—1602)出生于福建泉州一个世代信仰回教的家庭。大概是因为家中宗教气氛的影响,李贽从年轻时候起,对于生死问题就有很深的关切,后来他广泛接触儒、佛、道三教人物,寻求解决人生和生死问题的方法。作为中国文化根基的三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彼此参照、渗透、融合,到了明代晚期,三教会通的趋势发展到了一个高峰,而李贽正是当时这种风气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李贽看来,只要是有助于解决人生和生死问题的,不必管是来自哪一教,都不妨拿来用。这种想法代表了当时一部分人的观点。但另一部分人对此极力反对,他们认为儒、佛、道三教的宗旨有别,义理有界,不能混淆。后一部分人中有一代表人物叫耿定向,当时官位很高,势力也很大,他站在儒教本位的立场上批评李贽,认为他混淆儒佛之间的界限,作了不好的榜样,将导致人们蔑视礼法,败坏社会风俗。李贽和耿定向都坚持己见,毫不妥协,为此引发了一场论争;他们周围的人也加入进来,形成两个阵营,争论不休。争论的结果呢?李贽一方在人数和气势方面占了上风,耿定向一方暂时没了声音。但十多年后,反对李贽的势力又高涨起来,一个官员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把李贽投入大牢。万历三十年(1602),76岁的李贽在狱中割喉自杀。

当时对立一方给李贽安加的罪名是离经叛道、道德败坏。其实李贽对孔子、释迦都极为推崇,其个人操守更是堪称高洁。这一点,当时论争双方心中都清楚。反对者所不满李贽的,主要在于其行为方式的不循常规。李贽剃发,穿僧服,却饮酒食肉,混迹世间;喜臧否人物、评论是非,出言又往往与成说、常识相左,这可在他存世的著作《焚书》、《藏书》和评点的通俗作品如《水浒传》、《西厢记》中看到。这些言行在当时很容易引起争议,恰巧李贽又是一个高调张扬、不喜隐藏的“意见领袖”,自然容易受到猜忌和迫害。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李贽的人生哲学欲打通出世与入世的界限,实践中则采用佛教禅宗扫落一切成见和世俗格套的方式破除执著。而且他比禅宗走得更远,禅宗祖师棒喝纵横,只限于在丛林寺院,对象是求道参禅者,与世俗礼法无涉;李贽则欲把这一套方法推扩开来,且不论听众对象,肆意宣扬。他企图将一种激烈的破坏式的方法运用到世俗世界,这虽然对一部分人来说有振聋发聩的效果,却难以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并且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就不能不引起那些以维护世道人心为己任的人的不满,以至于引起当政者的警惕,担心这些行为和言论会引起价值观的混乱,破坏礼俗和社会秩序,这样一来,李贽最后的命运就几乎是注定的了。

晚明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儒释道三教至此走向融合。李贽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欲打通儒佛的界限,合世间、出世间为一体,代表了时代的潮流,符合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但是,儒家讲究因材施教,佛教也讲对机说法,李贽却忽视了其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应用对象。从个人修行的角度来说,他还没有达到圆满超脱的境界;从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他只是一位过渡性的人物—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既有超越的目标又不碍世间秩序的理想途径,其实现尚有待于来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北魏期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立太子之前皇后都会死掉

北魏期间出现的诡异现象 立太子之前皇后都会死掉

南北朝,北魏

晚清格格王敏彤为什么到最后也找不到归宿?

晚清格格王敏彤为什么到最后也找不到归宿?

王敏彤,清朝

世人只知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 却不知梅妃是何许人也

世人只知唐玄宗的妃子杨贵妃 却不知梅妃是何许人也

唐朝,舞蹈家

贵由死后他的儿子为什么不开忽里台会议呢 揭秘其背后的真相

贵由死后他的儿子为什么不开忽里台会议呢 揭秘其背后的真相

元朝,贵由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功有什么秘诀?他是如何成为神一样的领袖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功有什么秘诀?他是如何成为神一样的领袖的?

元朝,成吉思汗

在拍马屁界掷地有声的邓通,最终竟是被自己“拍”死的!

在拍马屁界掷地有声的邓通,最终竟是被自己“拍”死的!

汉朝,邓通

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是什么结局?为溥仪终生不嫁留处子之身

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是什么结局?为溥仪终生不嫁留处子之身

王敏彤,清朝

杨宪的子孙后代于仕途无缘的原因,只因杨宪之子曾求刘伯温指点?

杨宪的子孙后代于仕途无缘的原因,只因杨宪之子曾求刘伯温指点?

明朝,杨宪

郑石氏是谁?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海上女霸主

郑石氏是谁?集美貌智慧于一身的海上女霸主

郑石氏,清朝

王敏彤为什么一生未嫁?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

王敏彤为什么一生未嫁?不工作,不谈恋爱,活到90岁

王敏彤,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真实的李贽是什么样的?他的评价怎么样?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