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满朝皆知的规则,却让朱元璋狠心株连数万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朱元璋深知赋税是一个国家能正常运转的根本,因此在他建立大明朝之后,便制订了一系列税收的政策。朱元璋是贫苦老百姓出身,深知贪官污吏从税收中动手脚给老百姓造成的痛苦与负担,所以就规定明朝每年地方都需要派人到京城户部上交钱粮,核对账目,并且所有账目必须和户部审核完全符合才能结算。若有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就必须驳回重新造册,且需要再盖上地方机关大印才算完成。

我们都知道古代交通并不发达,各地方派到户部报账的人路途短则十天半个月,长则几月半载,在运输过程中,粮食、物资肯定会有损耗。这样一来,实际数目跟账目上的肯定会有出入。然而政策规定只要所报账目稍有不合,就得回到地方重新造册,再盖大印。这样来回折腾,很是误事,地方远的官员甚至可能今年还在报去年的账。因此就有人想出了权宜之计,去户部报账时,除了账册之外,再带上几份盖上骑缝大印的空白文书。如所带账册跟户部核对的不同,就在盖了大印的空白文书纸上按照户部的数目重做一份。户部的官员知晓实际情况,也理解地方官的难处,就默认了这个潜规则。

这个潜规则一直用了十五年,就在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偶然间得知了这个公开的秘密。据史料记载:“恐奸吏得挟空印纸,为文移以虐民。”所以大怒之下的朱元璋下令严办此事。自户部尚书至各地方的守令者(一把手)全部处死,佐贰(二把手)以下打一百棍子,然后发配充军。这个案子就是明朝的空印案。据说此案中被杀以及连带者数以万计。

本来官员携带盖有印章的文书,是为了方便办事的权宜之计,而且盖的那些印章都是骑缝印章,根本不能用来为非作歹。因为官方文书要有效,必须要有完整的印章,朱元璋不可能不知道这个政策。因此朱元璋处理那官员,或许是因为别的原因。很多史料记载朱元璋发现空印文书的第一反应是盛怒,他“以为欺罔”。“欺罔”可以解释为朱元璋认为那些官员不遵守自己制定的政策,轻视皇权,挑战自己的权威,私下偷懒,擅自盖章。

看来朱元璋制造空印案,主要原因并不是怕官员拿着空白印章文书干坏事,而是觉得官员私自印章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欺骗,是根本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因此为了维护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朱元璋不惜痛下杀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里,究竟埋着谁?

曹操的“七十二疑冢”里,究竟埋着谁?

曹操

天启和崇祯的治国之道是怎样的?崇祯最后说的“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是什么意思?

天启和崇祯的治国之道是怎样的?崇祯最后说的“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是什么意思?

明朝

意大利元帅伊塔诺·巴尔博 一个死在自己家炮口下的人

意大利元帅伊塔诺·巴尔博 一个死在自己家炮口下的人

意大利,二战

历史上第一位在世的太上皇 刘太公是怎样一个人呢

历史上第一位在世的太上皇 刘太公是怎样一个人呢

汉朝,刘邦

荀羡:东晋大臣,寻阳公主的驸马

荀羡:东晋大臣,寻阳公主的驸马

荀羡,东晋

朱元璋对女儿说的这7个字便能看出,他一身帝王之气

朱元璋对女儿说的这7个字便能看出,他一身帝王之气

朱元璋

西汉傅宽之后 东汉大臣傅燮简介

西汉傅宽之后 东汉大臣傅燮简介

汉朝,傅宽

袁崇焕为什么会被杀?是反间计还是为了维护黄权?

袁崇焕为什么会被杀?是反间计还是为了维护黄权?

袁崇焕,明朝

顺德公主成婚一年后回到皇宫后,为什么会问皇帝自己嫁给了谁?

顺德公主成婚一年后回到皇宫后,为什么会问皇帝自己嫁给了谁?

顺德公主,明朝

汉末名将傅燮如果得到重用 历史上三国的历史就完全改写

汉末名将傅燮如果得到重用 历史上三国的历史就完全改写

三国,东汉末年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一个满朝皆知的规则,却让朱元璋狠心株连数万人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