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郑和下东洋”携臣服表回国

郑和下西洋已为世人熟知,但郑和下东洋却鲜为人知了。近两年来,海内外许多郑和研究学者开始注意郑和航海对全球的影响,而且对七下西洋的航海领域提出了补充与扩展。郑和为何下东洋?郑和下东洋的主要使命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网络配图

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边患频仍。明太祖朱元璋一怒之下,断绝中日交往,实行海禁。朱棣夺得帝位后,希望四海宾服,便试着开放海禁。岂料这一来却让日本浪人钻了空子,如潮水般涌来。“倭寇”势力渐大,越闹越凶,甚至有时候明朝官军都不能敌。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永乐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只,寇穿山,百户马兴与战死亡。寻寇苏州府松江府诸处。”

日本浪人仅凭十几只木船,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如入无人之境。“鬼子”进村,烧杀淫掠。中国百姓避之不及,纷纷逃难。必须指出的是,明朝所谓“倭寇”,与后来大举进攻中国的日寇不同,不是政府正规军,而是日本政府也管不了的海匪。就像21世纪的索马里海盗,索马里政府也奈何他不得。

尽管如此,明成祖朱棣还是决定采取中国传统“告御状”方式,将官司打到国外。于是,“郑和下东洋”的故事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先于“下西洋”发生了。永乐二年,即1404年,郑和督师10万从桃花渡(今浙江宁波附近)东渡出使日本。大名鼎鼎的“郑和下西洋”目的有五个:宣扬明朝国威、扩展朝贡贸易、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迎佛牙、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那么郑和下东洋的主要使命是什么?《明史·戎马志》记载,只做了两件事。

网络配图

一件,晓谕明成祖旨意:“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二件,“许以贸易”。双方签订《堪合贸易条约》,“堪合”乃明朝朝廷颁发的执照签证。日本人在条约下,与明朝进行“朝贡贸易”。中国的丝绸、瓷器、书画、资财等等,尽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而非“野蛮打劫”地拿走。此时日本,怀义王已经作古。第三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统一南北朝,明史称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源道义”。这个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眼见明朝大队人马押送着大量宝物到访日本,也不在君臣礼仪虚名上较劲,遂象征性地杀了二十多个海盗浪人,将首级送给大明使者。并接受了明朝封号、金印、冠服等,表示臣服,按属国的名分向明朝皇帝呈递国书,奉明正朔。

郑和带着20多个倭寇首级和足利义满“臣服表”回国交差,朱棣找回了超越老爹的面子,满心欢喜,对日本国“嘉其勤诚,赐王九章”,又向源道义赠送了金银、瓷器、书画等物,并允许日本国朝贡团人员总数可多至二百人,在江浙贸易。此举促使当时中日关系的改善,也是郑和出使日本的成果。明史学者总结“郑和下东洋”,赞其以经济手段怀柔,“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反观日本政府这一方,得到了实惠,并无什么损失。

网络配图

鲜为人知的“郑和下东洋”,是郑和十分重要的海洋实践活动,使他亲身体会到海洋对国家的重要性,依靠强大的海上实力及和平外交政策,是搞好周边睦邻关系的重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揭秘霍去病为何能成为最年轻的战神?

揭秘霍去病为何能成为最年轻的战神?

霍去病

飞红巾人物形象分析:草原上的抗清女英雄

飞红巾人物形象分析:草原上的抗清女英雄

草原上的抗清女英雄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其实是战国时期的名将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其实是战国时期的名将

赵括

皇太极居然亲自凌迟处死自己的女儿

皇太极居然亲自凌迟处死自己的女儿

皇太极

李世民为何是高素质流氓:杀亲兄弟 还得美名

李世民为何是高素质流氓:杀亲兄弟 还得美名

李世民

解析张居正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解析张居正改革失败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张居正改革

王安石变法失败遭嘲弄 宋史称其“虎头牛耳”

王安石变法失败遭嘲弄 宋史称其“虎头牛耳”

王安石

隋朝第一任太子杨勇竟被亲弟弟亲手赐死的吗

隋朝第一任太子杨勇竟被亲弟弟亲手赐死的吗

隋朝第一任太子杨勇

唐朝官员薪水簿:白居易爱晒工资 韩愈爱哭穷

唐朝官员薪水簿:白居易爱晒工资 韩愈爱哭穷

白居易爱晒工资

李靖如何用兵如神大败东突厥数万大军?

李靖如何用兵如神大败东突厥数万大军?

李靖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鲜为人知!“郑和下东洋”携臣服表回国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