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真实的司马懿不怕承认失败:谋略胜于诸葛亮

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言听计从;曹叡视司马懿不过是老臣之一,并不十分信任。诸葛亮在西蜀,几无一人可与之相埒;而在洛阳朝中,曹真、曹休这些皇亲,陈群、华歆、王朗这些重臣,权势不小,与司马懿不相上下,并对他深怀戒心。刘备托孤时,要他的儿子对诸葛亮以父事之;而曹操早留下“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久必为国家大祸”的评语。

网络配图

因此,诸葛亮只有一个敌人,即曹魏;只有一个念头,即北伐;也只有一个手段,即诉诸武力。司马懿知道,魏之患在蜀,而不在吴,防蜀甚于防吴,但从曹丕起,攻吴之心重于攻蜀。司马懿知道魏强蜀弱,坚守不出,以逸待劳,则蜀必败,但朝野上下,势骄焰盛,务求必克。

他知道,功高不仅震主,也会引起同僚嫉妒,适度退让,以免锋芒过露,但又不能使人认为他不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从长远来看,不宜急于和诸葛亮决战,可以在耐心等待中求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又不能不打,朝野上下要看到他的战果。他也了解,一旦太辉煌,同僚嫉妒固非小事,主子猜疑则更加可怕;而无所作为的话,有可能被黜还乡,一败涂地。

网络配图

所以,他得把握住,赢不能大赢,输不能大输,攻不宜太攻,守不宜大守的分寸感,要比诸葛亮难多了。由此可见司马懿的心机和他处于荆棘丛中的谨慎,以及善处左右的韬略。在当时诸葛亮、陆逊与他这三个堪称棋逢对手的主帅之中,应该说他处境最难,所以,他在政治上,也包括在军事上,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步步为营,终于取得最后的胜利。

诸葛亮六出祁山,一次只能带一个多月的粮草,粮吃完了,仗也打完了,就得撤回去。所以,他是典型的追求速战速决的短期行为者。司马懿不仅要打败诸葛亮,打败蜀国,还要打败吴国,夺取魏国,变为一统的司马氏天下。他的目光,要比争夺几座城池远大得多。

网络配图

在武都、阴平失守以后,司马懿料到诸葛亮不在营中,定去两城安抚百姓,派张郃、戴陵去夺蜀寨。诸葛亮却未离寨,并设下包围圈,以待偷袭。司马懿在这时以一种开阔的胸怀、大家的气度,承认“孔明智在吾先”。一个不怕承认失败的对手,是令人不寒而栗的。难怪孔明先生叹息:“彼深知我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明代官场马屁精解缙是如何被马屁同僚所害死?

明代官场马屁精解缙是如何被马屁同僚所害死?

解缙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铁画银钩历来久负盛名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铁画银钩历来久负盛名

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铁画银钩历来久负盛名

明代第一奇人刘伯温:准确预言了朱棣造反

明代第一奇人刘伯温:准确预言了朱棣造反

明代第一奇人刘伯温

揭:曹操帐下最不为人知的一员猛将

揭:曹操帐下最不为人知的一员猛将

揭:曹操帐下最不为人知的一员猛将

揭秘雍正皇帝一生册封过几个皇后?

揭秘雍正皇帝一生册封过几个皇后?

雍正

断臂皇后传奇:坐镇大辽 一次砍下百名大臣脑袋

断臂皇后传奇:坐镇大辽 一次砍下百名大臣脑袋

断臂皇后传奇

与乾隆皇帝争“古稀老人”称号而丢命的糊涂虫

与乾隆皇帝争“古稀老人”称号而丢命的糊涂虫

乾隆,尹嘉铨

唐代官吏韦澳:皇帝都无奈评价他“不可冒犯”?

唐代官吏韦澳:皇帝都无奈评价他“不可冒犯”?

唐代官吏韦澳

奇葩皇帝赵匡胤:皇位不传儿子传弟弟

奇葩皇帝赵匡胤:皇位不传儿子传弟弟

赵匡胤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 揭秘李广冯唐不被重用的原因

李广难封冯唐易老 揭秘李广冯唐不被重用的原因

李广,冯唐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史上真实的司马懿不怕承认失败:谋略胜于诸葛亮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