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厔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远人罹水旱,王命释俘囚。
分县传明诏,寻山得胜游。
萧条初出郭,旷荡实消忧。
薄暮来孤镇,登临忆武侯。
峥嵘依绝壁,苍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横空火气浮。
天遥殊不辨,风急已难收。
晓入陈仓县,犹余卖酒楼。
烟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南山连大散,归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将还为少留。
回趋西虢道,却渡小河洲。
闻道磻溪石,犹存渭水头。
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
东去过郿坞,孤城象汉刘。
谁言董公健,竟复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黄金谩似丘。
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鼓角谁能试,风雷果致不。
岩崖已奇绝,冰雪更雕锼。
春旱忧无麦,山灵喜有湫。
蛟龙懒方睡,瓶罐小容偷。
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近山麰麦早,临水竹篁修。
先帝膺符命,行宫画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乐抱箜篌。
秘殿开金锁,神人控玉虬。
黑衣横巨剑,被发凛双眸。
邂逅逢佳士,相将弄彩舟。
投篙披绿荇,濯足乱清沟。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国秋。
绕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飗。
冒晓穷幽邃,操戈畏炳彪。
尹生犹有宅,老氏旧停辀。
问道遗踪在,登仙往事悠。
御风归汗漫,阅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瑶琴系马鞦。
不辞山寺远,来作鹿鸣呦。
帝子传闻李,岩堂仿像缑。
轻风帏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惊蒙密,登坡费挽搂。
乱峰搀似槊,一水澹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
千重横翠石,百丈见游鲦。
最爱泉鸣洞,初尝雪入喉。
满瓶虽可致,洗耳叹无由。
忽忆寻蟆培,方冬脱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俦。
惟有泉傍饮,无人自献酬。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苏轼【别东武流杯】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莫笑官居如传舍,故应人世等浮云。百年父老知谁在,惟有双松识使君。

别东武流杯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其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出处年来恨不齐,一樽临水记分携。江湖咫尺吾将老,汝颍东流子却西。

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其二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赠黄州官妓】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东坡五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宜。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

赠黄州官妓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次韵郑介夫二首 其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一生忧患萃残年,心似惊蚕未易眠。海上偶来期汗漫,苇间犹得见延缘。良医自要经三折,老将何妨败两甄。收取桑榆种梨枣,祝君眉寿似增川。

次韵郑介夫二首 其二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和子由四首 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家声赫奕盖并凉,也解微吟锦瑟傍。擘水取鱼湖起浪,引杯看剑坐生光。风流别后人人忆,才器归来种种长。不用更贪穷事业,风骚分付与沉湘。

和子由四首 送李供备席上和李诗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次韵沈长官三首 其一】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家山何在两忘归,杯酒相逢慎勿违。不独饭山嘲我瘦,也应糠核怪君肥。

次韵沈长官三首 其一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禊亭】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曲池流水细鳞鳞,高会传觞似洛滨。红粉翠蛾应不要,画船来往胜于人。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禊亭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其一】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未来不可招,已过那容遣。中间见在心,一一风轮转。自从一生二,巧历莫能衍。不如袖手坐,六用都怀卷。风雷生謦欬,万窍自号喘。诗人思无邪,孟子内自反。大珠分一月,细绠合两茧。累然挂禅林,妙用夫岂浅。

明日南禅和诗不到故重赋数珠篇以督之二首 其一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留别雩泉】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举酒属雩泉,白发日夜新。何时泉中天,复照泉上人。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还将弄泉手,遮日向西秦。

留别雩泉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大雨联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庭松偃盖如醉,夏雨新凉似秋。有客高吟拥鼻,无人共吃馒头。

大雨联句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自十三日受命出府至宝鸡虢郿盩厔四县既毕事因朝谒太平宫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楼观大秦寺延生观仙游潭十九日乃归作诗五百言以记凡所经历者寄子由】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