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种帮勾践灭吴,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勾践杀了

越国文种

越国文种是来自于春秋末期楚之郢,也就是今天湖北江陵附近的人。他在后期的时候就定居在了越国。历史上的他是一位著名的谋略家,是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曾经和范蠡一起为越王打败了吴王,立下了显赫战功。


越国文种图片

关于越国文种生平著名的事件,那就要从他和范蠡打败吴王说起了。那时他和范蠡立下战功后,范蠡便隐退了。隐退的范蠡还曾经留下一封书信给文种,并在信中劝他逃跑。当文种看了这封信之后,开始称病不上朝。于是朝廷内的小人开始向越王挑拨,说文种准备要造反。谁知越王相信了小人的谗言,便赐给了文种一把叫做是属缕的宝剑,并对他说道:“你当初给了我7条用来打败吴国的策略,如今我只用3条谋略就打败了吴国,剩余的4条计策在你那里,现在命你用这剩下的4条计策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于是文种听后便自刎了。

那么究竟为什么越王勾践要杀文种呢?当时越国歼灭了吴国,文种没有听取范蠡的劝告仍留在越国当丞相。种种迹象表明文种是忠诚的,可还是被杀。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文种和越王在和平与称霸的战略方针上出现了分歧,因此主张养民观点的文种和越王勾践发生了冲突。当越王赐死文种的时候,文种依然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的死是避免不了的,这也就是“王道”和“人本性”之间不共存的直接结果。

勾践为什么要杀文种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出现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人物和典故,他们或是建立了赫赫功勋,或是留下了自己的传奇故事。而在春秋末期的时候,出现了最后一位雄霸一时的君主。此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越国国君勾践。他因兵败而在吴国遭受种种屈辱,但是他容忍了下来,三年精心准备,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但是复仇成功之后,他的本性逐渐显露了出来。


越王勾践

勾践能够成功复仇吴王夫差,主要靠的是两大谋臣:一个是在历史上同样威名远扬的范蠡;而另一个就是才能不输于范蠡的文种。文种原本是楚国人,他原本是受楚王的指派来到越国的。当他到达越国的时候,越国宫廷正值动荡之时,楚越之间的盟约也很可能被毁于一旦。文种不愧是具有超凡才能的人,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沉稳的作风,和好友范蠡一起解救了越国的危机。因为这件事情,他被随后继位的越王勾践拜为上大夫。在勾践兵败甘愿作为奴隶进入吴国的时候,文种受到勾践的指示留在越国主持国政。他一方面,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另一方面积极营救勾践。等到勾践结束在吴国的奴隶生涯返回国内之时,文种祭出了惊世之计“灭吴七术”。正是凭借着文种的计谋,越王才能集齐兵力打败吴国。可以说在灭吴的战争中,文种当记首功。但是勾践在大仇得报之后,逐渐显露了多疑和心胸狭隘的本性,早就看透勾践的范蠡在此时选择了辞去官职,云游四海。而文种则没有听范蠡的劝告,想要继续辅佐勾践,最终被勾践赐剑自杀而亡。可以说文种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如果他能早点认清越王勾践的真正为人,或许就不用被逼自杀了。

文种墓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王室的的实力因为分封制的关系已经被大大削弱,没有能力再掌控天下,因此导致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堪。而要在激烈的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除了需要骁勇善战的将士之外,一个能够统筹全局的能臣也是非常重要的。历史上能够雄霸一时的国家几乎个个都拥有雄才大略的谋士辅佐。比如说春秋末期最后一位霸主——越王勾践和他的谋士范蠡和文种。


文种墓

越王勾践,姒姓,名勾践,另有名为鸠浅和菼执,他可以说是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君主。主要在于他在因为自己的冒然出兵而被吴王夫差所打败之后,甘愿为奴侍奉夫差,隐忍三年,卧薪尝胆,最终大败吴国,复仇成功。勾践能够消灭吴国除了自己的隐忍之外,范蠡和文种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范蠡自不必说,是他亲自劝说勾践并陪着他一起在吴国给夫差当奴隶。文种的功劳同样不小,他负责留在越国处理国事。他一方面施行仁政,让民众尽快从战争之乱中走出,另一方面采取砍伐树木献给吴王建造享乐的姑苏台,挑选美女供吴王享乐等手法迷惑夫差,为勾践复仇立下了汗马功劳。

只可惜勾践在事成之后,逐渐暴露了多疑和心胸狭窄的本性。范蠡看出了这一点,他在此时选择激流勇退,逍遥四海去了。而文种则看不透,他最终被勾践赐剑自杀而亡。据史书记载,文种自杀后,勾践把他葬在了现今浙江绍兴的府山东北部,但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早已不是真正的文种墓了,而是在原址重新修建的陵墓。

想文种这一生,为越国和勾践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最后的结局也不过如此,正是应了那就话:“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

文种之死

“卧薪尝胆”的典故想必很多人听过:越王勾践兵败吴王夫差之后,甘愿为奴,忍辱负重,积蓄力量,最终复仇成功。其实在越王复仇成功之时,还发生了另外一个著名的故事,这个典故叫做“鸟飞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它形容的是当一个人被人利用后,一旦他的利用价值没有了,他的下场便会十分悲惨。这个典故中利用别人的人的就是越王勾践,而这个被利用的人便是与范蠡同为越王左膀右臂的文种。


越王勾践,范蠡和文种

文种,后世之人也叫他文仲,字会,少禽或者子禽,他原本是楚国人,后来才在越国定居。他的才能和智慧跟范蠡比也丝毫不差,或者说越王能够复仇成功靠的就是范蠡和文种。在越王因为轻敌而被吴王打得溃不成军时,他在听取了范蠡的建议之后,决定自己去做吴王的仆人,而留文种在国内主持政事。文种用三个计策使吴王最终溃败:一是派人大量砍伐会稽山中的森林,把木材送给吴王建造用来享乐的姑苏台;二是挑选了两个绝世美人西施和郑旦送给吴王供他享乐;三是谎报越国遭遇饥荒,向吴国购买了粮食,两年之后把最好的稻谷种子全部蒸熟后还给吴国导致吴国出现大饥荒。就这样越王击败了吴国。

在大功告成之后,范蠡看穿了越王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便向越王请辞。他同时也劝文种跟自己一起离开越王,但是文种并没有听进去,认为范蠡多虑了。结果越王勾践果然对文种起了疑心,便赐了一把宝剑对他说:“你当初给我出了九个计策,我用三个便打败了吴国。剩下六条你到地下去为我打败吴国的贤王们吧。”文种听闻之后知道越王要他死,于是便自杀了。

文种一生深谙谋略,最终却没有看透越王的为人,导致最后他的结局如此悲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用兵如有天助 是谁帮村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用兵如有天助 是谁帮村

朱棣

浓墨宰相刘墉真的是弯腰驼背其丑无比吗?

浓墨宰相刘墉真的是弯腰驼背其丑无比吗?

刘墉

战功赫赫的老将檀道济到底是被谁杀死的?

战功赫赫的老将檀道济到底是被谁杀死的?

檀道济

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为何会惨败?

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为何会惨败?

宋襄公

楚庄王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楚庄王多少岁登基的

楚庄王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楚庄王多少岁登基的

楚庄王

蟋蟀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能创仁宣之治

蟋蟀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为何能创仁宣之治

朱瞻基

裴寂和刘文静同为开国功臣命运却为何大不同

裴寂和刘文静同为开国功臣命运却为何大不同

裴寂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为什么用衣袖遮脸而死?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为什么用衣袖遮脸而死?

齐桓公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耀扬国威的西汉大将陈汤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耀扬国威的西汉大将陈汤

陈汤

五阿哥永琪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五阿哥永琪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永琪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文种帮勾践灭吴,为什么最后还是被勾践杀了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