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答题技巧 有什么技巧

语文考试在归纳中心要点这类题上需要注意归纳内容要点需要分清文章体裁,概括中心时要全面。所谓准确全面,就是在语文的答题中要正确理解关键性语句的意思,对于言外之意或者隐含的信息的分析和判断要合理。将语文阅读中具有叙述性或有说明性的内容关系搞清楚,要分清做作者赞成和反对的事情。答题技巧上最主要的就是不要遗漏,条理清晰。

语文高考答题技巧 有什么技巧

高考语文的答题技巧有哪些

一、论述类文章阅读

1、是锁定题目的阅读区间,在第几段第几行,特别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2、是一般第1、2题比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据题干指向。表述一般与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确。

3、是第3题的设题难度稍微大一点。设题的错误项大都与原文有些偏差。细微处要搞清楚。

二、古诗鉴赏

1、古诗鉴赏重在字句的理解。要从诗中找答案,各种方法要学,但关键是对本诗的理解,特别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写这首诗表现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扬、或沉郁、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实到词句中。

2、记住的关键一点就是:答案在诗歌内,在字句内在作者表达的情景内,如“冷、清、寂、绝、暗、阴、闹、笺、泪”中。

3、诗歌鉴赏的表述,要紧贴诗句展开,可贴标签,不可夸大或缩小,实实在在的表述为好。

三、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

1、打破现代文阅读的神秘感,要有“答案都在原文中”的观点。

2、紧紧抓住文中的一些带有提示性的词语,如“因此”“所以”“但是”“尤其”;或概括总结性的较理性的词语,如思想、意识、现实主义、浪漫气息、奥秘、象征等。来具体推断其理性内涵和层次含义。

3、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概括”内容,这一点解决的办法。就是在阅读的段落内,以句号为单位,每一句概括一个意思,分条列出,不要被有些题目的“意思”“作用”“好处”所迷惑。

谈“作用”“好处”“意义”,也要依托内容去淡,不可简单地说“强化了主题,深化了中心,增强了效果,十分生动形象”等词语,就应付了事。

4、多答。因为现代文阅读字数逐渐放开,那么多答一点,就会多得分。况且答多了也不扣分。多答要注意两点:

(1)分条列出,概括作答,一般分数多的题,答案要与分数一致,即6分题。答3个小点即可。

(2)答案不要重复或从反面去说,正面作答即可,不要用形象或描写的语言。

语文阅读常见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应用领域是哪些

氢氧化钙能与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某些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和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碱性氢氧化钙是强碱,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但因其溶

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应用领域是哪些

泯然众人矣是什么意思 出自什么故事

泯然众人矣是汉语成语,指人原来才华横溢备受关注,后因才华或能力尽失,不再受关注,变得和普通人一样了。出自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的《伤仲永》。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供大家参考。泯然众人矣的释义泯然众人矣是一个汉语成语,指人原来才华横溢,备受

泯然众人矣是什么意思 出自什么故事

电路通路是什么意思 电路是怎么组成的

在闭合电路中,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返回负极,形成完整的回路,称之为通路,也叫做闭合电路。通路是在电路中,处处连通的电路。通路能够形成一个闭合的电流路径,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通路是电学上的一个基础概念。电路的不同情况一、通路。处处连通

电路通路是什么意思 电路是怎么组成的

高中数学复习方法 如何高效学习

高中数学面广量大知识点多,不少学生感到既枯燥无趣,但如果可以做到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基础,重视预习,提高复习效率,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其实还是可以提高数学成绩的。高中数学复习方法1、把答案盖住看例题数学例题不能带着答案去看,不然

高中数学复习方法 如何高效学习

仙气十足高雅的诗句有哪些 唯美的诗句

仙气十足高雅的诗句有: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仙气十足的诗句1.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黄庭坚《杂诗七首》2.独立天地间,清风洒

仙气十足高雅的诗句有哪些 唯美的诗句

郑伯克段于鄢启示是什么 人物形象如何

郑伯克段于鄢中从共叔段的角度来说,一个人不能肆无忌惮,不能贪得无厌。共叔段先是把分封的城墙修得超过三百方丈长,成为国家的祸害;后又肆意扩大地盘,最后又进攻国都。多行不义,终致身败名裂。郑伯克段于鄢的启示在《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言文中,我们能

郑伯克段于鄢启示是什么 人物形象如何

机械能守恒公式是什么 有何条件

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过程式:①WG+WFn=Ek②E减=E增(Ek减=Ep增、Ep减=Ek增)状态式:①Ek1+Ep1=Ek2+Ep2(某时刻,某位置)②1/2mv1^2+mgh1=1/2mv2^2+mgh2[这种形式必须先确定重力势能的

机械能守恒公式是什么 有何条件

高考英语解题技巧有什么 有哪些答题方法

英语在高考时,阅读理解题目要尽量在25-30分钟内完成。而做题的关键点就是要看清题目的要求。要有目的的进行阅读和分析,对关键句一定要反复阅读揣测作者本意。要联系上下文,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问题。要学会利用细节对文意进行推理和判断。认真分析题目

高考英语解题技巧有什么 有哪些答题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是什么 有怎样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间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而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的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是什么 有怎样的影响

对偶句是什么意思 举例进行分析

对偶句就是把意思相近或相反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对偶时,一要注意内容形式的统一,切忌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整齐对称而任意拼凑。二要注意前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头重脚轻,互相包容或概念重复等现象。什么是对偶句对偶是

对偶句是什么意思 举例进行分析
新高考-高中学习-高中学习-语文高考答题技巧 有什么技巧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