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望海楼晚景·其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朝代:宋代|作者: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译文/注释

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
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

全文赏析

《望海楼晚景》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认为,苏轼诗中的“横风”、“壮观”(“观”在这里读第四声,不读第一声)两句,写得不够好。他既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字,一转便转入“雨过潮平”了。那样就是大话说过,没有下文。

这话虽说不无道理,但苏轼这样写,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海楼晚景的诗,眼下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风横雨。所以他只说“应须”,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须有相应的笔墨着力描写,老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不好安排。

苏轼写下这组诗后的第二年,他游览了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惊人,是一首名作。应了他那“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话了。

其实在这首诗中,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一股气势,使他陡然产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既急,去得也块,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戏拉开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天价响,大家以为下面定有一场好戏,谁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落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苏轼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人们(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望海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肯,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祥,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会不止一次地遇到过类似的现象。

写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当时苏轼被派往杭州担任州试的监试。院试余暇,苏轼得以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这五首诗。《望海楼晚景·其一》 《望海楼晚景·其二》 《望海楼晚景·其三》 《望海楼晚景·其四》 《望海楼晚景·其五》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苏轼【菩萨蛮·歌妓】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凄音休怨乱。我已先肠断。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菩萨蛮·歌妓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一斛珠·洛城春晚】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独下花前,曾醉离歌宴。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一斛珠·洛城春晚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减字木兰花·得书】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

减字木兰花·得书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西江月】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闻道双衔凤带,不妨单著鲛绡。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云鬓风前绿卷,玉颜醉里红潮。莫教空度可怜宵。月与佳人共僚。

西江月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香子·过七里濑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望海楼晚景·其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望海楼晚景·其二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今君欲作灵隐居,葛布草屦随僧蔬。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 ......

闻林夫当徙灵隐寺寓居戏作灵隐前一首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苏轼【菩萨蛮·碧纱微露纤纤玉】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碧纱微露纤纤玉。朱唇渐暖参差竹。越调变新声。龙吟彻骨清。夜来残酒醒。惟觉霜袍冷。不见敛眉人。胭脂觅旧痕。

菩萨蛮·碧纱微露纤纤玉全文、注释、翻译、赏析、作者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诗词-苏轼【望海楼晚景·其二】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