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隆中对》析天下 劝刘备勿与曹操争锋

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的《隆中对》,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分析天下大势,向刘备提供了立国的策略,《隆中对》原文择录如下:

隆中对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从“自董卓以来”到“此诚不可与争锋”一段,诸葛亮明确指出曹操不仅“挟天子而令诸侯”,占有天时,而且左右有众多文臣武将,还拥有百万之众,在人和方面其他豪杰也难以匹敌,所以劝刘备勿与之争锋;从“孙权据有江东”到“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一段,诸葛亮认为孙权据有长江之险,占有地利,人和方面通过孙坚、孙策到孙权“三世”的积累,“民附”而“贤能为之用”,基础已十分牢固,所以劝刘备不要有吞并东吴的打算,最佳的策略是利用孙权来援助自己。

从“荆州北据汉、沔”到“汉室可兴矣”,诸葛亮从地利方面指出荆州是“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汉高祖当年就是从益州起家的。劝刘备趁“刘璋暗弱”,张鲁不知存恤百姓之际,占据荆益两州,利用荆益两州的有利地理条件保护自己,同时抚和西面的“诸戎”和南面的“夷越”,并与孙权搞好关系,在人和方面尽量争取更多的支持。诸葛亮认为,刘备如果按这种策略行事,就有机会复兴汉室了。

刘备对诸葛亮的《隆中对》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得到诸葛亮就像“鱼之有水”,此后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入蜀袭击刘璋夺取益州,张鲁投降曹操后,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并打败了曹操,全盛时期拥有荆州和巴蜀地区,实现了诸葛亮设定的目标,成就一代霸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解密:秦始皇嬴政到底该叫嬴政还是叫赵政

解密:秦始皇嬴政到底该叫嬴政还是叫赵政

嬴政,秦始皇,朕,

解密: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将首都迁往大都?

解密:元世祖忽必烈为什么选择将首都迁往大都?

忽必烈,大都,元朝,

诸葛亮没能扶起阿斗的真实原因:他没想过分权

诸葛亮没能扶起阿斗的真实原因:他没想过分权

刘禅,诸葛亮,蜀汉,

慈禧太后为何叫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生平揭秘

慈禧太后为何叫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生平揭秘

清朝,慈禧

司马德宗究竟是不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司马德宗究竟是不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司马德宗,东晋

明朝哪两位奸臣让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明朝哪两位奸臣让严嵩都不愿与其同朝为官

明朝,奸臣,严嵩,

解密: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坑杀了多少赵国士兵?

解密: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坑杀了多少赵国士兵?

长平之战,赵国,白起,

三国名士刘巴:看不起刘备曾拒绝与张飞同床共寝

三国名士刘巴:看不起刘备曾拒绝与张飞同床共寝

三国,刘巴,名士,

揭秘:北魏魏孝文帝拓跋弘为何被称为悲情皇帝

揭秘:北魏魏孝文帝拓跋弘为何被称为悲情皇帝

北魏,魏孝文帝,拓跋弘

阿斗降了姜维死了吴国趁火打劫 罗宪率两千人坚守

阿斗降了姜维死了吴国趁火打劫 罗宪率两千人坚守

罗宪,姜维,阿斗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诸葛亮《隆中对》析天下 劝刘备勿与曹操争锋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