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汉高祖刘邦是如何摆平了“汉初三杰”的?

秦朝末年,群雄四起。在推翻暴秦之后,两支义军逐鹿中原,由此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历史帷幕。当时,楚强汉弱,但最终,以刘邦为代表的汉军却打败了强大于己数倍力量的项羽集团,取得政权,建立了大汉王朝。

造化弄人,但绝非无缘无故。登上最高权力宝座之后,刘邦有天大宴群臣,喝到高兴处,刘邦有些得意,就问手下群臣,“你们说项羽那么厉害的人物,怎么就被我打败呢?”新皇帝发话,台下顿时一片混乱,什么“雄才大略、帝王气象”等等,俱是阿谀奉承之辞,变着花样地表扬领导。。

不料,一向不太靠谱的刘邦先生却说出了这辈子再也没有说过的一句至理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这句名言,不绝于耳,被后来人反复引用,直至发酵的体无完肤、一塌糊涂。很显然,刘邦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没有亲身体验,是不会有如此真切感受的。但刘邦先生或许有难言之隐,话只说了一半,另一半他没说。那就是三人都是人杰,而且性格特点不同,刘邦又是如何驾驭的呢?

自古以来,奴才好用没有用,人才有用不好用。夺取天下,刘邦当然要用人才。这就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人才需要怎么用。依我揣测,刘邦驾驭三人的手段,最关键的是做到了“敬”、“亲”、“忍”。

对待张良只有“敬”。刘皇帝这辈子似乎没有几个能让其佩服的人,贪酒好色,流氓本性,这样的人基本上是没有信誉和义气可言的,千万不要指望刘邦先生会为你两肋插刀。危难之时,一个连自己的孩子都能推下车,连自己的老父都能置之不顾的泼皮无赖,怎么可能把一个外人放在眼里呢?但刘邦对待张良却是另一个样子,自始至终,言听计从,尊崇有加。

仔细追究刘邦的内心深处,应该是有很深的门第观念的。张良不同其他二人,秦灭六国之前,张良就是韩国贵族,名望很大。对待这样的人,出身卑微而又羡慕富贵的刘邦自然是敬重有加。加上后来张良伙同他人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更让张良名满天下。面对一个明星级别的人物,刘邦又怎能不放下臭架子呢。当然,另一个原因更直接,那就是张良有盖世之才,刘邦更有识人眼光。时势决定了,这样的两个人是缺一不可的,离开了谁都不会有淋漓尽致的发挥,这是张良“良禽择木而栖”和刘邦“慧眼识英雄”的必然结果。张良是大战略家,不由得刘邦不敬。

对待萧何要突出一个“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亲不亲,故乡人。纵观历代起义者,出道之初依靠的都是父老乡亲,就连项羽也是凭借着八千子弟兵起家的。即便是后来,也鲜有例外。成大事者,首先要有号令天下的勇气。当然这个勇气,也可理解为“底气”。但底气首先要有追随者,否则,个人能力再强也成不了气候。刘邦与萧何,那是出道之初的过命弟兄。就在刘邦还在沛县招摇撞骗的时候,萧何就把刘邦盯上了。其实萧何看重刘邦,主要是觉得这人有气概。出身低微,却敢吹牛,就连本县望族都把自己的闺女给了刘邦,这人还有错吗?于是萧何主动上门,请求结交。

既然刘邦好喝酒,咱就管够。要说喝酒有喝酒的好处,就在刘邦与当皇帝“八竿子打不着”的时候,朝廷却给了刘邦一个差事,结果半路之上,刘邦借着酒劲斩了一条大蛇。这一来,刘邦名气大振。眼见无法完成任务,刘邦干脆领着这帮人反了。萧何也就从这个时候起追随在了刘邦左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是要吃饭的,没有钱粮可不行。环顾左右,这个任务也只有萧何能胜任。这是个有“油水”的职位,放到谁手里也不放心。更何况处在战时,弹尽粮绝就是死路一条。让萧何担此重任,一则免去贪腐之虞,二来也可人尽其才。萧何背负了这样的信任,怎么可能不对刘邦忠心耿耿呢。

对待韩信,那就只能是一个“忍”字了。想想刘邦也够委屈的,明明心高气傲,却有时偏偏要忍受韩信的大不敬。最初,韩信在项羽帐下效命,因项羽不能识人而投奔了刘邦,见刘邦不拿自己当盘菜,韩信连夜逃跑,幸亏萧何追赶及时,硬把这小子拽了回来。尽管回来了,韩信还是不太想干。为什么?嫌官小,最后刘邦在萧何一再劝说推荐下,才勉强登台拜将。看看,不是授予官职那么简单,而是筑高台,拜大将。如此兴师动众,往前追溯,也只有姜子牙享受过这个待遇。拜是拜了,刘邦的气可不打一处来。没办法,先忍着。

而韩信见刘邦如此赏识自己,不仅没有收敛个性,反而在刘邦被困之际,与刘邦讨价还价起来——发兵可以,但你要先封我做个“假齐王”。刘邦看到韩信的来信后,顿时大怒,刚要骂娘,左右赶紧给刘邦使眼色,刘邦顿时明白了,看来还是要忍啊,于是直接封韩信为“齐王”,假的都不封了。但封是封了,刘邦内心却反感的不行。消灭项羽之后,刘邦就开始算账了。在云梦泽,先是把睡梦中的韩信缴了械,接着解除了韩信的兵权,并将韩信降为淮阴侯。即便如此,刘邦还是没有杀掉韩信的想法。但韩信分明是个不知死活的主,有一天与刘邦论兵,刘邦就问韩信:“你说像我这样的,能带多少兵啊?”韩信说:“陛下最多能率领十万。”刘邦又问“那你能率领多少呢?”韩信答道:“我是多多益善。”听到这里刘邦反而笑了,说“既然你那么会用兵,为何还会被我抓住呢?”韩信答道:“陛下不能将兵,只能将将……此非人力也!”不久,韩信就被吕后骗到京城,抓起来砍了脑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刘贺的“皇位一月游”:被废黜原因或并非“行淫乱”

刘贺的“皇位一月游”:被废黜原因或并非“行淫乱”

刘贺,废帝,汉朝,

夏侯惇上马可打江山下马可理国政 最受曹操信任?

夏侯惇上马可打江山下马可理国政 最受曹操信任?

夏侯惇,曹操

巾帼英雄三娘子先后嫁给祖孙三人功绩堪比王昭君

巾帼英雄三娘子先后嫁给祖孙三人功绩堪比王昭君

三娘子,明朝

汉朝开国功臣萧何也有自己无奈:自污以表忠心

汉朝开国功臣萧何也有自己无奈:自污以表忠心

汉朝,萧何

回眸一笑百媚生杨玉环有多美 使得君王从此不早朝

回眸一笑百媚生杨玉环有多美 使得君王从此不早朝

杨玉环

努尔哈赤力倡俭朴多次谢绝贡品:训诫子孙戒奢戒酒

努尔哈赤力倡俭朴多次谢绝贡品:训诫子孙戒奢戒酒

努尔哈赤,教育,清朝,

曾经征服世界十四位军事家:朝鲜竟有一人入选

曾经征服世界十四位军事家:朝鲜竟有一人入选

朱可夫,将军,巴顿,

两个刘秀同时造反和两个王匡在阵前对战?

两个刘秀同时造反和两个王匡在阵前对战?

刘秀,汉朝

骁勇善战的匈奴克星霍去病为何在20多岁时死亡

骁勇善战的匈奴克星霍去病为何在20多岁时死亡

霍去病,西汉,匈奴

周武王的封神榜:牧野之战与商周易代之间的联系

周武王的封神榜:牧野之战与商周易代之间的联系

周朝,周武王,封神榜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解密:汉高祖刘邦是如何摆平了“汉初三杰”的?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