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王如何靠三次投降成就霸业?

靠三次投降成就帝国霸业的牛人投降,在词典中并不是一个可爱的词汇,它喻示着软弱与失败。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那些宁死不屈、精忠报国的仁人志士,而对举起双手竖起白旗的人嗤之以鼻。然而,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角度不同,结果便不尽相同。投降也要看使用的主体,比如为政客所用,暂时的妥协便不失为一种策略,是政治家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手段,非有宽广的心胸和隐忍的气度不能做到。政治与战争一样,没有对错,只论输赢。成者王败者寇,讲的是终极效果,看谁笑到最后。这是“家”的风范,而不是“士”的做派。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王苻洪便是如此,他靠着三次投降,在乱世中左右逢源,从一个占山为王的草寇,一跃成为风云际会的强者,为苻氏家族开创了无限风光的帝王基业。前秦帝国最终扫六和而定中原,谱写了氐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苻洪(285-350),字广世,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先祖“世为西戎酋长”(《晋书》),也算出身贵族之家。苻洪原本姓蒲,姓氏的来历很有意思,邻居见他家中池塘生有大量蒲草(“池中蒲生”),便“谓之蒲家”,于是“因以为氏”。苻洪降生时,赶上连天雨,当时有民谣唱到“雨若不止,洪水必起”,于是起名为洪。蒲洪改姓苻姓,是他靠着三次投降,羽翼渐丰之后,以谶文有“草付应王”(以上均见《晋书》)的字样,改姓苻氏。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噱头,和汉高祖“斩白蛇”、大泽乡“陈胜王”一样,在为自己称帝做些舆论上的准备,以便名正言顺,天下归心。

生逢乱世,让苻洪练就了极其灵活处世之道。苻洪的灵活,在他一生三次投降的经历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次投降,背景不同,效果如一:第一次并非出于本心,而是形势所迫;第二次是尝到了甜头,欣然接受;第三次虽然在形式上属于被逼无奈,但却有了驾轻就熟的老道。三次投降,每次都让他在关键时刻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每次的结果都是平步青云,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识时务者为俊杰,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苻洪的灵活与敏锐、隐忍与大度,以及他对理想的坚持、对未来大业的执著。

但凡能成就霸业的,大都有着宽广的心胸。苻洪自小性格大度,颇有心计,长大后更是“好施”而“多权略”,很有王者风范,并且“骁武善骑射”(《晋书》),是个文武全才的主儿,因而“群氐畏服之”(《通鉴》),在当地的威信很高。民风剽悍、能征善战是氐族人的共性,精骑善射并不稀奇。苻洪的特别之处,则更多体现在“好施”与“多权略”上,他靠“好施”起家,又靠“多权略”最终成事。

乱世出英雄,然而英雄的出世绝非偶然,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强者。晋末丧乱,五胡涌驻中原,群豪并起,战乱频仍。苻洪“乃散千金,召英杰之士”(《晋书》),拉起了一支队伍,成为山大王。然而终究只是草莽,并无多大实力,匈奴刘曜出兵陇右,苻洪便归附了前赵。这一次的投降,使他完成了草寇向正规军的身份转换,被刘曜封为“率义侯”。如果说这次投降并非出于他本意的话(族人蒲光、蒲突等人的逼迫和劝说起了绝对作用),那么接下来的两次投降,苻洪便像吃到甜头般,做的得心应手了。

刘曜被后赵石虎打败后,苻洪退至陇山(地处宁夏南部)一带,石虎来攻,苻洪见势不妙,便毫不犹豫地缴械投降。石虎高兴之余,封其为冠军将军,“委以西方之事”(《晋书》),进入后赵权力中枢。乱世要靠实力说话,苻洪能在后赵立足,并深得石虎器重,这都得益于他敏锐的政治头脑。他曾向石虎建议“徙关中豪杰及羌戎内实京师”,就是把关中有本事的人,以及羌胡各族势力迁到邺都(今河北临漳县境内),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网罗人才,稳固京师,壮大后赵实力;二是可以有效牵制边远的羌胡力量。简单的一句话,却能看出苻洪的目光如炬,以及对时局的敏感。于是石虎委任苻洪为龙骧将军、流人都督,让他具体督办此事。后来苻洪战功显赫,又被封为西平郡公,他的部下被赐封关内侯爵位的便有两千来人,苻洪成了关内领侯将,权倾一时,成为后赵的实力派。

苻洪的第三次投降,虽属被逼无奈,然而却在客观上加速了他帝王霸业的建立。苻洪势力渐强,又深得石虎器重,招来冉闵的嫉妒,冉闵向石虎建议除掉苻洪,以绝后患,结果石虎没听(这也足见石虎对苻坚是非常信任的)。等石虎死后石遵即位,冉闵又鼓动石遵,石遵惹不起冉闵,便去掉了苻洪都督职务。苻洪见势不妙,在后赵也没什么混头了,便退驻枋头(今河南浚县西),遣使投降了东晋。苻洪在枋头很快站住了脚,开始培植发展自己的势力,靠着昔日的威望,一些流民相继投靠,很快便“众至十余万”(《通鉴》),渐成割据一方的实力派人物。

有实力当然有魅力,事实上,苻洪的态度很快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冉闵与石赵翻脸后,石鉴取代石遵称帝,又想拉拢苻洪,封他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雍州牧、领秦州刺史。这一次,苻洪没有理会,不屑地对属下说,“吾不堪为天子邪”(《通鉴》),我就不能自己当皇上吗?语气变得如此之硬,笔者认为,一方面,苻洪还在生后赵的气;另一方面,苻洪有了自己的队伍,便有了讨价的本钱;更重要的一点,苻洪此时羽翼既丰,有了称霸的野心,再也不想看别人的脸色了。东晋一方对苻洪也很重视,任命他为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广川郡公,专事北伐事宜。苻洪降晋、东晋收留重用苻洪,应该说双方各有各的心思,东晋有利用苻洪之嫌,想以胡制胡,作壁上观,求渔翁利;而苻洪降晋,也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策,依靠大树好乘凉,以便出师有名,好趁乱夺取关中,建立自己的霸业。事实上,苻洪出师不久,便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将东晋皇室撇在了一边。

人算不如天算。可怜苻洪英雄一世,算计一生,在乱世中左右逢源,在争斗中游刃有余,没想到最后却在阴沟里翻了船。一贯靠投降发迹的他,最后却死在了降将麻秋手里,不能不说是历史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麻秋本是后赵的将领,冉闵火并后赵,麻秋被苻洪俘获,任命为军师。麻秋还是很有军师才干的,夺取关中的战略构想便是出自麻秋的建言。但是麻秋这人野心也很大,一直想“欲并其(苻洪)众”(《通鉴》),抢班夺权,终于在一次宴请苻洪时下毒将其毒杀。苻洪临死,对儿子苻键说“我死,汝急入关”(《通鉴》),交代遗言:政策不变,夺取关中。随后苻键按照苻洪的遗训,打败以姚弋仲为代表的羌族势力,独占关中,建立起强盛的前秦帝国。后来苻坚又灭掉前凉和代国,攻占东晋的梁、益二州,在与慕容前燕的对峙中强势胜出,完成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唯一的一次统一。可以说,苻洪对前秦霸业的最终确立,是功不可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少林寺对玄奘大师的诱惑:多次上奏请回少林寺

少林寺对玄奘大师的诱惑:多次上奏请回少林寺

少林寺,玄奘,西游,

齐国丞相晏婴一生清廉 曾执意不收齐景公送的黄金

齐国丞相晏婴一生清廉 曾执意不收齐景公送的黄金

晏婴,齐景公

历史上有那么多贪官 为什么却没有贪腐的皇帝?

历史上有那么多贪官 为什么却没有贪腐的皇帝?

历史上有那么多贪官 为什么却没有贪腐的皇帝?

孙坚阵斩华雄击败吕布进驻洛阳 吓得董卓来求和

孙坚阵斩华雄击败吕布进驻洛阳 吓得董卓来求和

三国,孙坚

诸葛亮死后阿斗刘禅靠演技做又了29年的皇帝

诸葛亮死后阿斗刘禅靠演技做又了29年的皇帝

诸葛亮,刘禅,三国

战至26人弹尽粮绝不放弃 大东汉的铁血英雄

战至26人弹尽粮绝不放弃 大东汉的铁血英雄

汉朝,耿恭,汉章帝

张良是什么样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张良是什么样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汉朝,张良,刘邦

齐景公嗜酒连喝七天七夜 晏子如何劝阻齐景公的?

齐景公嗜酒连喝七天七夜 晏子如何劝阻齐景公的?

晏子,齐景公

揭秘:秦始皇这么强 为什么秦朝却这么短命

揭秘:秦始皇这么强 为什么秦朝却这么短命

秦朝,秦始皇

京房:皇帝知道他是奸臣 但还是不愿意杀他

京房:皇帝知道他是奸臣 但还是不愿意杀他

汉朝,汉元帝,京房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王如何靠三次投降成就霸业?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