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法专题讲座: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英语Passive Voice)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以说明主语与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动词语态共有两种: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英语被动语态通常由“Be动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被动语态的时态变化只是改变Be的形式,过去分词部分不变;疑问式和否定式的变化也是如此。

在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得比汉语要多,而且很常见;虽然大多数英语句子都是使用主动语态,但被动语态也是极为重要的,许多中学课本乃至实际应用中都常常涉及到这个问题。一般说来,当强调动作承受者,不必说出执行者(也称施动者)或含糊不清的执行者时,多用被动语态。因此,被动语态中的动词通常是及物动词,而不及物动词、系动词和带有同源宾语的动词等一般都无被动形式。例如:

Paper is made from wood. [纸是由木材生产出来的。]

Calculator can't be used in the maths exam. [计算器不能用于数学考试。]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lab must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next month. [新实验室必须在下个月底前完工。]

A person who is truly honest is called a straight arrow. [直言不讳的人才是真正诚实的人。]

当被动语态要强调动作执行者时,可以由介词“by”引出的短语表示:

The patients are well looked after by the nurses in this hospital. [病人在这所医院里被护士们照料得很周到。]

被动语态和过去分词作表语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含义不同。被动语态强调动作,重点说明动作由谁完成、怎样完成;而过去分词作表语通常用来描写情景,叙述人或事物的特征及所处的状态。试比较:

The window is broken. [窗子破了。](系表结构)

The window is broken by him. [窗子被他打破了。](被动语态)

2. 用法不同。过去分词作表语时可以被 so、very、too等程度副词修饰,而被动语态则不能用so、very、too等修饰,而需用much,very much,so much,too much等修饰。试比较:

I was surprised to find his speech on such an interesting topic. [我惊讶地发现他关于如此有趣的话题的演讲。](系表结构)

I was so much surprised at the scene that I didn't know what to do. [我被那种场面搞得大吃一惊,不知所措。](被动语态)

需要注意的是,英语的被动语态有许多地方与汉语不同;那些汉语中有“被……”的短语往往不是被动语态,而是主动语态。还要注意的是,英语的被动语态往往由动作执行者“by”引出,而有用介词“by/on foot”步行(美国人有时用“by foot”)、“in carriage”(乘四轮马车)等。另外,还有假主动,真被动的十几个常用词的用法,以及“so heavy to carry”而不用“so heavy to be carried”等习惯用法。

此外,除了“Be动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被动语态外,“Get动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也可构成被动语态,用这种结构的句子侧重于动作结果而不是动作本身。如:The man got hurt on his way home. [那个男人在回家的路上受伤了。] How did the glass get broken? [杯子怎么破了?] 虽然不少英语语法书都认为Get-Passive不可用施动者,但我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1988年发表的“关于Get-Passive中的施动者问题”一文中却认为:Get-Passive可以用施动者,并给了许多实例。他指出:“Get动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的结构是否要用施动者,应该视上下文义、语言情境、句法结构及表情达意的需要而定。

文/唐小凤(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2023高中地理必修1知识点: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知识点 1. 大气受热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2. 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海...

高中地理

2023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地球的内外部结构

知识点 地球由外到内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位于地球的最内部。地幔介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地壳是指...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地球的内外部结构

2023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知识点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3高一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总结

知识点 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

高一地理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总结

2023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与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与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与同步训练:地球的运动

高中英语知识点:accept与receive的区别

receive通常指被动地“接到”或“收到”,而accept则指主动地“接受”。在表示“受到教育”和“接待客人”时只能用receive,不能用accept;而在表示“接受某条件”时只能用acc...

高中英语,知识点,accept,receive,区别

高中英语知识点:used to do和be used to doing的区别

used to do和be used to doing的区别是:意思不同、词性不同、用法不同。used to do意思为过去常常做某事(现在已经不做);be used to doing意思为习惯做某事。一、u...

高中英语,知识点,used to do和be used to doing的区别

高中英语知识点:十六种时态

十六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一般过去将来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将来进行时,过去将来进行时,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将来完成时,过去将来完...

高中英语,知识点,十六种时态

初高中英语衔接课程:音标 导学案

初高中英语衔接课程:音标 导学案

初高中英语衔接课程,音标,导学案

高中英语知识点:动词短语to do sth与doing sth语法区别

动词短语to do sth与doing sth语法区别 一、解释定义 To do sth与Doing sth的区别主要有后接词不同、用法不同等等。1. 含义上:To do sth的含义是指动作将要发生,具体的某一次动...

高中英语,知识点,动词短语to do sth与doing sth语法区别
新高考-高中学习-高中学习-高中英语语法专题讲座:被动语态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