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朱瞻基误国告诉我们:有文化的太监最可怕!

早些年初中语文课本中曾有一篇很有趣的文言文《促织》,文中提到了一位爱斗蛐蛐的皇帝,当年学习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位皇帝是谁,只觉得他是一个不务正业、不靠谱的坏皇帝。但随着知识地不断增长,后来知道,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年少时很优秀,不但聪明伶俐,还被朱棣认为“类己”,应该说他的残疾老爹朱高炽能够顺利从朱棣手中接过皇帝的接力棒,还真是借了儿子朱瞻基的光。当年,要不是大才子解缙那一句“好圣孙”响彻在朱棣耳边,也许,皇帝的接力棒就轮不到朱高炽,而很可能转移到他的弟弟朱高煦手中。

关于这哥俩的皇位之争,在明史中记载颇多。马上皇帝朱棣对残疾并肥胖的安静的大儿子朱高炽,很不喜欢,却喜欢勇武的朱高煦,多次起意要废长立幼,并且太监黄俨、淇国公丘福等人也力挺朱高煦,而朝中有一批文臣却有不少人支持朱高炽。一时之间,朱棣陷入困惑当中。正值朱棣左右为难之际,大才子谢缙脱口而出的“好圣孙”一词,一下子击中了朱棣的心坎儿,遂下定决心将皇位传于朱高炽。

可惜朱高炽的福运确实不够厚,他登上皇位,仅十个月就暴病而亡,及时向朱瞻基递上了皇帝接力棒。朱瞻基继位之初很英明地解决了两位叔叔的藩王不轨事件,消除了朱高煦和朱高燧等藩王的势力,开创了国内安定团结政治氛围。

朱瞻基重用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蹇义等贤臣,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注意节俭,致力于太平社会的建设。在他统治的十年中,国家户口与垦田逐渐增多,粮食产量增加,政府税收增多,官营民营手工业陆续发展,商业城市增多,东西南北商业流通畅快,海外贸易往来活跃。这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

作为太平天子的朱瞻基,唯一的爱好就是斗蟋蟀。继位后他曾经让各地采办上等蟋蟀来京,地方官员为了取悦宣宗,都变本加厉地下达任务,一度给百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朱瞻基也被百姓们称为“蟋蟀天子”。但所干的最大的坏事却不是这个,而是遗祸子孙的“培养太监处理政务”这件事。

就朱瞻基自身来讲并没有受到太监的过度干政影响,但他为太监开辟的“太监培训班”制度,使得他的后世深受太监“干政”之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宦官干政的危害认识很深刻,他不但用铁牌明确规定禁止宦官干政,甚至还规定宦官识字也不可以(这一点很高明,纯文盲的太监,再坏也干不出高明的坏事)。

但朱瞻基需要信得过的宦官去处理他大量的文件,这就需要这些宦官得有一点文化,纯文盲是干不了的。但可怕之处就在于此,有了一点文化的死太监,自然很难有治国理政的高手出现。报应也真快,朱瞻基培养的宦官王振,在几年之后,便把大明皇帝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送到了蒙古人那里当俘虏,几乎葬送了大明江山,多亏力挽狂澜的于谦,才避免了明朝的覆灭。好圣孙朱瞻基总体上算一个好皇帝,但他缺乏远见的不经意之举,却贻害子孙后代和千万黎民百余年,还真是打了不少折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少林寺对玄奘大师的诱惑:多次上奏请回少林寺

少林寺对玄奘大师的诱惑:多次上奏请回少林寺

少林寺,玄奘,西游,

齐国丞相晏婴一生清廉 曾执意不收齐景公送的黄金

齐国丞相晏婴一生清廉 曾执意不收齐景公送的黄金

晏婴,齐景公

历史上有那么多贪官 为什么却没有贪腐的皇帝?

历史上有那么多贪官 为什么却没有贪腐的皇帝?

历史上有那么多贪官 为什么却没有贪腐的皇帝?

孙坚阵斩华雄击败吕布进驻洛阳 吓得董卓来求和

孙坚阵斩华雄击败吕布进驻洛阳 吓得董卓来求和

三国,孙坚

诸葛亮死后阿斗刘禅靠演技做又了29年的皇帝

诸葛亮死后阿斗刘禅靠演技做又了29年的皇帝

诸葛亮,刘禅,三国

战至26人弹尽粮绝不放弃 大东汉的铁血英雄

战至26人弹尽粮绝不放弃 大东汉的铁血英雄

汉朝,耿恭,汉章帝

张良是什么样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张良是什么样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汉朝,张良,刘邦

齐景公嗜酒连喝七天七夜 晏子如何劝阻齐景公的?

齐景公嗜酒连喝七天七夜 晏子如何劝阻齐景公的?

晏子,齐景公

揭秘:秦始皇这么强 为什么秦朝却这么短命

揭秘:秦始皇这么强 为什么秦朝却这么短命

秦朝,秦始皇

京房:皇帝知道他是奸臣 但还是不愿意杀他

京房:皇帝知道他是奸臣 但还是不愿意杀他

汉朝,汉元帝,京房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昏君朱瞻基误国告诉我们:有文化的太监最可怕!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