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简介 唐朝右神策军都将西平郡王李晟生平

李晟(727年-793年)。唐洮州临潭人。字良器。初为边镇裨将,因战功升至右神策军都将,因平朱泚之乱,被封为西平郡王。

祖父李思恭,父为李钦,世代在陇右为中下军官。李钦在李晟出生数年后就过世了。李晟对母亲相当孝顺,个性雄烈,有才干,善常骑马射箭,武艺不凡,十八岁时便投身军旅。史载李晟“身长六尺,勇敢绝伦”[1]。

又李晟奉旨立五庙,当是时,“一门荷宠于圣朝。四代追荣于幽穸”。庙成之日,正议大夫行尚书工部侍郎赐紫金鱼袋张彧撰《忠武先庙碑记》,李彝篆额。

唐代建中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发动叛乱,围攻襄城。唐德宗调动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前去增援,哪知姚令言却带五千人马前来长安要求犒赏,随即倒戈并推举刚被削权的太尉朱泚为头领。德宗一时情急,带同妃子、王子和公主逃到奉天。

随后,朱泚自称大秦皇帝,进攻奉天。幸好在前郭子仪的手下大将浑瑊的统领下,反贼朱泚久未能攻下,而同时,两支分别由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和神策将军李晟率领的兵马前来支援,朱泚眼见如此,也只有退兵长安再作打算。李晟乘胜追击进军长安,可是,到达城外竟然发现李怀光因被离间而和应朱泚,在被前后夹攻的危急情况下,李晟临危未乱,挂著忠义之师的旗帜,不少长安城外的唐军都前来增援,睁眼间,将士士气高涨,李怀光见势色不对逃到河中。李晟爱民,不愿在长安城内打巷战,所以决定从城北直接攻入皇宫,当了仅仅六个月的大秦重帝朱泚不敌慌忙逃走,在甘肃彭原为亲信所杀。而叛将李怀光在浑瑊等将的追击下自缢而死,自称楚皇帝的李希烈则于贞元二年(786年)被手下所杀。

收复长安的李晟军队,军纪严明,深得长安居民爱护。德宗得知长安被收复,乐极而泣道:“天生李晟,以为社稷,非为朕也。”又册封李晟为西平郡王,拜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并把其画像挂放于凌烟阁内太宗旧臣侧。李晟兵权过大,引起德宗猜忌,便将李晟的兵权削夺,转职太尉、中书令。贞元九年(793年),李晟病逝,享年六十七岁,谥号忠武,赠太师,其后代多有居显要者。唐僖宗期间,朝廷又编辑《兴元圣功录》记载其功绩。《新唐书》、《旧唐书》有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施琅简介 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生平

施琅简介 明末清初军事家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生平

施琅,清朝,军事家

陆羽简介 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家和鉴赏家陆羽生平

陆羽简介 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家和鉴赏家陆羽生平

陆羽,唐朝,茶文化家

张九龄简介 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张九龄生平

张九龄简介 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张九龄生平

张九龄,唐朝,唐朝丞相

朱祁镇简介 明朝时期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生平

朱祁镇简介 明朝时期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生平

朱祁镇,明朝,明英宗

李晟简介 唐朝右神策军都将西平郡王李晟生平

李晟简介 唐朝右神策军都将西平郡王李晟生平

李晟,唐朝,唐朝名将

苻登简介 十六国时期前秦太宗高皇帝苻登生平

苻登简介 十六国时期前秦太宗高皇帝苻登生平

苻登,晋朝,前秦皇帝

王涛简介 唐朝医学家名医王珪的孙子王涛生平

王涛简介 唐朝医学家名医王珪的孙子王涛生平

王涛,唐朝,医学家

多铎简介 清初时传奇名将镶白旗主十王多铎生平

多铎简介 清初时传奇名将镶白旗主十王多铎生平

多铎,清朝,清朝名将

杨炫之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散文家杨炫之生平

杨炫之简介 南北朝时期北魏散文家杨炫之生平

杨炫之,南北朝,散文家

韩休简介 唐朝大臣工部侍郎尚书右丞韩休生平

韩休简介 唐朝大臣工部侍郎尚书右丞韩休生平

韩休,唐朝,唐朝大臣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李晟简介 唐朝右神策军都将西平郡王李晟生平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