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李陵:李陵,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74年,出生于甘肃天水市秦安县,是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作为西汉名将之后,李陵因战败而投降于匈奴后被汉朝诛其三族。李陵的一生充满了国仇家恨,而世人对于他的评价也是存在着各种争议。接下来就由小编来揭秘下历史上的李陵。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因受祖先荫庇,虽然寸功未立,却自幼便受封为侍中。由于他是将门之后,所以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是他大力提拔的五名后起之秀之一,弱冠之年就被加封为“骑都尉”,统军五千,在酒泉、张掖驻防。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军攻匈奴,李陵奉命引所部“为贰师将辎重”,也就是负责为李广利的主力运送辎重。但李陵建功心切,不屑于担任后勤工作,便上奏汉武帝:“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意思是自己麾下士卒战斗力强悍,用来保护运输队实在是大材小用,要求自出一军,在侧翼配合李广利作战。刘彻起初没有答应他:“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毋骑予女。”意思是,怎么现在谁都想做主将,而不愿意辅助别人作战?我没有多余的马匹给你出征。其实汉武帝的话里已经委婉表示了对李陵不安分的不满,毕竟打仗讲究团队合作,总要有人在后方默默付出。李陵不肯去运辎重,皇帝就必须再委派其他人去,若人人像李陵般不安分,不肯做绿叶,只想立功升官,大出风头,这仗就没法打了。但李陵看了汉武帝的回书后,却坚持自己的愿望:“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意思是,我麾下很强,没马也无所谓,照样可以以步破骑,以少胜多,孤军深入到匈奴首领的王庭处,将其踏平。言外之意是,你一定要给我这个机会,不能埋没我这个人才,我马匹援兵啥都不要,就凭麾下五千步兵就能打胜。
由于汉武帝本人也是个好大喜功,喜欢赌博冒险之辈;再加上被李陵挤兑得没办法,有些赌气;李陵又是他的爱将,恃宠几次要求,不便不给这个面子,便答应了李陵的出兵请求,还“诏强弩都尉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也就是让路博德在后方接应李陵。
路博德此人是沙场宿将,深通兵略,之前曾领兵平定了南越王叛乱,并在历史上第一次把海南岛纳入中原统治。他所辖的仁义之师深得越人敬仰,由于路博德被封为“伏波将军”,越境处处都是百姓纪念他的“伏波庙”,至今南方仍有不少地方供奉伏波将军。平南越后,路博德又在北御匈奴的战争中屡立大功。汉武帝此次让他做李陵的副手,足见对李陵的重视和扶持之心。一些人谣传汉武帝厌恶李陵,有意坑害他,这完全是说不过去地。李陵一生从无显赫军功,唯一的一次小功就是带着八百骑到大漠转了一圈,也并未做战。他能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统领大军,被汉武帝赏识重用,给予建功立业的机会,完全是因为他将门子孙的身份。那个在他投降前力战而死的副将韩延年是大汉朝的前符离侯,地位颇高,却仍是他的下属,由此也能看出汉武帝对李陵的器重和关照。也正是因为汉武帝对他相当不错,几次破格提拔,所以在得知他降敌后,才会非常恼怒。他不仅辜负了汉武帝的信任,更显得其毫无识人之明。
汉武帝同意李陵出兵后,强弩都尉路博德却反对李陵的这个计划。他提出了另一个方案:“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臣愿留陵至春,俱将酒泉、张掖骑各五千人并击东西浚稽,可必擒也。”也就是希望等到明年春天时机更有利时再出击。实事求是地说,路博德提出的计划才是稳妥且明智地,比李陵的冒险计划强得多。不过路博德也未尝就没有私心,撰史者认为是“博德故伏波将军,亦羞为陵后拒”,这也不无可能。路博德的资历比李陵老得多,自然不愿做一个毛头小子的副手,自己只负责接应,把大功都让对方得去。既然李陵能拒绝给李广利当绿叶,他自然也不甘心为李陵当垫脚石。当然,撰史者也可能是在以小人之心度路博德之腹,因为单纯地从军事角度考虑,李陵的军事冒险计划也不可能得到大部分将领的赞同,李陵冒险是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路博德反对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士卒安危的负责,出于公心不同意李陵的计划也完全合情合理。
李陵军覆没后,汉武帝曾说过一句“陵当发出塞,乃诏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一些人据此指责路博德嫉贤妒能,有意违抗诏旨不援李陵,造成李陵箭尽援绝被俘,这是错误的认知。在路博德上奏反对李陵的计划后,汉武帝并没有坚持要他负责在居延接应李陵,而是改派他自西河独立出击,用多增一路进攻来配合李陵和李广利。李陵部被围歼时,路博德与他相距近千里,根本就不该为李陵军覆没负任何责任。李陵在出兵前,是知道整体战局部署地,也知道路博德就不在居延,而居延守军有限,身负守关要职,也不敢轻出……所以李陵全军覆没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利欲熏心,根本怪不得别人不来援助。
李陵自引所部出师,深入到浚稽山,遇匈奴军,五千步兵对十一万铁骑,不敌。且战且退八日,沿途杀伤匈奴万余人,汉军剩三千余。当退到距居延要塞百里处时,李陵军箭尽兵疲,渐渐无力支撑。李陵治军松懈,军纪涣散,远征在外时,军中竟然还带着数车“妻妇”,士兵在行军中亦不忘在车中与女人鬼混。李陵平日对此睁一眼闭一眼,但此时为减轻行军拖累,于是将这些女子“搜得,皆剑斩之。”
之后李陵继续率部突围,由于箭矢不足,汉军在匈奴铁骑反复冲击下伤亡惨重,渐趋崩溃,不得不放弃继续退却,在小坡上固守。李陵叹道:“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他说的这“数十矢”,应该是每人再有数十支箭。此地离居延不过百里,如果箭矢足够,或许真能逃回居延。可惜原本放箭矢的车辆装了女子,成了风月之所,李陵军最终未能逃出生天。
眼见大势已去,手下军吏劝他独自逃走,李陵慷慨道:“公止!吾不死,非壮士也。”随后令部下各自分散逃命,他带着韩延年和十余从者,骑马逃向居延关,希望能杀出重围。但逃不多久便被追兵赶上,副将韩延年力战而死,李陵眼看脱逃无望,自知只能在死和降中选择其一,便仰天叹道:“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