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版本的变迁一共有哪些

《鹿鼎记》是香港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创作于1969年-1972年间,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讲述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

人物形象

韦小宝

韦小宝是扬州妓院丽春院中,一个年华老去的妓女的儿子,不知父亲是谁,自小在市井中长大的小流氓、小无赖。在童年时,就学会了一切求活、求生存、求饱的方法。在他的心目中,适应环境,如何使自己更好活下去,是最主要的目标。

韦小宝几乎什么坏事都做,从赌钱骗人,酒不厌迷眼,偷、拐、骗,无所不精,而且做得心安理得。他最大的优点是:懂得如何对付周围的人。

韦小宝这个人物,是完全反英雄的。传统观念上的英雄人物的作为,在他的身上,很难找得到。然而,他却是众人心目中的英雄,这样的人物,以前未曾在任何小说中出现过。他撕破了许多假面具,破坏了许多假道学,扬弃了许多假仁义。韦小宝是自由自在的典型、是至情至性的典型、是绝不虚伪的典型。

韦小宝出身在妓院,他从小就学会了用妓院的标准去看待一切环境,看待一切人事,比如他糊里糊涂地就从扬州妓院来到了北京皇宫里面,他不知道这是皇宫,他放眼一看,“啊,好大一座院子”,一开始让人看来捧腹大笑,以为他没有知识,但这背后有着金庸深刻的讽刺。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样一个不学有术、见风使舵、溜须拍马的韦小宝路路通。很多人认为这是赞扬韦小宝,如果认真分析,这不是赞扬,这恰恰是对中国社会的讽刺,此中蕴涵了对中国社会体制和国民性的深刻批判。

《鹿鼎记》的结尾非常妙,搞不清楚韦小宝是哪一族人,汉、满、蒙、回、藏都可能,这寓意着韦小宝是中华民族的后代,是中国人的代表。

韦小宝和阿Q形象的相通相连,是学术界讨论过的。金庸后来也多次讲到韦小宝和阿Q形象的关系,他说过:“写作这部书时,经常想起鲁迅的《阿Q正传》所强调的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

康熙帝

康熙是《鹿鼎记》的又一个主人公,有人甚至说他是“真正的主人公”。康熙和韦小宝这两个形象可以对比来看。在《鹿鼎记》中,康熙作为满族皇帝的形象,比以前小说中的异族皇帝的形象又有了进展,塑造得非常成功。这个康熙是精明强干、宽厚仁慈,基本上是当成一个正面的英雄来写的。康熙和韦小宝之间的关系写得非常复杂,不是简单的君臣关系,也不是简单的敌我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兄弟关系,都有。两个人谁都不知道彼此真实的身份的时候,两个赤裸裸的生命在一起的时候,产生了真挚的友谊。两个小孩,你不知道我是混进来的假太监,我不知道你是皇帝,两个人就打架、摔跤,毫无顾忌,打伤就打伤,打疼就打疼,产生了真实的友谊。那个时候,他们一个叫小桂子,一个叫小玄子。这个友谊持续了他们的终生,他们后来不论产生了多么紧张的敌对关系,韦小宝犯下滔天大罪,以致康熙要杀他的时候,都想起他们少年时候的友谊。有一次眼看康熙就要大怒了,韦小宝赶快跪下,他跪下并没有说“臣罪该万死”之类的话,他说的非常巧妙,他说:“小桂子投降,请小玄子饶命!”(第四十三回)这一句话就打动了康熙的心,一下子又回到那个少年的时代,他怎么忍心杀掉少年时代的朋友呢。而对康熙这样一个皇帝来说,他没有朋友,当皇帝的人是没有朋友的,越精明强干的人,就越没有朋友,他唯一的朋友就是小时候和他一起无拘无束地摔跤的小桂子,人的真性情就在这一刹那流露出来了,于是他就饶恕了韦小宝。

小桂子和小玄子,其实又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人,韦小宝和康熙其实是一个人,是一个人的两面。虽然康熙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君主,其实他心里很羡慕韦小宝,因为他不自由,韦小宝比他自由得多,他很羡慕韦小宝能够随便地说粗话脏话,韦小宝张口就“他妈的”,康熙作为一个皇帝不能说“他妈的”,他很盼着韦小宝来,韦小宝一来,他们就可以大声地说“他妈的”。康熙遇到韦小宝时,是一种人性的解放。所以他几次不杀韦小宝,也有自己的动机。他愿意把韦小宝放出去,看看韦小宝到底能做什么事,因为他相信自己比韦小宝强。小时候两个人打架,韦小宝是打不过他的,他学了正宗的武功。他认为韦小宝能做到的事,他玄烨也能做到。他看着韦小宝走出皇宫,等于是看着另一个自己走出去,意思是“假如我能够这样的话,我比他还强”。所以韦小宝实际是康熙的另一面。反过来,康熙也是韦小宝的另一面。

其他人物

陈近南:天地会总舵主,韦小宝的师父。

苏荃、方怡、双儿、阿珂、沐剑屏、建宁公主、曾柔:韦小宝的七个老婆。

鳌拜、明珠索额图、多隆、施琅:清朝大臣。

胡德第、风际中、无根道人、吴六奇:天地会头目。

洪安通、胖头陀、瘦头陀、毛东珠、陆高轩:神龙教头目。

郑克塽、冯锡范:台湾明郑政权人物。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鹿鼎记》小说故事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主人公韦小宝除了和天地会、神龙教、王屋派等江湖团体有交往之外,还和康熙年间的各种大事都有交集,有的还甚至是参与者。他也与康熙年间的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康熙帝、鳌拜、索额图、吴三桂、陈圆圆等打过交道,甚至诸如顺治帝、李自成等有着生死之谜的人物有交集。韦小宝从进入清朝官场,摸爬滚打数年,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官场哲学。他市井无赖出身,大字不识几个,有的时候处理事情完全靠自己耍无赖达成,其中也暗合了官场的生存之道,有的情况下是会给严肃的官场带来一种新鲜的感觉。纵观整部《鹿鼎记》,尤其是韦小宝与多隆、索额图、康亲王、施琅等人的交往过程确实有种“官场现形记”的味道。

《鹿鼎记》中韦小宝这一反侠形象,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国民性的特点,倾注着金庸对中国国民性批判;康熙的形象作为韦小宝形象的补充,概括了中国文化中的另外一面。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认为,《鹿鼎记》在思想深度上,也许还赶不上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但因为它是长篇小说,篇幅广大,在广度上是有过之的。从文化价值上看,韦小宝是中国20世纪仅次于阿Q的最光辉的文学形象,他的价值是可以跟阿Q相比的。韦小宝这个形象非常具有讽刺意味。在小说的后半部分,金庸又一次把历史与艺术衔接起来。他写到中国历史上几个真实的大学者,有顾炎武、黄宗羲等人,这几个人居然要拥戴韦小宝做皇帝。这个情节可以跟《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要策反乾隆一比。红花会之所以策反乾隆,是因为他们认为乾隆是汉人,汉族人不能做他们的皇帝,乾隆应该为汉人效劳,和汉人团结在一起,推翻满清统治。《鹿鼎记》与这部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顾炎武这些人之所以拥戴韦小宝做皇帝,也是因为他们觉得韦小宝是个汉人(他们连韦小宝是不是汉人还没有搞清楚),他们觉得只要是汉人,就比满人统治得好。《鹿鼎记》中,韦小宝和康熙相比,谁做皇帝更好,这是明摆着的。金庸在这里狠狠地讽刺了中国汉族的大知识分子,这些人如此有学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却做出这样的决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来。这个情节当然是虚构的,但其本质是真实的。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有一大群知识分子拥戴一个流氓人物做皇帝。《鹿鼎记》借韦小宝的言行淡化了传统武侠小说对民族问题的界定,完善与发展了中华传统的“民族大同”观念。

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是集大成的。第一,非常现实,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即使在康乾盛世仍然是一片昏暗。历史学家所说的太平盛世,在鲁迅先生看来,不过是“做稳了奴隶”而已。金庸就用他的《鹿鼎记》写出了一个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仍然是一片昏暗,官场腐败,一样的到处杀人,到处充满了不公正、不公平。第二,这部小说另一方面又是很浪漫的。主人公韦小宝走遍大江南北,从扬州妓院走到北京,走到神龙岛,走到云南,走到吴三桂那里,甚至还走到了俄罗斯,策动了俄罗斯历史上一场重大的政变,还参加了《尼布楚条约》的签订,韦小宝影响了中国的历史,韦小宝居然成了民族英雄。而且根据韦小宝的性格,《尼布楚条约》和雅克萨之战只有他这样的人能够取得成功。当时非常蛮横无理的俄罗斯强盗只有韦小宝这种同样蛮横无理的人才能够对付,用无赖的手法对付无赖,这也是很辩证的。这部小说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浪漫主义,而且语言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名家点评

倪匡:《鹿鼎记》可以视为金庸创作的最高峰、最顶点。

严家炎:《鹿鼎记》就是现代主义,它是武侠小说里边的一种现代主义,可以说是很特别的。

陈墨:有点武,有点侠,像是史,像是奇,是谓“四不像”,正是《鹿鼎记》的独创,亦正是《鹿鼎记》的精妙之诀。

版本变迁

国内版本

金庸《鹿鼎记》于1969年10月24日开始在《明报》连载,到1972年9月23日刊完,原版《鹿鼎记》也就是《明报》连载时的内容。在1981年以前,原版《鹿鼎记》在港台都未曾正式发行成册。

台湾出的翻版《鹿鼎记》,是截止2010年所看到的最早版本,是由南琪出版社于1977年出版,书名改成《神武门》,共出了三十二集,每集三章,每章皆有四个字的章目,此章目疑为出版社自订的,因后来出版的修订版《鹿鼎记》中,仅有回目而无章目。而作者则用“司马翎”之名而非金庸,书中人名只将“小桂子”改成“小柱子”,“韦小宝”改成“任大同”,“韦春花”改成“任春花”,其余人名未变。但《神武门》三十二集只是前半部《鹿鼎记》,而后半部《鹿鼎记》则以《小白龙》为书名,为《神武门》之续集。1979年5月,南琪出版社出版了《小白龙》六册,为完整版的原版《鹿鼎记》,将早先的《神武门》和《小白龙》合称为《小白龙》,六册中之上、中、下三册为原来的《神武门》,续上、续中、续下三册则是早先的《小白龙》,六册之《小白龙》和早先的《神武门》、《小白龙》相较,保留了原来的分章,而将四个字的章目删除了,第几章的字样也删除了,只保留分章的数字,全书共分为九十三章。修订版《鹿鼎记》在台湾由远景出版社取得版权,于1981年9月初版发行,其后远景将版权转让给远流出版社,远景、远流二版内容相同。

金庸修订旧作,自1970年3月开始,到1980年中结束,用十年的时间来修改其十五部武侠小说。相较于修改得较多的作品,如原书十分之六七的句子都改写过的《雪山飞狐》,《鹿鼎记》算是改动得最少的。

原版中韦小宝不但会武功,而且金庸初期曾试图将韦小宝塑造成一位武功高强的武林奇才,此一企图显然仍未脱以往所写的小说的思考架构--一个平凡人由于机缘巧合而逐步的成为一位武林高手。后来由于将韦小宝的个性写成了不适于习武,只好顺其个性来发展情节,而成了不会武功的韦小宝,于是金庸在后来修订出书时,就将韦小宝先前所会的武功全废了,只保留半吊子“救命六招”救命,四不像“神行百变”逃命。修订版《鹿鼎记》还有些细节改动,如原版中其实出现了两件护体宝衣,一件是韦小宝抄家抄到的,一件是顺治传给康熙的,当康熙揭穿小宝宝衣是盗的时,也亮出了自己身上穿的那件,并在后面说虽说有宝衣护体(五台山),但若刺客刺的是头,没有韦小宝保护自己也必死无疑。而在修订版中改为了一件,也就是只有韦小宝从鳌拜府抄家盗得的宝衣,后被康熙恩威并济赐予韦小宝。

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2002年底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社。

世纪新修版中,由于读者强烈反对金庸修改结局(韦小宝结局悲惨),所以总体上内容没有太多修改,更正了一些修订版中的叙述、官阶、年龄等错误。

国外译本

英国汉学家闵福德翻译的《鹿鼎记》,共三卷,牛津大学出版社分别于1997年、1999年和2002年推出,第一卷曾作为1998年全球最畅销书之一收入《泰晤士文学副刊·国际文学》年鉴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水浒传小说角色白秀英简介角色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水浒传小说角色白秀英简介 角色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水浒传,白秀英

当年火云邪神随口说了一句话竟然能火遍全国

当年火云邪神随口说了一句话 竟然能火遍全国

火云邪神,功夫

令狐冲和杨过谁比较厉害?令狐冲和杨过据说是同门?

令狐冲和杨过谁比较厉害?令狐冲和杨过据说是同门?

令狐冲,杨过

令狐冲和任盈盈归隐后去了哪里?风清扬当年为什么归隐?

令狐冲和任盈盈归隐后去了哪里?风清扬当年为什么归隐?

笑傲江湖

韦小宝七个老婆,为何最爱双儿?

韦小宝七个老婆,为何最爱双儿?

双儿,韦小宝

盘点《鹿鼎记》中双儿的三个扮演者,最喜欢的非他莫属

盘点《鹿鼎记》中双儿的三个扮演者,最喜欢的非他莫属

双儿,鹿鼎记

任我行以一敌三有胜算吗?明知不敌为何还要对抗?

任我行以一敌三有胜算吗?明知不敌为何还要对抗?

笑傲江湖

小昭真的能当上波斯明教的教主吗?小昭回波斯之后发生了什么?

小昭真的能当上波斯明教的教主吗?小昭回波斯之后发生了什么?

倚天屠龙记

灭绝师太的武功水平在什么段位?为什么灭绝师太宁死也不接受张无忌的帮助?

灭绝师太的武功水平在什么段位?为什么灭绝师太宁死也不接受张无忌的帮助?

倚天屠龙记

西游记中镇元子的地位如何?蟠桃为什么大会不请他?

西游记中镇元子的地位如何?蟠桃为什么大会不请他?

西游记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鹿鼎记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样的版本的变迁一共有哪些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