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凤雏落坡死加速三足鼎立?

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东汉末年荆州襄阳人(湖北襄阳人)。他跟诸葛亮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的角色。

老实说,凤雏在《三国演义》里出场比卧龙早。但是一般人可能只记住了《檀溪跃马》那集中,刘备落荒而逃后遇水镜先生(司马德操)时的个精彩桥段。司马徽用手蘸着酒水写下龙凤二字,人后说:“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这么响亮的广告口号,顿时惊到了刘备:“卧龙凤雏何人也?”(刘备还以为卧龙凤雏是一个人)细细研究刘备的神态和他的追问,我当时满脑子问号。这么牛的两个世外高人,当时怎么没入袁绍、曹操、孙权等人的法眼?荆州之主刘表也没近水楼台先得月?

纵观《三国演义》,卧龙诸葛亮是个隐士,也是个心机婊。他宁可躬耕于南阳而不入世大家都能理解,他不满足于靠动嘴皮子献计谋获得厚禄,他深谙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必须掌握决断权。也就是说,他不想做个打工仔,他要做共创大业的合伙人。而麾下有众多谋士的曹操和孙权给不了他这个待遇。

(题外话)赤壁之战后,关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后,诸葛亮以军令状为借口,迫使张飞、赵云、刘备一一下跪求情,最后高傲的关羽也下跪认错。印象中,关羽很少下跪拜谢,刘关张结义算一次,曹操送他赤兔算一次。如果放在曹孙那里,诸葛亮怕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相反还会被其他谋士挤兑。

而庞统在剧中则是一个参加过曹操(诸葛亮已经让曹操吃亏多次,也听闻卧龙凤雏的名号,采纳连环计)、孙权和刘备面试,两次因长相丑陋和行为张狂(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被刷下来的求职者。主动入世的庞统屡遭挫折,最终只好退而求其次(刘备处做县令)。只要有人提供平台他就去干,至于干大事必备的条件,他都没敢谈。或许,这注定了凤雏庞统至死都没干出卧龙的成就。

当然了,庞统应该是有才的,不然他不会在孙权和刘备面前都自恃清高。可惜刘备和孙权都算不上明主,他们心里一个有诸葛、一个有公瑾,悲催的庞统两次事与愿违。

(二)谋士庞统:成也名声死也名声

庞统在整部《三国演义》里是个被名声所累的人,最后也因为名声而死。

作为水镜先生最喜欢的朋友,被水镜先生“呼之为弟”的庞统直到赤壁之战才正式露面。此时的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已经让曹操大为恼火,在东吴也因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在江湖上打响了品牌。

而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得逞,依然依赖的是其名声。其实连环计并不高明,曹操手下的武将和谋臣都看出弊端,劝曹操要谨防火攻。而此计得逞全仗凤雏的江湖名声。

庞统第二次出镜则在周瑜死后,在鲁肃的举荐下,孙权见了庞统。但是,孙权并不喜欢他,认为他是狂士。再然后就是在荆州见了刘备,却并未受到待见,被安排做了耒阳知县。后来诸葛亮回来,他的凤雏身份才被刘备知晓,并被委以重任。

然而,电视剧里并没有凤雏先生建立功业的案例。唯一的一次就是刘备接受张松献图入川时,他以军师之职随同。这也是他难得的大展雄才的机会,于是他急功冒进了。甚至诸葛亮给刘备写信谏阻,他认为是诸葛亮怕他独占入川功劳。

被张任射杀于落凤坡,凤雏庞统时年36岁。至死他还声泪俱下地感恩生遇明主刘备,连赞刘备的的卢是“多好的白马”。而事实上,的卢是一匹妨主之马,这一点庞统竟然不知?徐庶、蒯越等都知道,庞统如果不知道,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除非他真的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了,那么他在情报收集方面跟诸葛亮就有差距了。

庞统之死,不论是的卢妨主也好,还是落凤坡宿命论?是天意还是祸由自取,这个不好妄下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对于凤雏庞统的早逝,笔者认为他是死在名声上。他临终前的反省已经说了,“贪功致败”,而所贪之功是与卧龙凤雏名号起名之功。

笔者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个苦命的求职者,最终混成了什么职位。从电视剧中战时的那场还算宏大的葬礼来看,庞统得到了厚葬,他的最终官阶也定格在了中郎将副军师上了。

最后再说说“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其实,庞统死后,再回过头来看司马徽说的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顿时觉得这是个大包袱。刘备得此二人后,事业并没有飞黄腾达,相反倒是平平淡淡。自从庞统去世后,在诸葛亮的精心辅佐下,天下三分的鼎足之势得以形成。

不难看出,诸葛亮和庞统的性格和行事风格迥异,二者不是互补的,甚至是相抵触的。如果庞统还活着,并在入川中建立丰功伟绩,以他的性格肯定会和诸葛亮暗自较劲,最后形成内耗。诸葛亮在总领军务时也会投鼠忌器,难以充分施展谋略。这一点,在诸葛亮和马良商量如何谏阻刘备和庞统入川时已有体现,最后不得已采用托词天象不利。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司马徽的意思应该是二人中只得一个才能安天下,而不是两个人中得到任何一个就可以安天下,得到两个就会加速安天下。

(三)活在《三国演义》片段里的庞统

玄德曰:“汝师何人也?”牧童曰: “吾师覆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人也。道号水镜先生。”玄德曰:“汝师与谁为友?”小童曰:“与襄阳庞德公、庞统为友。”玄德曰:“庞德公乃庞统何人?”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师父五岁。一日,我师父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

庞统其人的真正出现则要到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中了。第五十七回,鲁肃送公瑾的灵柩回芜湖,向孙权推荐了庞统。

鲁肃曰:愿举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现在江南,何不重用?权闻言大喜,便问此人姓名。肃曰:此人乃襄阳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权曰:孤亦闻其名久矣。今既在此,可即请来相见。于是鲁肃邀请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权平生最喜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既厌其貌,又怪其言。乃谓统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统长叹一声而出。鲁肃曰:主公何不用庞士元?权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肃曰: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权曰: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从之功也,吾誓不用之。鲁肃出谓庞统曰:非肃不荐足下,奈吴侯不肯用公。公且耐心。统低头长叹不语。肃曰:公莫非无意于吴中乎?统不答。肃曰:公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统曰:吾欲投曹操去也。肃曰: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荆州投刘皇叔,必然重用。统曰:统意实欲如此,前言戏耳。肃曰:“某当作书奉荐,公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统曰:“此某平生之素志也。”乃求肃书,径往荆州来见玄德。——《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剑神卓不凡简介

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剑神卓不凡简介

卓不凡,金庸,剑神

张生为什么要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原因是什么?

张生为什么要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原因是什么?

崔莺莺,唐朝

《红楼梦》中,道破了司棋和潘又安之间真实的关系

《红楼梦》中,道破了司棋和潘又安之间真实的关系

潘又安,司棋

天龙中剑神卓不凡为什么名声很大,出场华丽,却又这么不堪一击呢?

天龙中剑神卓不凡为什么名声很大,出场华丽,却又这么不堪一击呢?

剑神,卓不凡

《风云》断浪的破神诀有多厉害?

《风云》断浪的破神诀有多厉害?

断浪,风云

历史上真正的倚天剑不仅仅是用来装饰着玩玩的普通佩剑

历史上真正的倚天剑 不仅仅是用来装饰着玩玩的普通佩剑

倚天剑,金庸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展家二小姐展红绫简介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展家二小姐展红绫简介

展红绫

《风云》断浪一生中的五个靠山,每一个都死的很惨

《风云》断浪一生中的五个靠山,每一个都死的很惨

《风云》断浪一生中的五个靠山,每一个都死的很惨

彭莹玉武功地位不如杨逍、张无忌,但是见识和胸怀远在两人之上!

彭莹玉武功地位不如杨逍、张无忌,但是见识和胸怀远在两人之上!

彭莹玉

长篇武侠小说连城诀简介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长篇武侠小说连城诀简介 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金庸,连城诀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三国演义》中:凤雏落坡死加速三足鼎立?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