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诀人物介绍及作品鉴赏该作品的武功设定和艺术特色是什么样的

《连城诀》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最初在1963年刊载于《明报》和新加坡《南洋商报》合办送的《东南亚周刊》,书名本做《素心剑》。

人物介绍

狄云

“铁锁横江”戚长发的弟子,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铺乡下长大,憨厚,朴实,无心却执拗,与师妹戚芳青梅竹马。他从戚长发那里学得几招“躺尸剑法”,在万府做客时又从师叔“陆地神龙”言达平那里学得“刺肩式”、“耳光式”、“去剑式”三招,后来从丁典那里学得《神照经》,最后从血刀恶僧处得到《血刀秘笈》练成绝世武功。他无意中卷入万、戚同门师兄弟因利害冲突而勾心斗角的漩涡;又因自己憨直傻气,缺少机变,胜万门八徒后,招来弥天大祸:师父不知去向,他自己则遭万家诬陷,打入死囚牢中,受尽人间难以想像的苦楚与折磨。在得知师妹嫁与万圭,一切希望破灭之后,决心一死了之,幸被狱友丁典所救。好不容易逃出监狱,躲开万门师徒之迫害,又侥幸未做宝象充饥之物。因身着宝象僧衣,被误认为“血刀恶僧”,要他代之受过。后落入血刀门与江湖上其他门派的争斗。

水笙

“铃剑双侠”之一,“冷月剑”水岱的女儿。活泼美丽,娇惯任性,脸色微黑,相貌极为俏丽,正直善良。狄云因身着僧衣,被她误认为“血刀恶僧”。她疾恶如仇,纵马踹断了狄云的腿。她最初就把狄云当作恶棍,始终担心被其奸杀。血刀老祖为摆脱江湖门派的围追,把她掳为人质。在优裕环境中长大的水笙多少有点不通世故。她眼睁睁地看着父亲与他的两个好兄弟悲壮地死去,短短数日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雪谷的日子里,她和狄云由误解、戒备到和解,对狄云的认识逐渐转变,好感渐生,明是澄清误会,暗却种下情苗,只是他们自己还未意识到,尽管一个还想着师妹,一个惦记着表哥。水笙拆了自己的衣服,用衣线串起一根根羽毛,织成一件羽衣,表达了一个女孩对男人说不尽的情意。狄云虽没穿这件羽衣,甚至还踩了几脚,踢进洞里,却将羽衣深深地嵌进了心里边。

丁典

荆门人,出生于武林世家。形貌粗鲁,却风流倜傥,义薄云天。在三斗坪救了“铁骨墨萼”梅念笙,得《神照经》及“连城诀”。在汉口菊花会展与凌霜华一见钟情,并陷入热恋,因门第之殊异而不被凌退思接受。遭暗算,被囚在荆州大牢。丁典为了存续与凌府千金的情缘,甘愿每月惨遭一次毒打。而凌霜华则天天摆一盆花,放在丁典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丁典缘情进了大牢,凌霜华为情自毁了花容月貌。逃狱后丁典闻知情意深重的凌妹妹死了,前去探望,不料又上当中“金波旬花”剧毒。他对狄云说:“兄弟,别说我中毒无药可治,就是医得好,我也不治。”他为的是死了便可以去与情人相会。丁典终为爱情而殉身。

陆天抒

“落花流水”四侠之一,号“仁义陆大刀”。此人身形魁梧,白须飘飘,形貌威猛,一柄厚背方头鬼头刀使得神出鬼没。他一来年纪最大。二来在江湖上人缘极好,因此排名为“南四奇”之首。他性如烈火,对伤风败俗、卑鄙不义之行最为恼恨。与众江湖豪杰围追血刀老祖时,在雪谷由于血刀老祖深谙雪性,在厚雪层中挖洞制造氧库。每逢呼吸困难,便探头到洞中吸几口气,而陆天抒不懂窍门,憋得慌时窜到雪上吸气,因而下体便被血刀僧连砍三刀。一代英豪葬身雪谷,不幸遗体又被花铁干吃掉。

花铁干

“南四奇”“落花流水”之一,江西鹰爪铁枪门的掌门。人称“中平无敌”,以“中平枪”享誉武林,身怀“岳家散手”。在雪山谷误杀义弟刘乘风,因而心神大受激荡,平生英雄豪气霎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沮丧、惊吓、受不了血刀老祖的心理战,终使这位名门掌门精神崩溃,跪地求饶,屈膝投降。此后,他又欺凌弱者,遮掩丑行,成为罪不可赦的人物,由一代大侠沦为小人。在被困于雪谷的数月间,他真愧对生死之交,寝其(结拜兄弟)皮而食其(结拜兄弟)肉,人性之恶全部显露。日后花铁干终究心下不安,时时怕陆天抒和刘乘风的鬼魂来找他算账。因贪图天宁寺“大宝藏”而在佛像背后与一群江湖豪客变成了野兽,抢夺中让珠宝上的毒药送掉性命。

水岱

“落花流水”四大高手之一,外号“冷月剑”,水笙之父,汪啸风的舅父。此人白须如银,相貌俊雅,豪爽正气。极疼爱女儿,女儿被掳为人质,与众江湖豪杰围追血刀老祖,在雪谷与血刀老祖展开恶战,遭血刀老祖所挖雪井机关的暗算而被斩去双腿。面对为自己丧命的陆天抒大哥的英灵,面对花铁干误杀了自己的兄弟刘乘风.面对精神崩溃的花铁干二哥抛弃短枪屈膝投降,面对女儿水笙即将遭受恶僧的凌辱,水岱宁死不降,请求“小师父”狄云“大慈大悲”了断自己性命。狄云目睹水岱的英雄气概心想反正是活不成了,与其再让他吃零碎苦头,受莫大侮辱,倒不如死得越早越好,于是一咬牙,奋力挥棍击在水岱天灵盖上,水岱头颅碎裂,当即惨亡。一代大侠遭此下场,令人为之伤悲。

戚芳

“铁锁横江”戚长发的独生女,狄云的师妹,万圭之妻。淳朴、健康、美丽,性格软弱。戚芳自幼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铺乡下长大,从父亲那里学得几招“躺尸剑法”。她与师哥狄云青梅竹马,虽说没有行定聘之礼,但早就芳心暗许。戚芳算不上大家闺秀,但却几近小家碧玉。在入万府之后,被万圭师兄弟所青睐。她误信谎言,被假象蒙蔽,轻易地相信别人而误会师哥狄云,在师哥无确切信息的情形下,嫁给与己毫无感情的万圭,似乎对师哥有点无情,却又是万般无奈。嫁给万圭后,她相夫教子,恪守妇道,但她又不忘旧情人,生了个女儿取名“空心菜”,整天喊着过去情哥的名字,这似乎对丈夫不忠,却又在情理之中。

血刀老祖

西藏青教血刀门第四代掌教。身怀血刀内功和刀法。此人身穿黄袍,年纪极老,脸上都是皱纹,凶悍诡诈,心狠手辣。血刀老祖武功高强却又逞凶嗜杀。为摆脱江湖各门派围追,绑架“南四奇”中水岱的女儿水笙为人质,遭雪崩而暂时脱险。血刀老祖带着狄云和水笙一路西逃,敌人愈来愈众,但他离西藏老巢却越来越近。他自幼生长于藏边冰天雪地,熟知冰雪之性。在藏边雪谷里血刀老祖与“南四奇”进行了一场恶战。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人性之恶

《连城诀》的主题意图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极其相似,它不遗余力地揭露人性丑恶和物欲异化,是对世俗物欲和贪婪否定同时也是对人性和文化中正能量的一面的反向肯定。丁典为爱情自甘牢狱至死不渝,水岱为救爱女不惜身死雪山,狄云面对巨大宝藏无动于衷,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并未一味的沉迷于恶的深渊,而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和反抗,最终导向的不是沉沦,而是象征纯洁与美好的净土“雪谷”。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文本中塑造得出彩的人物并非主人公狄云,而是几个坏人形象,尤其是花铁干,这个人物即使拿到严肃文学的人物长廊中也毫不逊色。作者对这个人物显然极其重视,从名字设置上便可见一斑,名铁干,却冠以“花”姓,不无深意。花铁干是以一代大侠的形象出场的,且“一生行侠仗义,并没有做过什么奸恶之事”,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正面大侠在三位兄弟惨死之后,竟在已是不堪一击的血刀老祖心理战术之下屈服,以至跪地求饶,大献馅媚,甚至为求苟生大吃兄弟尸体,为掩盖丑行在灭口不成之后肆意污辱侄女水笙清名,简直卑鄙无耻,令人作呕,堪称小说中的惊人之笔。好端端一代大侠,雪谷一战如何就迅速的走到反面变成大奸大恶之人,对此,文中也给出了相应解释:“今日一枪误杀义弟刘乘风,心神大受激荡,平生豪气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再受血刀僧大加折辱,数十年压制在心底的种种卑鄙龌龊念头,突然间都冒了出来,几个时辰之间,竟如变了一个人一般。”金庸在此以极其敏锐的眼光发现了在正常秩序下被压抑和窝藏着的卑劣人性在特殊情况下骤然爆发的可能,花铁干性情的前后巨变不仅袒露出人性中所固有的弱点及其复杂性,同时也是对社会中普遍认可的文化道德一种质疑,这种在人身上业已形成的牢固的道德秩序不但不能有效地帮助花铁干度过难关,反而成了一种催促其自我毁弃的强大推力,不能不引人思考,这或许正是《连城诀》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爱情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而悲剧往往使作品显得更深沉,更有艺术魅力,悲剧的爱情使得这部小说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在这部小说里描写的三对爱情都以悲剧而告终,并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丁典和凌霜华的爱情令人可敬。他们的爱情纯真专一,不掺杂任何私人成分,是一种脱俗的理想情爱,但现实的残酷却使他们永远的分开,他们只能抱着死能同穴的信念,用死的形式祭奠了爱情,他们的爱成了永恒。作者对这种爱情是深深的赞赏。《人淡如菊》这一章节,就是对他们爱情的高洁的赞美。

狄云与戚芳的爱情令人可惜。他们本是很相爱的一对,青梅竹马,虽没有明说却彼此爱得很深,因为旁人的挑拨破坏而分开,但彼此心中始终未能忘情。就在要冰释前嫌、重归于好时,善良的戚芳被丈夫狠心的杀害,终未能结合,令人深感遗憾。

汪啸风与水笙的爱情令人可悲。他们也是青梅竹马很般配的一对,血刀老祖的出现使他们由知己变成了陌路。在水笙陷在雪谷的日子里,他们互相等待守望,彼此钟情对方,及至重新相见,汪啸风内心的“清白”心魔开始折磨二人,再加上花铁干的恶意诬陷,最后二人成了怨偶,水笙退居雪谷,汪啸风加入了夺宝的行列。他们的爱情令人反思,真正相爱的双方应该经得起考验,而不能猜疑。

艺术特色

小说情节曲折,技法圆到,作品以主人公狄云的遭遇为线索,主要记叙了江湖各派为抢夺《连城剑诀》找寻大宝藏而展开的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集中展示了贪欲所导致的人性严重变态。丁典与凌霜华、狄云与戚芳、汪啸风与水笙的爱情也在争夺宝藏的过程中被葬送。夺宝模式的情节、侦探小说的构思、情义与金钱的较量,使作品有较强的可读性。

《连城诀》对故事当中的每一个人物进行了大面积的感情渲染,使得无奈的时代背景,多了一丝丝的人情味在里面。即使故事的主人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也能够理性、积极的面对,并且努力的想出较好的解决办法,这才使得故事的主人公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情的渲染还包括个人情感,小说当中的个人情感一项都被刻画的非常细腻,由此可见,渲染感情能够有效的突出作品的整体品位,会将读者带入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

《连城诀》的情节属于夺宝模式但并不一般化。它不是浅显的正邪较量,而是对人性的深刻反思。书中,烈女凌霜华抑郁而终,大侠丁典中毒身亡;“落花流水”南四奇里,水岱、陆天抒、刘乘风德艺双馨堪称中原武林英雄的典范,壮志未酬,葬身风雪之中;而不敢恭维的就是那贪生怕死却自以为是的无耻小人花铁干;狄云更是祸不单行,屡遭大难而身残体废,宅心仁厚却身世坎坷,含冤莫白,饮恨江湖,令人扼腕叹息。但是,金庸怜惜狄云,结局成全了狄云的人生理想:遁世隐居,淡泊自首,回归自然。

金庸在刻画人性变异时,将无奈写成了现实,将遭遇写成了必然。事实就是如此,无可幸免但却又无可奈何。对于人性的角逐演绎,金庸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拿捏恰如其分,人物结局安排出乎读者意料但是又在情理之中。

武功设定

赤尻连拳:吕通的功夫。亦是“六合拳”中一路,杂以猴拳,讲究搂、打、腾、封、踢、潭、扫、挂,又加上猫窜、狗闪、兔滚、鹰翻、松子灵、细胸巧、鹞子翻身、跺子脚八式,式中套式,变幻多端。

大力鹰爪手:梅念笙的功夫。

登萍渡水:轻功。水岱的功夫。使用时身子便如在水上漂行一般。

孔雀开屏:“铃剑双侠”之一汪啸风的功夫。这套“孔雀开屏”翻来覆去共有九式,九式连环。

蓝砂掌:被蓝砂掌所伤后只能用“玉肌丸”医治。

六合拳:吕通的功夫。

批纸削腐:血刀老祖的功夫。练习时,先用一百张薄纸,叠成一叠,放在桌子上,一刀横削过去,将一叠纸上的第一张批了下来,不许带动第二张。然后第二刀批第二张,第三刀批第三张,直到第一百张纸批完。

神照功:“铁骨墨萼”梅念笙所创,是书中内功威力最强的、最奥妙的法门。

太极剑法:“柔云剑”刘乘风的功夫。刘乘风与血刀老祖交手时曾用。

唐诗剑法:即“躺尸剑法”。在荆州言达平传给狄云的“刺肩式”、“耳光式”、“去剑式”是其中的三招。

躺尸剑法:实际应该是“唐诗剑法”。这是戚长发误导女儿、徒弟而编出的谎言。

铁臂功:太行山寨主吕通的功夫。吕通这铁臂功须得横扫直击,方能发挥威力。与狄云交手时用过其中的“风云乍起”。

无影神拳:属“神照功”,无声无影,去势很快。

岳家散手:“中平无敌”花铁干的拳脚功夫。掌影飘飘,左一掌、右一掌地打向敌人。

追踪之术:来自关东的马贼的本事。

作品评价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家炎《师道师说 严家炎卷》:《连城诀》这个作品可能不大受人注意,却也有着相当深刻的思想,它写出了贪欲可以让人丧心病狂到何等可怕的地步,把师徒、父女等人伦关系全部破坏干净,令人震撼。

作家曹文正:在《连城诀》中,尤见金庸冷峻的描述功夫,他不加任何评论,完全让残酷的真相说话。这种纯客观地描叙出的世界,足以和古今中外的悲惨世界媲美。其艺术感染力是震憾人心的,令人不忍读第二遍。《连城诀》在结构上大起大伏,伏笔甚多。它的弱点是写情太苦,不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心理,尽管添了一条光明的尾巴,但还是超出了审美主体的接受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剑神卓不凡简介

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剑神卓不凡简介

卓不凡,金庸,剑神

张生为什么要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原因是什么?

张生为什么要对崔莺莺始乱终弃?原因是什么?

崔莺莺,唐朝

《红楼梦》中,道破了司棋和潘又安之间真实的关系

《红楼梦》中,道破了司棋和潘又安之间真实的关系

潘又安,司棋

天龙中剑神卓不凡为什么名声很大,出场华丽,却又这么不堪一击呢?

天龙中剑神卓不凡为什么名声很大,出场华丽,却又这么不堪一击呢?

剑神,卓不凡

《风云》断浪的破神诀有多厉害?

《风云》断浪的破神诀有多厉害?

断浪,风云

历史上真正的倚天剑不仅仅是用来装饰着玩玩的普通佩剑

历史上真正的倚天剑 不仅仅是用来装饰着玩玩的普通佩剑

倚天剑,金庸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展家二小姐展红绫简介

电视剧《武林外传》中展家二小姐展红绫简介

展红绫

《风云》断浪一生中的五个靠山,每一个都死的很惨

《风云》断浪一生中的五个靠山,每一个都死的很惨

《风云》断浪一生中的五个靠山,每一个都死的很惨

彭莹玉武功地位不如杨逍、张无忌,但是见识和胸怀远在两人之上!

彭莹玉武功地位不如杨逍、张无忌,但是见识和胸怀远在两人之上!

彭莹玉

长篇武侠小说连城诀简介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长篇武侠小说连城诀简介 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样的

金庸,连城诀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连城诀人物介绍及作品鉴赏该作品的武功设定和艺术特色是什么样的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