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上卷二·冬原文欣赏及注释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冯妇:人名,《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博虎,卒为善士。”叶公:《庄子》:叶公子高好画龙,天龙闻而下窥,叶公惊走。非好龙者,好似龙者也。蛩:音穷。本作蛬,一名蟋蟀,一名促织,今通作蛩。恰恰:自然、和谐。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之六》诗:“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雍雍:和谐貌。《诗经·邶风·郀有苦叶》:“雍雍鸣雁,旭日始旦。”秦岭云横: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巫山:《广舆记》:巫山在夔州府巫山县大江之滨,形如巫字,有十二峰。迢递:遥远。嵯(co,阳平)峨:山高貌。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上智:智力特出的人。《论语·阳货》:“子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孙子·用间》:“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中庸:不偏叫中,不变叫庸。儒家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奁:音廉,妇女梳妆用的镜匣。笥:音肆,盛衣服的方形竹器。杵:用以捣物的木棒。舂:古代称为碓,舂米的器具。灼烁:光皎貌。蒙茸:草乱貌。苏轼《后赤壁赋》:“披蒙茸。”九夏:夏天的九十天。梁萧统“三伏渐终,九夏将谢”。三冬:三个冬季。《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戏马:驰马取乐。《南齐书》:宋武帝在彭城,九日游项羽戏马台。蟠龙:《晋书·刘毅传》:初,桓温起斋,画龙于上,号蟠龙斋,后桓玄篡晋,刘毅起兵讨玄,至是居之,盖毅小字蟠龙。蟹螯:《世说》:晋毕卓嗜酒,语人曰:左手擘(音bo,去声)蟹螯,右手执酒杯,乐足一生矣。鹤氅:《晋书·王恭传》:王恭尝披鹤氅行雪中,孟昶见曰:此真神仙中人也。五老峰:《地舆记》:庐山有五老峰,秀插云霄。李白诗:“五老峰为笔,洋澜作砚池。”三姑石:《地舆志》:“南康有三姑石,响声若金镛。”镛:大钟,古乐器,奏乐时用来表示节拍。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禹舜羲农:传说中的中国上古帝王夏禹、虞舜、伏羲、神农。雪花:宋苏轼《咏雪》诗:“天巧能开顷刻花。”云叶:《史记》:黄帝与蚩龙战于涿(音捉)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止于帝上,金枝玉叶,有花之像。陈后主:《资治纲鉴》:“(南朝陈)后主叔宝,字元秀。在位七年为隋灭。”汉中宗:《纲鉴》:“(中宗)讳询,武帝曾孙,在位二十五年,崩,谥宣帝。”绣虎:宋曾慥(音造)《类说·玉箱杂记》:“曹植七步成章,号绣虎。”雕龙:南朝梁刘勰字彦和,撰《文心雕龙》十五篇,论古今文体。逸民:指避世隐居的人。《后汉书》中有《逸民传》。疏慵:懒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贾府的经济隐患有多大?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崩溃的?

贾府的经济隐患有多大?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崩溃的?

贾府,清朝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清虚观打醮时,王夫人告假不去的原因是什么?

清虚观打醮时,王夫人告假不去的原因是什么?

王夫人,清朝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时就发生在晴雯眼皮子底下?真相是什么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时就发生在晴雯眼皮子底下?真相是什么

晴雯,清朝

薛宝钗的冷香丸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她的热毒是什么

薛宝钗的冷香丸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她的热毒是什么

薛宝钗,清朝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第七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官针第七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呼保义是什么意思?宋江的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

呼保义是什么意思?宋江的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

宋江,宋朝

天下第一浪子燕青的武功如何?他的相扑是谁教的?

天下第一浪子燕青的武功如何?他的相扑是谁教的?

燕青,宋朝

水浒传中具备了忠勇仁智义五种美德的梁山好汉分别是谁?

水浒传中具备了忠勇仁智义五种美德的梁山好汉分别是谁?

豹子头林冲,宋朝

薛姨妈为何要卖香菱?香菱又为何不肯走?

薛姨妈为何要卖香菱?香菱又为何不肯走?

薛姨妈,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声律启蒙》上卷二·冬原文欣赏及注释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