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肯定想了解:2023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各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发布了吗?招生计划是什么?根据山西中医药大学招生信息网发布信息可知:2023年山西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暂未发布,考生可参考更三高考整理的“2023年参考|2022年山西中医药大学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2022年山西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2023参考
招生计划中含有招生人数及招生专业,提前了解院校招生计划可帮助考生提前做好报考准备,以下是更三高考整理的2022年山西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考生应仔细查看。
2022年山西中医药大学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山西
专业名称 | 学制年 | 科类名称 | 方向 | 学费(元/年) | 来源省市名称 | 山西 | 山西 |
中医学 | 5+3医 | 文史 | 5+3一体化 | 5488 | 28 | 17 | |
中医学 | 5 | 文史 | 5488 | 100 | 31 | 3 | |
中医学 | 5 | 文史 | 0 | 30 | 30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5 | 文史 | 5488 | 150 | 58 | 22 | |
针灸推拿学 | 5 | 文史 | 5488 | 80 | 8 | 30 | |
中医康复学 | 5 | 文史 | 5488 | 20 | 14 | ||
康复治疗学 | 4 | 文史 | 5488 | 50 | 6 | ||
中医养生学 | 5 | 文史 | 5488 | 26 | 7 | 10 | |
护理学 | 4 | 文史 | 5488 | 70 | 34 | ||
市场营销 | 4 | 文史 | 4860 | 30 | 10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4 | 文史 | 4860 | 23 | 16 | ||
中医学 | 5+3医 | 理工 | 5+3一体化 | 5488 | 32 | 17 | |
中医学 | 5 | 理工 | 5488 | 200 | 65 | 12 | |
中医学 | 5 | 理工 | 0 | 20 | 20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5 | 理工 | 5488 | 160 | 44 | 25 | |
针灸推拿学 | 5 | 理工 | 5488 | 80 | 15 | 20 | |
康复治疗学 | 4 | 理工 | 5488 | 50 | 6 | ||
中医养生学 | 5 | 理工 | 5488 | 24 | 2 | 8 | |
中药学 | 4 | 理工 | 5488 | 90 | 27 | 省级贫困县农村专项 本科计划 | |
中药学 | 4 | 理工 | 临床中药学方向 | 5488 | 90 | 67 | |
药学 | 4 | 理工 | 5488 | 45 | 10 | ||
护理学 | 4 | 理工 | 5488 | 80 | 17 | ||
制药工程 | 4 | 理工 | 5376 | 45 | 9 | ||
生物制药 | 4 | 理工 | 5376 | 45 | 9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4 | 理工 | 5376 | 45 | 10 | ||
中医康复学 | 5 | 理工 | 5488 | 30 | 20 |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4 | 理工 | 5488 | 45 | 12 | ||
市场营销 | 4 | 理工 | 4860 | 20 | 4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 | 理工 | 4860 | 50 | 11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4 | 理工 | 4860 | 27 | 5 | ||
中药制药 | 4 | 理工 | 5488 | 45 | 28 |
点击链接查看其他省份招生计划:https://bkzs.sxtcm.edu.cn/info/1073/1691.htm
完整内容:【2023计划参考】2022年山西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
声明:以上数据来源于院校招生信息网或网络信息,由更三高考人工整理,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官网发布信息为准。
想要第一时间获知2023年山西中医药大学招生计划的考生及家长请注意:收藏关注:山西中医药大学招生报考信息汇总,即可获得最新资讯。
二、山西中医药大学简介
山西中医药大学的前身为1978年创办的山西医学院中医大学班,1989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山西中医学院,201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山西中医药大学。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高校、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中点击查看》》简介详情
三、什么是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是指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计划。
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计划。安排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的招生学校,可以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不平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