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生肯定想了解:2023年合肥经济学院各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发布了吗?招生计划是什么?根据合肥经济学院招生信息网发布信息可知:2023年合肥经济学院招生计划暂未发布,考生可参考更三高考整理的“2023年参考|2022年合肥经济学院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2022年合肥经济学院招生计划|2023参考
招生计划中含有招生人数及招生专业,提前了解院校招生计划可帮助考生提前做好报考准备,以下是更三高考整理的2022年合肥经济学院招生计划,考生应仔细查看。
2022年招生计划表 院校代码:9205 | |||||||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科 门类 | 学制 | 总计划 | 文科 | 理科 | 艺术 |
金融学院 | 金融学 | 经济学 | 4 | 120 | 60 | 60 |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4 | 50 | 20 | 3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4 | 60 | 30 | 30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管理学 | 4 | 80 | 80 | |||
经济学 | 经济学 | 4 | 50 | 30 | 20 |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经济学 | 4 | 60 | 30 | 30 | ||
商学院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4 | 60 | 20 | 40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4 | 80 | 40 | 40 | ||
物流工程 | 工学 | 4 | 60 | 30 | 30 |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4 | 100 | 50 | 50 | ||
跨境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4 | 60 | 20 | 40 | ||
财务管理学院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4 | 200 | 100 | 100 | |
资产评估 | 管理学 | 4 | 50 | 30 | 20 | ||
会计学 | 管理学 | 4 | 120 | 60 | 60 | ||
文法学院 | 法学 | 法学 | 4 | 100 | 60 | 40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4 | 100 | 50 | 50 |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4 | 50 | 30 | 20 | ||
外国语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 英语 | 文学 | 4 | 130 | 70 | 60 | |
工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4 | 150 | 150 | ||
车辆工程 | 工学 | 4 | 60 | 60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4 | 100 | 100 | |||
人工智能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4 | 90 | 90 | ||
通信工程 | 工学 | 4 | 80 | 80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4 | 80 | 80 | |||
软件工程 | 工学 | 4 | 150 | 150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4 | 60 | 60 | |||
网络工程 | 工学 | 4 | 60 | 60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4 | 80 | 80 | |||
艺术设计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 | 城乡规划 | 工学 | 5 | 40 | 20 | 20 | |
园林 | 农学 | 4 | 60 | 30 | 30 | ||
工程造价 | 管理学 | 4 | 120 | 50 | 70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4 | 120 | 120 |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4 | 120 | 120 |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4 | 60 | 60 |
完整内容:【2023计划参考】2022年合肥经济学院招生计划
声明:以上数据来源于院校招生信息网或网络信息,由更三高考人工整理,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请以官网发布信息为准。
想要第一时间获知2023年合肥经济学院招生计划的考生及家长请注意:收藏关注:合肥经济学院招生报考信息汇总,即可获得最新资讯。
二、合肥经济学院简介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是2003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2004年1月教育部审批通过,由安徽农业大学与社会优质办学资源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独立学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学院坐落在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的安徽省合肥市,占地500余亩,交通便利,环境幽雅,是治学成才的理想园地。学院坚持“立足安徽、服务全国点击查看》》简介详情
三、什么是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是指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计划。
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计划。安排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的招生学校,可以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不平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