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时期社会风气的荒淫奢华

五胡是指匈奴、羯、氐、羌、鲜卑等五个少数民族,后来被当作公元300年~440年这段时期的代称。现在这些民族已经都不存在了,据说只有匈奴还有点人跑到了欧洲建立了匈牙利。今天,我们只能在历史的陈迹里,去寻找他们昔日带给当时中华大地的喧嚣和劫难了。



让我们把视角转向三国的末期,在公元265年,三国中的魏国已经让司马昭完全控制了,蜀国已经被司马昭的手下给灭掉了,吴国也在人人喊打的浪潮中摇摇欲坠。就在这个时候,有心一统天下的司马昭得了重病,只能把他心中的理想托付给他的儿子司马炎。

司马炎登基的时候只有三十岁,第二天就把魏国的皇帝赶下了台,后人称其为晋武帝。三十岁的司马炎,野心勃勃、豪情满怀,他人也长得怪异,手长过膝,还有一头一直垂到地上的头发。(有点像现在的行为艺术家,不过当时行为艺术很流行,有的名人以不穿裤子光腚裸奔为荣,有的名人以死了老爹后还喜出望外、谈笑自若为荣,可见武帝的出格还算是比较规矩的了。)这位皇帝屁股刚一坐稳就制定了详细的强国统一计划,对国家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自己崇尚俭约,皇帝坐的牛车缰绳都用麻来代替丝绸绳子。不过他驾驭臣下却很宽松,无论是能人还是庸才都各司其责。这样,没出几年,晋就逐渐地强大起来。

司马昭的正妻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司马炎,另一个叫司马攸,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司马昭本来想立攸为他的继承人,后来在大臣们的劝说之下才立了司马炎。本着立长子的原则,武帝也准备把自己的皇后杨氏所生的长子立为太子,但是武帝的大儿子司马衷实在是不给他老子争气,武帝的父亲司马昭、伯父司马师还有爷爷司马懿都是善于玩弄权术的人,可儿子司马衷却是一个什么都学不会的先天性脑缺损患者,无论哪个师傅教他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武帝感觉很不爽,杨皇后却偏偏宠爱着这个笨儿子,一天到晚对着武帝的耳朵根子嘟噜着立嫡以长的道理,把武帝听得头痛不已,不得不把这个蠢猪一样的儿子立做了太子。

光阴荏苒,太子已经到了该给他找个老婆做太子妃的年龄了。为了能给太子司马衷这个预备役的皇帝当老岳丈,很多官僚都开始了私下里的活动。这个时候,有个叫贾充的大臣(就是那个带头杀死曹魏皇帝的弄臣),他有一个女儿叫贾南风,长得五短身材不算,脸上还有一大块黑青色,就这模样贾充也想把她嫁给太子。当然,如果武帝事先知道贾充的宝贝女儿长得这般模样的话,是绝对不会答应这门亲事的。贾充的亲信侍中荀勖给贾充出了个主意,让贾大人去走走杨皇后的门路,贾充得计后,先花重金买通杨皇后身边的宫女,让她们一天到晚地在杨皇后耳边猛夸贾南风,把这个黑脸MM夸奖成了天下少有、地上罕见的大美人+大才女,哄得杨皇后动了心,就向武帝建议让贾女当太子妃,武帝一听,那也得先瞧瞧货色咋样啊,于是就要派个官员去看看贾MM到底是不是像杨皇后说得那样天花乱坠。正好担当这差使的人就是荀勖,他假模假式地跑到贾充的家里去考察了一番,回来后向武帝狠狠地把贾南风夸奖了一顿,他用的那些溢美之词可就比杨皇后更胜一筹了。

武帝一琢磨,既然女方条件不错,那就赶快挑个黄道吉日让他们俩成亲吧。不久就到了太子成亲的那天,新郎新娘闪亮登场,皇亲国戚、权贵勋臣们瞪大眼睛一瞧,得,痴儿丑女,成双配对,一个拖着长鼻涕,一个黑着青花脸,也真是天赐良缘、地造佳偶了,来宾们都不觉哑然,武帝心头也是懊悔不已。但是说来也怪,太子居然一点都不嫌弃他的丑新娘,两人在一起还很是亲热。武帝也只好就这么认可了这个钟无盐一般的儿媳妇。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元谋人的资料介绍,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元谋县

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元谋县。元谋人发现于1965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当时定名为“元谋直立人”。随元谋人出土的石器共七件,

元谋人

商鞅变法_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_商鞅变法的原因背景及影响作用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

商鞅变法

李莲英死亡之谜_李莲英怎么死的_揭秘李莲英之死

清朝末年,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佛爷”慈禧外,恐怕就是大太监李莲英了。这位幼年家境贫寒的小太监,因为善梳新髻,加上在慈禧与八大臣夺权时立下了大功,从此一跃而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

李莲英

西魏皇后出家为尼之谜,又一历史牺牲品

西魏文帝(507~551年),即元宝炬。公元535~551年在位。正光中,拜直阁将军。永安三年(530年),封南阳王。后孝武帝被丞相宇文泰毒死,即帝位,改元大统,史称西魏。朝政由宇文泰控制,俯首听令而已

西魏皇后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前提,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郑和下西洋

汉字的故事_有趣的汉字故事

汉字简介: 汉字,记录汉语的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文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汉字

兰陵王高长恭,北朝时期智勇双全的美男子

兰陵武王高肃,又名孝?,字长恭,约541年生。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在讲究血统门

兰陵王,高长恭

黄帝的故事传说:仙人授道河图洛书出世

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

黄帝

飞将军李广,至死难封侯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

李广

乾隆皇帝宠信和?的原因_乾隆宠信和?的七大理由

和?(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

乾隆皇帝,和?,乾隆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西晋时期社会风气的荒淫奢华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