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权铁槛寺的主人公是谁?简述弄权铁槛寺的故事

导读:王熙凤一直是红楼梦里非常惹眼的主角,在弄权铁槛寺这一回里王熙凤依旧担当者狠辣干练的主人公。那在红楼梦这一回故事里王熙凤是怎么弄权铁槛寺的,她弄权铁槛寺导致了什么后果,以及“弄权铁槛寺”那对小情侣的结局是什么?下面让小编为你描述红楼梦中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情节。

宁国府贾珍的嫡妻秦可卿病死,便请了荣国府的王熙凤来协理宁国府主持丧事的大局。

<<红楼梦>>第十五回的回目联语是:“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秦可聊死时,还正当贾府显贵之时,丧事大操大办,极尽风光。

宁府送殡,到铁槛寺,全府上下,家眷各人都安排住下了,可是王熙凤却觉着不自在,便到附近的水月庵浑号叫馒头庵的一处地方休息。凤姐弄权实在水月庵而非在铁槛寺。

凤姐到了水月庵安顿下后,一位老尼乘机,求凤姐办一件事,说长安城里有一户财主姓张,张家小姐有一次进庙烧香,被李衙内看上,李公子便要定要娶这位张小姐,可小姐已经受了前任长安守备公子的聘礼。那张财主便想将女儿嫁与李衙内,要退了守备家的婚约,守备家当然不同意,便与之打起了官司。现在便请凤姐,由贾府出面让守备家主动推婚。凤姐便要求送与她三千两百银,便出手帮这个忙,把退婚这件事给做个了解。

红楼梦中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的情节

凤姐带着宝玉、秦钟到馒头庵(水月庵)歇息。庵内老尼将张财主先把女儿许配守备之子,后又贪财再度许配给李家之事告诉凤姐,凤姐开价三千两,答应出面助张家摆平此事。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把阿凤在金钱面前的丑态揭露的淋漓尽致。

金钱所惑。馒头庵老尼求凤姐拆散一对鸳鸯,强逼张金哥与李衙内成亲,这种事自古以来都属于不仁不义之事,凤姐本不愿办这种下作的事。然而,老尼的确老谋深算,她切中要害地说:“若是肯行,张家连倾家孝顺也都情愿”。重赏之下,阿凤动了真心,立马开口“叫他拿三千银子来”,此事必妥。三千银子是什么概念?按照平儿所说,凤姐放债生息,“少说一年要翻出一千银子来”。也就是说,阿凤三年放债所得,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胆大妄为。阿凤有句与曹超比美的名言,曹超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阿凤说,“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两人一副嘴脸,一个德性。阿凤在老尼金钱的刺激下,愈发兴奋,忘了因果报应,居然做了件千夫所指的恶事,胆大妄为之极。真正应了“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话。

瞒天过海。阿凤弄权,并不是阿凤有权,而是贾府有权有势,她仅仅是贾府的内务总管,对外女人是无能为力的。然而阿凤总是能为他人所不能为之事。她马上“假托贾琏所嘱,修书一封,......两日工夫俱已妥协”。而且,她办事严丝密缝,“王夫人等连一点消息也不知道”。可见阿凤瞒天之术高也。

不计后果。王熙凤弄权铁槛寺,有了中饱私囊的快感,也有了呼风唤雨玩弄权术的快感。但是,她的快感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张金哥自缢,守备之子投河,两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在阿凤清点银子玩弄权术之间,云飞烟灭了。阿凤连一声叹息也没有,她做事的风格就是我行我素,不计后果。

私欲膨胀。象所有的贪官一样,一而再,不断地充水,才会使私欲膨胀。“莫以恶小而为之”,再二三地得手,是人走向罪恶的心理动力。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后,非常得意,她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于是,“自此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

王熙凤从弄权铁槛寺以后,胆子愈来愈大,干的坏事越来越多,看来铁槛寺是她走向灭亡的拐点。事实上,曹雪芹写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不是在铁槛寺弄权,而是在离铁槛寺不远的馒头庵,从铁槛寺到馒头庵隐含了一个深刻的含义。邢岫烟跟贾宝玉介绍妙玉时,说妙玉最欣赏宋朝诗人范大成的两句诗,“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妙玉自称“槛外之人”,宝玉听后如醍醐灌顶,“怪道我们家庙是铁槛寺呢”。王熙凤从铁槛寺到馒头庵,正是从极富走向死亡。这些与她玩弄权术、见钱眼开、灭绝人性、赶尽杀绝没有联系吗?《好了歌》唱得好,“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元谋人的资料介绍,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元谋县

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元谋县。元谋人发现于1965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当时定名为“元谋直立人”。随元谋人出土的石器共七件,

元谋人

商鞅变法_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_商鞅变法的原因背景及影响作用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

商鞅变法

李莲英死亡之谜_李莲英怎么死的_揭秘李莲英之死

清朝末年,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佛爷”慈禧外,恐怕就是大太监李莲英了。这位幼年家境贫寒的小太监,因为善梳新髻,加上在慈禧与八大臣夺权时立下了大功,从此一跃而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

李莲英

西魏皇后出家为尼之谜,又一历史牺牲品

西魏文帝(507~551年),即元宝炬。公元535~551年在位。正光中,拜直阁将军。永安三年(530年),封南阳王。后孝武帝被丞相宇文泰毒死,即帝位,改元大统,史称西魏。朝政由宇文泰控制,俯首听令而已

西魏皇后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前提,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郑和下西洋

汉字的故事_有趣的汉字故事

汉字简介: 汉字,记录汉语的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文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汉字

兰陵王高长恭,北朝时期智勇双全的美男子

兰陵武王高肃,又名孝?,字长恭,约541年生。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在讲究血统门

兰陵王,高长恭

黄帝的故事传说:仙人授道河图洛书出世

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

黄帝

飞将军李广,至死难封侯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

李广

乾隆皇帝宠信和?的原因_乾隆宠信和?的七大理由

和?(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

乾隆皇帝,和?,乾隆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弄权铁槛寺的主人公是谁?简述弄权铁槛寺的故事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