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落的大唐不再需要正直的裴度

应该说,唐宪宗时期也是裴度最风光的时期,他成功地辅佐唐宪宗完成了打击藩镇势力的工作,使中央统一政令的权威得以落实。此时的他可谓声名威望日隆。但后来到了唐穆宗、唐敬宗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发现,大唐王朝已经不再需要他了。

这一切,还是得从藩镇节度使调换说起。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唐宪宗暴亡。唐穆宗继位后,对河北诸镇采取了一系列的后续措施,中央政府首先把各大藩镇的节度使来了个大调换。这是控制地方势力做大,防止尾大不掉的有效方法,永远都不会过时。但得看何时用,何人用,用在何处;如果用得不当,反而会被其拖累。唐穆宗的措施是,把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田兴)调往成德;把成德的王承元调往义成;把义成的刘悟调往昭仪。

而此时的幽州节度使是杀害父兄,从父亲手中夺权的刘总。由于难以摆脱因杀害父兄产生的内心恐惧,他下决心遁入空门以求彻底解脱。临行前,他给唐穆宗上表,请求回到朝廷。穆宗赐他法号“大觉”,并允许他回京。刘总启程返京,刚出冀州不远便暴亡了。朝廷诏令调河东节度使张宏靖到幽州主事。张弘靖到任后并没有做好安抚工作,幽州将领在都知兵马使朱克融的鼓动下,杀了张宏靖的随官并将其软禁起来,一致推举朱克融暂时管理军务。

而魏博与成德两个藩镇平时关系就很不好,田弘正作为魏博的节度使自然得不到成德将士们的好感。田弘正从魏博出发的时候,随身带了两千多兵士保卫自己,但到达成德之后,朝廷却不愿支付这一部分军饷,将士们吃不饱肚子拿不到银两自然不愿意干,万般无奈之下,田弘正只能让这两千多亲兵回返魏博;另外,田弘正一向比较讲究排场,用度花销很大,这让成德将士很不满。由是,在成德都知兵马使王庭凑的带领下,乱兵杀害了田弘正和家属以及将领共三百多人,王庭凑自称留后,上表要求获得节度使一职。成德再次反叛。

田弘正之子田布此时留守魏博一带,听说父亲被害,便带领本部兵马参与成德平叛。可惜魏博的军队已经厌倦了这种征战生活,在将领史宪诚的带领下对田布的命令不理不睬。田布眼见手下士兵悉数反叛,家仇难报,无可奈何之下自杀身亡。

至此,河北三镇再次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稍有不同的是,新的藩镇首领取代了旧的首领,这一取代便使得唐宪宗一生的努力付之东流。从此,这一片土地再也没有回到中央的管辖之下了。

突然遭此变故,朝中乱了阵脚。但穆宗皇帝却毫不理会,他只关心如何玩乐,对于官员们惊慌的反应,反而觉得奇怪。知道张宏靖被软禁的消息后,他仅仅发布了一份诏书,贬张宏靖为吉州刺史,其他没有任何改变,这等于完全承认了朱克融等人的行为是合理的。

对于向朝廷上表要官的王庭凑,唐穆宗则在主战派大臣的劝说下诏令讨伐。此时淮西战役中的名将李?逋蝗徊∷溃?岫扔直蝗蚊??苤富樱?喽角跋呔?隆5?艘皇北艘皇保?诮??肽甑氖奔淅铮?倬??久挥腥〉萌魏谓?梗???⒁彩?チ四托浴4文甓?拢?坏磊?樾?扑低跬ゴ詹皇腔等耍?且蛭?∪诵财炔挪坏靡颜饷醋龅模?衷诔?⑹栈卦?醇釉谒?砩系淖锩????椒凑蜒?S墒牵?倬?舱业搅艘桓鐾U降奶迕嫣ń祝?挥信岫韧嚼投?薰Α?br />
裴度为相二十余年,曾荐引过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贤臣,重用过李光颜、李?宓让???贡;す?跤砦?龋??硬患鲆?薏诺那子盐?佟T谔瞥?笃冢??俳嵛?蟮常?嗷ピ?玫那榭鱿拢??焕?锝崤桑?岢治ú攀蔷伲?庹?撬??俚恼?敝?Α?br />
年轻的天子已经一心一意投入游乐之中,不再有兴趣关注这么许多的杂务了。唐宪宗与裴度君臣一起奠定的大好局面也消失殆尽了。即将没落的大唐王朝也已经不再需要裴度了。

在这场动乱之后,裴度曾经短时间出任宰相,但不久便被排挤出朝堂,到地方出任节度使。朝中主事的一直是宦官王守澄等人以及依附于王的宰相李逢吉。因为之前的一些恩怨,他们恨透了裴度,因此,终唐穆宗一朝,裴度再也未能入朝主事。唐敬宗继位后,裴度冲破阻挠被重新启用。但当他回到朝堂时,他发现,一切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模样了。敬宗在玩乐上丝毫不逊于其父穆宗,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王朝已经被宦官们牢牢地把持在手中了。左枢密王守澄、右枢密杨守和、左神策军中尉魏从简、右神策军中尉梁守谦四大宦官真正构成了大唐王朝的权威,裴度即使身为宰相却也只能等而下之。

在当时已有“勋高中夏,声播外夷”盛名和地位的情况下,由于宦官当道,空有“将相全才”的裴度,已不能为天子所用了。为避宦官构陷,他退居东都洛阳,建宅第于集贤里;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等,高歌放言,酣宴终日,以诗酒琴书自乐,不再过问政事。不料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他以中书令的身份,又奉诏镇守河东。开成三年冬,裴度因病求请皇帝放还东都。翌年,七十六岁的裴度在洛阳溘然离世,被唐文宗追赠为太傅。挽力支撑岌岌可危的唐王朝大厦的最后一根支柱,终于也倒下了。

平庸的皇帝虽然抛弃了裴度,但历史却记住了裴度。他“始自书生,以辞策中科选,数年之间,翔泳清切”,又能奋命决策,横身讨逆,成为中兴宗臣。史家对裴度的功德多加以肯定。《旧唐书·裴度传》说他“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威望德业,侔于郭子仪”。并赞他“以人臣事君,唯忠与义,大则以?谟排祸难,小则以谠正匡过失,内不虑身计,外不恤人言”,“诚社稷之良臣,股肱之贤相”。《新唐书》列传也称他“度退然,才中人,而神观迈爽,操守坚正,善占对。既有功,名震四夷。使外国者,其君长必问度年今几、状貌孰似、天子用否。其威誉德业比郭汾阳,而用不用常为天下重轻。事四朝,以全德始终。及殁,天下莫不思其风烈。”这说明,历史总是会记住那些为国为民的贤臣良将的。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清朝文物造假现象猖獗 总督张之洞曾被骗

在当今文物市场,赝品屡见不鲜。2011年,某“汉代玉凳”拍出2.2亿的天价,这件所谓文物不过是2010年的仿制品。一些人造假可以欺骗文物专家。上世纪90年代河南孟津高水旺烧制的仿北魏陶俑的工艺品,在北

张之洞

漫谈中国古代的漏泄禁中语

禁中,指皇宫深院,宫廷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禁中语,是指皇帝最近尚未公开的讲话,我们今天称之为小道消息。漏泄禁中语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韩非子有一篇文章叫《主道》,讲的便是为君之道

漫谈,中国,古代,的,漏泄,禁中语

甲午战争前后的张之洞 战败之后痛定思痛大练新军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谈判而处处受挫,心急如焚的张之洞为此“三次电奏,力阻和议”,并主张与日本彻底决裂,重新再战。《马关条约》签订后,张之洞痛斥李鸿章妥协卖国,竟而要求清廷对其“

张之洞,甲午战争

没落的大唐不再需要正直的裴度

应该说,唐宪宗时期也是裴度最风光的时期,他成功地辅佐唐宪宗完成了打击藩镇势力的工作,使中央统一政令的权威得以落实。此时的他可谓声名威望日拢但后来到了唐穆宗、唐敬宗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发现,大

没落,的,大唐,不再,需要,正直,裴度

蒙古秘史中的一段亲情悲歌 草原并非只有狼

孛儿只斤·拖雷 《狼图腾》的热映,使得狼成为了热门话题,也让“草原有没有狼图腾”成为了热门争议。虽然有学者认为狼图腾并非蒙古族图腾,以狼为图腾的只有突厥族,但笔者认为,草原不管

蒙古,秘史,中的,一段,亲情,悲歌,草原,并非,只有,狼

王安石简介_王安石的资料简介及人物生平主要事迹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王安石

宫斗鼻祖骊姬 改写历史的奇女子

周平王东迁洛阳,为春秋之肇始,典型特征就是“中央”说话不怎么管用了,诸侯林立,各自为政。约百年后,一代霸主齐桓公傲立群雄,周王室顿感压力山大。吊诡的是,来自齐国的压力转瞬即逝,而晋国的一

宫斗,鼻祖,骊姬,改写,历史,的,奇女子

吕不韦的故事:老谋深算的投资大家

吕不韦是濮阳人,濮阳是战国时代卫国的首都,故址在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市南。所以,以国籍而论,吕不韦应当算是卫国人。卫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不过,到了吕不韦的时候已经衰落得只剩下濮阳一座孤城,政治腐败,

吕不韦

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

对天下百官的纠风监察机构自古就有,且一直为中央枢要。明代以前这类机构多称作御史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称都察院,清代沿用。古时御史台主官称御史大夫,明清两朝都察院主官叫左、右都御史。该衙署长官位

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

胡林翼:湘军崛起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世人谈论清季“同治中兴”,常称“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为“中兴名臣”,这四位也正是湘军(淮军)的领袖。的确,这四位都是湘军(淮军)功业中不可缺少

胡林翼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没落的大唐不再需要正直的裴度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