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林黛玉会选择潇湘馆?潇湘馆的竹子代表着什么?

林黛玉为什么会选择住在潇湘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潇湘馆是林黛玉的宅邸,她自语说“我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的更觉幽静”,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看来潇湘馆和林黛玉的缘分从这几根竹子便可说起了。

潇湘馆里竹子多,贾政等人前往大观园验工时走到潇湘馆前,只见“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千百是夸大,但也足见潇湘馆里翠竹成林。林黛玉当日自语,她爱的是竹子遮掩下若隐若现的幽静,倒颇有一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趣味,林黛玉素爱幽静,这是秉性使然。

但她偏又爱那隐着的幽静,看来她不光憧憬的是“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的恬静生活,还有着“小径幽幽竹绕门,闺楼终日总无言”的悲观意识。

任谁都知道林黛玉是一个敏感而又脆弱的女孩,以现代心理学的目光去审视她,就会发现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林黛玉为何要选择隐匿在竹林之中幽深恬静的馆舍,她把自己藏在幽静且不轻易受人打扰的潇湘馆里,就像珍珠藏在贝壳里,这固然能够得到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当然,林黛玉亦爱那些竹,这是向来受到阳春白雪、清高孤傲的文人雅客们喜爱的植物,诗云“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竹子是岁寒三友,又是“四君子”的代表。

潇湘,即指竹也,黛玉之心思自是显露无遗。确实,倘若要寻找一种植物来隐喻黛玉,无疑只有翠竹是最为恰当和贴切的,尽管黛玉的前世是一株绛珠草,但在现世竹子反倒成为了她在世俗中的精神寄托。

某一日,贾宝玉走到潇湘馆前,抬头“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馆”三字”,凤尾即竹叶摇动的优美,龙吟即竹叶摩挲额的动静。看来黛玉倒并不全然爱那死寂沉闷的寂静,在那静谧中还要有生命悸动的活力和生机。

黛玉虽爱竹子之静,但有一种观点认为黛玉的性格底色实际上是热烈的,我很赞同这一点。试想,倘若没有至情至性,又怎么会有泪眼婆娑呢?

黛玉爱的悲壮、也爱的卑微,她热烈的憧憬着与宝玉之间的开花结果,但是却又不愿向世俗妥协,这种遗世独立的姿态恰好契合了竹子的品性。竹子看似簇拥成一片翠绿的林海,但是却鳞次栉比,株株分明,一根竹子总是很难和另一根竹子纠缠在一起。

它的枝叶总是集中在顶端,看起来仿佛一层压着一层,倒颇有一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争强好胜,似乎倒也暗合了黛玉有时颇具锋芒的言语。黛玉虽然爱竹子之雅,但并不完全是儒雅的,温顺的,相反黛玉很有锋芒,很有气魄。

面对下里巴人仰或寻常俗物,她总能展现出泾渭分明的态度,她把北静王的手串视为是“臭”,她憧憬《西厢记》中张君瑞和崔莺莺爱情,但是又充满畏惧,因此,尽管她和宝玉都已经深知彼此心意,但是却都怯于迈出最后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元谋人的资料介绍,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元谋县

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在云南元谋县。元谋人发现于1965年5月,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当时定名为“元谋直立人”。随元谋人出土的石器共七件,

元谋人

商鞅变法_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_商鞅变法的原因背景及影响作用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

商鞅变法

李莲英死亡之谜_李莲英怎么死的_揭秘李莲英之死

清朝末年,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佛爷”慈禧外,恐怕就是大太监李莲英了。这位幼年家境贫寒的小太监,因为善梳新髻,加上在慈禧与八大臣夺权时立下了大功,从此一跃而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

李莲英

西魏皇后出家为尼之谜,又一历史牺牲品

西魏文帝(507~551年),即元宝炬。公元535~551年在位。正光中,拜直阁将军。永安三年(530年),封南阳王。后孝武帝被丞相宇文泰毒死,即帝位,改元大统,史称西魏。朝政由宇文泰控制,俯首听令而已

西魏皇后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前提,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

郑和下西洋

汉字的故事_有趣的汉字故事

汉字简介: 汉字,记录汉语的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文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

汉字

兰陵王高长恭,北朝时期智勇双全的美男子

兰陵武王高肃,又名孝?,字长恭,约541年生。兰陵王的父亲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而母亲却连个姓氏也没有,人们推断,兰陵王母亲很可能只是宫中一个地位卑贱、不知姓名的宫女。在讲究血统门

兰陵王,高长恭

黄帝的故事传说:仙人授道河图洛书出世

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

黄帝

飞将军李广,至死难封侯

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唐朝诗人王昌龄曾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但其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

李广

乾隆皇帝宠信和?的原因_乾隆宠信和?的七大理由

和?(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即乾隆十五年--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

乾隆皇帝,和?,乾隆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为什么林黛玉会选择潇湘馆?潇湘馆的竹子代表着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