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时,脂砚斋连哭4次是为何?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林黛玉进贾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林黛玉进贾府,是一个小女孩从苏州家里千里迢迢进京投亲的一个全景画面。按照那个时代的礼仪进退,见了所有她应该见到的人。

林黛玉进贾府,有悲伤之处,因为贾敏新丧,贾府所有人,尤其是贾母还有黛玉,她们之间最重要的纽带贾敏没有了。伤心没错,但还有新鲜的欢乐,因为黛玉平安到来,免去了贾母的顾盼之忧,家里又多出一位姑娘,也更热闹了,亲人到来,毕竟是令人开心的一件事。你看贾母一见了外孙女,大哭一场,随后就开心了起来。这是小说所描绘的场景。

然而,小说之外,对于曹雪芹最亲密的合作者评书人脂砚斋来说,林黛玉进贾府,却是让他伤心了又伤心,哭了一次又一次,数一数,足足有四次之多。林黛玉进贾府,到底触动了脂砚斋什么伤心事了,他何以悲伤如此呢?

先盘点一下是哪些细节令脂砚一次次堕泪痛哭:

第一次,是黛玉到荣禧堂正堂不见王夫人,老嬷嬷引她先到东边耳房,不见王夫人,再到东廊三间正房内,写这房中正面炕上有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这里脂砚斋夹批写道:

“伤心笔,堕泪笔。”

第二、三次,是王夫人向黛玉说:“……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脂砚夹批道:

“四字是血泪盈面不得,无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

第四次,是宝黛初见,脂砚斋评宝玉写道:

“少年色嫩不坚劳,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

第一哭是哭黛玉,黛玉去荣禧堂见王夫人,辗转了三处才见到了二舅母,这时脂砚斋说这时曹雪芹的伤心笔和堕泪笔。他自己何尝不伤心和堕泪?黛玉第一天来到贾府,拜会两位舅舅是必尽之礼仪。刚刚在大舅母那里感受到的是火一般的热情,邢夫人要留她吃了晚饭再过去,又说跟着外祖母和舅母和家里一样,还有姊妹们相伴,别想家。

到了荣禧堂,王夫人有没有给小姑娘下马威的意思呢?不过是一个院子,为啥让人家客人辗转寻找多处呢?当然,说王夫人是故意是,可能有点过分了,但对其不重视是肯定的,因为肯定早早地有婆子丫头通报了进去了。

《红楼梦》一个故事的主线就是宝黛钗的感情纠葛,木石姻缘的最大障碍就是王夫人,黛玉进府,她自己不知道,可脂砚斋长了一副上帝的眼睛,他看到黛玉寻找王夫人可不是会伤心、会堕泪吗?

随后脂砚之哭,都是在哭宝玉了,因为宝玉之悲就是黛玉之悲,所以准确地说是哭宝黛,哭他们的悲怆的结局。重点仍然是在王夫人,王夫人一句“孽根祸胎”让脂砚血泪盈面,一句“混世魔王”让脂砚放声一哭。

林黛玉的悲剧是她为还泪而来,爱情却化为泡影,成为巨大的遗憾,而这个遗憾的造成是因为她早失父母的缘故。所以,林黛玉还有一种孤零感。

相比黛玉囿于自身的小范围,贾宝玉的痛苦更大,他生于簪缨世家,尤其是作为嫡子,他身上自带家族复兴的责任。可是他与那个世界格格不入,无论是世俗往来还是将来参与仕途经济,他都对那个客观存在的现实不认同,如此,他抵抗几乎全部的外围,这里面最令他痛苦的是家族的长辈亲人,父亲贾政待他如同仇人,母亲王夫人爱到他窒息,不过,爱的是他将来为家族和父母带来什么。

对于宝玉来说,他也有两个避风港,一是祖母的呵护,二是和姊妹们的内帷生活。可这终究不可持续,他终要面对家族赋予他的责任。他既然否定一切,又如何拥抱它们呢?这是贾宝玉第一痛苦。

宝玉还有一重痛苦就是自己将来的姻缘不能做主的问题,他和黛玉都明白,他们的终身,选择的权利不在自己的手上,父母之命,王夫人才是主导,无论是出于对于荣国府的现实利益,还是个人血缘,她都不会选择林黛玉,每想到此,贾宝玉就感到深深的绝望,他几乎所有的悲观情绪都来自于此,比如他说现在和园子里和姐妹们过一天算一天,说自己最好化成灰化成烟,一阵风吹散了,这就算是死得其所了。

贾宝玉可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如果他可以和林妹妹毫无挂碍地双宿双飞,怎么会生出如此消极的想法呢?只有当一件和自己性命同等重要的事渺茫而毫无希望时,人才会变得如此的消极和对将来没有信心。

脂砚看到王夫人对儿子所谓的定位,怎能不堕泪,不大哭呢?

宝黛初会,描写了宝玉的容貌:色如春晓之花,面若敷粉……虽是养尊处优的贵公子,但如贾母所说,他看上去好,其实内里生得弱。从黛玉进荣国府算,到七十四回贾府最后一个中秋节,不过十年光阴,彼时黛玉十七岁,宝玉不过十八岁,不久贾府就获罪抄家,贾宝玉过着被人唾弃诽谤的生活,成了一个雪夜围破毡、寒冬噎酸齑的乞丐,前后巨大落差,是贾宝玉,也是曹雪芹,脂砚斋应该也差不了多少。他们都是出生在豪门,成长于饫甘餍肥之中,面对家族的巨变,自然是不坚劳的,任谁看到也得悲伤。更何况是此情此景俱已经历的脂砚斋。

脂砚斋是谁?有人说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说小说里史湘云的原型就是脂砚斋。屏山不同意这样的说法,这方面的文章曾经写过,这里仅仅列出一些证据,也几乎可以大约得知脂砚的身份了。

史料里唯一指出脂砚斋身份的,是清和曹雪芹同时代者,也是他的友人叫裕瑞的,留下了一部《枣窗闲笔》,有一段这样的文字:

有《风月宝鉴》一书,又名《石头记》……曹雪芹得之,以是书所传叙者,与其家事略同,因借题发挥,将此书删改至五次……余曾见抄本卷额,本本有其叔脂砚之批语……

其叔脂砚,再清楚不过,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叔。当然,仅仅这一条证据就能证明脂砚斋和曹雪芹的关系吗?虽说不能就此确定,但在未找到其他更有力的证据之前,应该尊重裕瑞留下的这段文字。

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有不少描写脂砚斋和曹雪芹互动的文字,比如,在“荣禧堂”处,脂砚斋批“何不用西堂?”而原因是曹雪芹说“恐先生堕泪,故避之。”西堂主人,是曹雪芹爷爷曹寅的书斋号,怕脂砚斋难过而避“西堂”,看来,论感情,脂砚斋和曹寅要比曹雪芹和曹寅的关系近密。

曾有商人赠送给曹寅一方砚台,此砚台是晚明名妓薛素素专用之脂砚。他后来将此砚送了家族子弟,因为这方砚台,或许就是脂砚斋这一书斋号名称的来源了。此砚在1955年现世,后来辗转被大收藏家张伯驹购得,张先生曾请教红学家坚定,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方砚台就是薛素素旧物,于是,张伯驹连同他收藏的一副薛素素的画作一起捐赠了故宫博物院,后来因为借出展览,动乱年代不幸遗失,算是红楼文物的一桩憾事。

脂砚斋若是曹雪芹之书,其许多的批语,二人的感情互动,就显得合情合理了,《红楼梦》是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写的是贾宝玉也就是曹雪芹,内里,也多有脂砚斋旧事,触景生情,怀想往事,触及今情,怎能不次次痛哭堕泪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宋江吴用如果和李逵单挑,赢得概率有多大?

宋江吴用如果和李逵单挑,赢得概率有多大?

李逵,宋朝

《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第五十一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第五十一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红楼梦中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有何用意?有多不妥

红楼梦中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有何用意?有多不妥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清朝

薛宝钗为何要主动亲近黛玉?她的用意是什么?

薛宝钗为何要主动亲近黛玉?她的用意是什么?

薛宝钗,清朝

《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凤姐和秦氏相比,谁才是红楼梦中管家能力最强的人?

凤姐和秦氏相比,谁才是红楼梦中管家能力最强的人?

凤姐,清朝

王夫人“金陵王”家的姑奶奶,用这么多“半旧”的陈设物是为何?

王夫人“金陵王”家的姑奶奶,用这么多“半旧”的陈设物是为何?

王夫人,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林黛玉进贾府时,脂砚斋连哭4次是为何?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