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四大悲剧之一《汉宫秋》简介,内容如何赏析?

《汉宫秋》的主角是汉元帝。作品通过他对文武大臣的谴责和自我叹息来剖析这次事件。作为一国之主,他连自己的妃子也不能保护,以致演成一幕生离死别的悲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宫秋》为元·马致远作的历史剧。全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写西汉元帝受匈奴威胁,被迫送爱妃王昭君出塞和亲。全剧四折一楔子。

《后汉书·南匈奴传》是这样记载的:“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由此可见,王昭君是主动要求出塞的,而她之所以甘愿远嫁匈奴的原因是“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也就是由于入宫很长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得到皇上召见的机会,因而心生悲怨,于是决定出塞。

这其中没有提到任何画工、画像的事情,更没有提到毛延寿的事情,在《汉书》、《后汉书》的其他章节中也没有提到此事。

画工毛延寿的事情只是在《西京杂记》、《乐府古题要解》等典籍中开始被提及,然后在诗词、传奇、戏曲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描绘叙述,但在正史中却一直没有记载,因而所谓昭君被毛延寿所害之事并不可信。

马致远的《汉宫秋》显然不是取材于正史,而是在《王昭君变文》的基础上,汲取历代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和民间讲唱文学的成就,然后确定自己的创作意图,构思剧本的情节和人物的。

《汉宫秋》还别出心裁地把汉元帝作为全剧的主人公,并把发生这场爱情悲剧的根源,也归结到他的身上来。这一点,对于深化作品的主题,对于启发人们深入思考金元之际国内民族斗争的历史性变化,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汉宫秋》还特别创造了王昭君在番汉交界处舍身殉难的情节。由于王昭君的慷慨殉难,既保全了民族气节和对元帝的忠贞,又达到了匈奴与汉朝和好,并使毛延寿被送回汉朝处死的目的。

因此,王昭君以身殉难的悲壮之举,与那“只凭佳人平定天下”的屈辱求和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剧用明妃一女人的正气,充分地反衬出那些以“女色败国论”来文过饰非者的怯懦与无耻。

昭君既有对元帝的眷恋之情,又能为“国家大计”而毅然地“出塞和番”,并不惜以身殉国难,这就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她的深切同情和高度赞扬;而对于以元帝为首的封建王朝来说,则只是深刻的揭露与辛辣的嘲讽!

但是作者并没有过分美化元帝对昭君的爱情,而是如实地写出了元帝爱昭君的具体内容及其局限性。这样,元帝对昭君的温柔多情与他对于治理国家社稷的昏庸无能,便构成了复杂而又和谐的整体,自然而又逼真地刻画出元帝爱昭君的鲜明的个性特征。

作为风流皇帝欲保全真挚爱情的愿望与作为昏君庸帝所造成的“朝纲尽废,坏了国家”的严酷现实,这二者已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就是《汉宫秋》所写的爱情悲剧的实质,也是产生汉元帝这样的艺术形象的社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左传》: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春秋

儒林外史中陈木南人物形象如何?又有哪些故事?

儒林外史中陈木南人物形象如何?又有哪些故事?

清朝,陈木南

隋朝类书名作《北堂书钞》的编撰者是谁?有哪些版本流传?

隋朝类书名作《北堂书钞》的编撰者是谁?有哪些版本流传?

隋朝,《北堂书钞》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晴雯简介,晴雯在书中的结局如何?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晴雯简介,晴雯在书中的结局如何?

晴雯,金陵

“洒家”是什么意思?水浒传中鲁智深为什么一直自称“洒家”?

“洒家”是什么意思?水浒传中鲁智深为什么一直自称“洒家”?

鲁智深,水浒传

《音学五书》简介,明末清初顾炎武的音韵著作

《音学五书》简介,明末清初顾炎武的音韵著作

《音学五书》,明末清初

《儒林外史》第十回内容介绍以及赏析

《儒林外史》第十回内容介绍以及赏析

清朝,儒林外史

红楼梦第17回讲了什么故事?这回该如何理解呢?

红楼梦第17回讲了什么故事?这回该如何理解呢?

清朝,红楼梦

儒林外史是怎样描写王玉辉这个人物的?他有哪些故事?

儒林外史是怎样描写王玉辉这个人物的?他有哪些故事?

清朝,王玉辉

宋代古文赏析之记承天寺夜游,该篇古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宋代古文赏析之记承天寺夜游,该篇古文蕴含了什么道理?

宋代,记承天寺夜游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元代四大悲剧之一《汉宫秋》简介,内容如何赏析?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