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携儿带女进京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大家好,说起薛姨妈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薛蟠打死冯渊抢得了香菱。他可不管人命官司怎么处理,反正薛家有的是人,他“老先生”没伸手打人,奴才谁打谁认,大不了给钱就完了。薛家背后大舅舅王熙凤父亲就在南京,二舅舅和大姨娘也在京城,自然有办法替他张罗摆平。

薛蟠自己啥也不是,长辈们却个顶个厉害。有薛姨妈活着,王家和贾家都不能不管,他有恃无恐。

不过,南京之前那个应天府知府应该是个不上道的。否则不至于临时更换了贾雨村。

官场上的事薛蟠不懂,也不屑于管。南京城官司闹心,这哥们儿收拾一下铺盖,带着母亲和妹妹以及抢来的香菱“北漂”去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有钱在哪里不快活?何况京城乃首善之地,那里的风流,南京又比不得!薛蟠早已迫不及待了。

于是乎,紧随林黛玉之后,薛宝钗也踏上了北上之路。而这一走,就是八九年。

(第四回)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则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因此早已打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正择日一定起身,不想偏遇见了拐子重卖英莲。薛蟠见英莲生得不俗,立意买他,又遇冯家来夺人,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一一的嘱托了族中人并几个老家人,他便带了母妹竟自起身长行去了。

从原文描述看,薛蟠计划进京要早于和冯渊抢夺香菱。不存在他畏罪潜逃之说。

想想也是,薛家有钱有势,冯家却断子绝孙,不过几个家人。薛蟠别的不明白,有一点却比什么人都通透:“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钱能通神,何况人命!每每读到此处就有窒息之感。人力有时穷,真理未必都能彰显。

冯渊之名通“逢冤”,饱含了多少作者心中“大委屈”。就像日后多姑娘说的那句真话“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

当然,薛蟠北漂不可能与官司全无关系。他不害怕不表示薛姨妈不担心。出了人命在哪个时代都是大事。如果此时不想办法约束薛蟠,日后不堪设想。

薛姨妈和王熙凤父亲的信,早就送进了京城。王家人的主意就是要让薛家进京。给薛蟠换一个环境,少了狐朋狗党,也可以适当约束他。

闲言少叙,薛家进京自有冠冕堂皇之理由。归总来看,大体有三条。

一,送薛宝钗进京选秀。

是说那一年皇帝额外开恩,除了给自己选嫔妃以外,还面向社会各阶层的世家和名门之女加选一场,为公主、郡主选伴读和赞善。

薛家商贾之家,虽说不配选妃嫔进宫,到底也捞了一个给公主郡主选秀的名额。薛宝钗进京的“目的”,就是参加这次盛会。美其名曰选秀,实则颇有“挂羊头卖狗肉”镀金的嫌疑。

二,检查“亏空”。

薛蟠父亲一死,薛蟠大字不识一箩筐,做生意看账本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就算薛姨妈和薛宝钗,也不是此中高手,当不得薛家那偌大的家业。

各处店铺管事趁机中饱私囊,亏空不断。京城几处生意比较重要,也都消耗了起来。

薛蟠进京“坐镇”,只为震慑和监管。他虽然无能,薛家到底还有老管事出面。只是需要他这个主子镇场子。

三,入部销账。

薛家除了自己经商,还是户部挂名的皇商。每年需要承接皇宫内部订单,采买和制作宫内使用的商品。

严格来说皇商并不赚皇帝的赚钱,尤其像薛家这种负责宫花、纸扇一类轻工的皇商,需要支领和销账的钱款并不多,弄不好有时候还得赔钱。

但皇商赚钱的项目,是皇家定制背后的外销和品牌溢价。

以后文出现的宫花为例。薛姨妈拿出来的宫花,肯定是宫里上用定制的最新鲜的花样。薛姨妈留下两盒送礼给贾家姑娘们戴。

但普通老百姓想要怎么办?只需要将“上用”改为“民用”,在材质和品类上适当缩减,薛家就可以仗着皇家御用同款而赚得盆满钵满。

这也是薛家站稳四大家族之一的原因。薛家的生意必有其他三家股份,薛家相当于管着四大家族部分收益。日后贾母虽然不喜欢,却也不那么明面为难,就在于薛家的特殊作用。

不过,薛家进京的真正目的,以上三点都不是。甚至三个进京理由不过是掩饰薛家进京的真实目的。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发迹于南京,但随着王朝的政治中心北移,贾家、史家的主力全部在京城,王家一半在京城。只有薛家的大本营仍旧在南京。薛家的商贾出身制约了他们的发现,与皇权疏远,导致的衰落也影响了四大家族的有效运转。

薛蟠父亲和叔叔死后,薛家急需要强有力的靠山。薛姨妈背后有娘家王家和姐夫贾政,暂时可保薛家无虞,但终非长久之道。一旦薛姨妈有个三长两短,薛家必然被抛弃。

所以,薛家此次进京的最大目的就是既要找个靠山,又要将自己牢牢捆绑在四大家族的小团队中,不能掉队,以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亲密不可分割。

那么如何实现呢?自然是联姻最好。薛蟠自己不成事,丝毫没有联姻价值,唯有薛宝钗,才是薛家手中的王牌。

“金玉良姻”的策略,绝非薛家来到贾家后临时起意。而是王家兄弟姐妹一早串联好的计策。反而宝黛姻缘成了他们的变数。为何说金玉良姻早有“预谋”,线索很多,主要提两个。

一,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妙玉请喝体己茶,拿给薛宝钗的茶具上有“(分瓜bān)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

“(分瓜bān)瓟斝”茶器,揭示薛家攀附贾府的金玉良姻,背后得自“舅舅”王家的授意。

二,元宵节贾母“掰谎”《凤求鸾》,借金陵王家公子王熙凤来李家图谋人家小姐姻缘的“失礼”行径,揭露金玉良姻背后的算计,就是王家对贾家的渗透。

以上,日后讲到相应话题时,会详细解读。本文不多赘述。

不管如何,谁也阻止不了薛家北漂之路,薛姨妈带着儿女和几房家人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京城,住进了贾府……贾府众人以为来了个亲戚串门,殊不知人家就没想着离开。

宝黛钗三人因缘际会聚首在贾家,谈姻缘还尚早。此时贾宝玉心中,林黛玉固然比薛宝钗更重要,但最重要的人不是黛玉也不是宝钗。那么,谁在贾宝玉心中排在第一位呢?是个万万想不到的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鲍二家的是什么下场?她的死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鲍二家的是什么下场?她的死因是什么

鲍二家的,清朝

《荆楚岁时记》十五、斗鸡镂鸡食称画卵

《荆楚岁时记》十五、斗鸡镂鸡 食称画卵

南北朝,荆楚岁时记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原文欣赏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原文欣赏

汉朝,史记

水浒传中宋江真正的是一个好人吗?若武松翻脸他打的过吗

水浒传中宋江真正的是一个好人吗?若武松翻脸他打的过吗

宋江,宋朝

探春在抄检大观园反应那么激烈的原因是什么?

探春在抄检大观园反应那么激烈的原因是什么?

探春,清朝

红楼梦中凤姐生日宴时,如果没有遇到贾琏偷情,会是什么样子?

红楼梦中凤姐生日宴时,如果没有遇到贾琏偷情,会是什么样子?

凤姐,清朝

《史记》卷十九·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原文欣赏

《史记》卷十九·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原文欣赏

汉朝,史记

袭人如果没有离开贾府,她会如愿成为宝玉的姨娘吗?

袭人如果没有离开贾府,她会如愿成为宝玉的姨娘吗?

袭人,清朝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都是什么政治地位?有何差别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都是什么政治地位?有何差别

四大家族,清朝

同样是兄妹,贾探春贾环与宝钗薛蟠之间有何区别?

同样是兄妹,贾探春贾环与宝钗薛蟠之间有何区别?

贾探春,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薛姨妈携儿带女进京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