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进贾府后讲的那些故事,背后有何深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姥姥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红楼梦》三十九回,刘姥姥来了,给荣国府的太太奶奶小姐们讲了几个风俗俚语土故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在娱乐之余,这些故事可是大有讲究的:

从推动故事情节来看,刘姥姥是个人精,她观察了一下荣国府女眷的阵容,就明白她们的核心需求了,这些故事不过是迎合她们的需要,比如吃斋念佛就得了个白胖孙子这样的故事,听得贾母和王夫人是通体舒畅,如此才有第二天的两宴大观园。

从宝黛钗命运角度来看,故事其实是三人命运结局的预演,是曹雪芹的伏谶和剧透。这也是《红楼梦》惯用手法,是曹雪芹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还有一层,就是这些故事也都是为小说的主题作品价值观服务的,把作者想说而不能说不好说的话说出来,留下思考给读者,用来印证《红楼梦》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佐证《红楼梦》真正要表达的感情和主张。

刘姥姥诌出来的那个茗玉小姐的故事就是这样:有一大户人家,老爷太太没有儿子,只有这位小姐茗玉,爱如珍宝,可惜这茗玉小姐十七岁一病死了,老爷太太思念不尽,为小姐盖了祠堂塑了像,供奉着香火,因为日久年深,庙也烂了,像也破了,可这像却成了精。

宝玉一听当了真,细细询问刘姥姥这庙的远近方向,派了茗烟去踏看,就等找到后,筹银子为茗玉小姐重塑身,重盖庙。茗烟找了一整天,晚上终于回来了,一见面埋怨,说哪里有什么女孩儿,竟是一个青脸红发的瘟神爷。

小姐变了瘟神,在刘姥姥不过是一个临时起意哄大家开心的故事。在贾宝玉就成了无处安放的失落和遗憾。于曹雪芹其实是他要骂人,可又不能直接骂,用这样的方式一泄愤怒,曹雪芹骂人是高明到不吐骨头的。

茗玉就是黛玉,无论是家世,还是死亡年龄,甚至名字里直接就嵌入了一个“玉”字,和黛玉如出一辙。玉,在《红楼梦》里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化符号,要么是宝玉形神体的延伸,要么是黛玉形神体的延伸,小说在这里嵌入这位茗玉小姐,其实就是直指黛玉命运和结局,黛玉的死,黛玉的悲剧,黛玉留下的遗憾,宝玉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让她“死而不死”,可是这一点其实也做不到了,就因为这青面红发的瘟神的存在。

茗玉的病死可以看作是瘟死,对茗玉的纪念也无法进行,因为也还会有瘟神来作梗。总之,美好的东西总会被可恶者毁灭。而这可恶的力量又是无法直接反抗的。贾宝玉和林黛玉为代表的人性的觉醒者,在面对强大的社会主流惯性时,是无能为力的,这是贾宝玉们的悲剧,曹雪芹最大的愤慨,也是《红楼梦》要表达的最深的悲哀。

这个可恶者又能是谁呢?当然是所谓的一言九鼎者,是那个社会不允许挑战的存在,具体到贾府,就是贾宝玉的那些个长辈们了。作者不能直接表达不满,那是忤逆,可是他一腔愤懑,化于文字,只是这种表达,同样有力量,骂的不吐骨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红楼梦中鲍二家的是什么下场?她的死因是什么

红楼梦中鲍二家的是什么下场?她的死因是什么

鲍二家的,清朝

《荆楚岁时记》十五、斗鸡镂鸡食称画卵

《荆楚岁时记》十五、斗鸡镂鸡 食称画卵

南北朝,荆楚岁时记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原文欣赏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原文欣赏

汉朝,史记

水浒传中宋江真正的是一个好人吗?若武松翻脸他打的过吗

水浒传中宋江真正的是一个好人吗?若武松翻脸他打的过吗

宋江,宋朝

探春在抄检大观园反应那么激烈的原因是什么?

探春在抄检大观园反应那么激烈的原因是什么?

探春,清朝

红楼梦中凤姐生日宴时,如果没有遇到贾琏偷情,会是什么样子?

红楼梦中凤姐生日宴时,如果没有遇到贾琏偷情,会是什么样子?

凤姐,清朝

《史记》卷十九·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原文欣赏

《史记》卷十九·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原文欣赏

汉朝,史记

袭人如果没有离开贾府,她会如愿成为宝玉的姨娘吗?

袭人如果没有离开贾府,她会如愿成为宝玉的姨娘吗?

袭人,清朝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都是什么政治地位?有何差别

红楼梦中四大家族都是什么政治地位?有何差别

四大家族,清朝

同样是兄妹,贾探春贾环与宝钗薛蟠之间有何区别?

同样是兄妹,贾探春贾环与宝钗薛蟠之间有何区别?

贾探春,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刘姥姥进贾府后讲的那些故事,背后有何深意?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