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的结局有何不同?一个是天注定,一个人注定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的结局有何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真事隐”“假语存”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非常重要的手法。对小说最重要的两位女主角:薛宝钗和林黛玉,曹雪芹对她们表面之描写和真实之态度,就完全采用了这样的手法。

我不想用褒和贬来定位黛钗,薛宝钗完全遵守着那个社会对于女性要求的标尺,中国文人最讲究春秋笔法,曹雪芹对此把握的更是炉火纯青,当然不可能明着批评宝钗。

一肚子文章的林黛玉,有着自己细腻的情感需求和表达和独立的精神追求,就算是今天,能(hold)住这样女性的男性和家庭也非常少,更不用说是《红楼梦》那个时代了。至少要么偏武要么商贾的四大家族和林家是有距离的,林黛玉和他们也是格格不入的,林黛玉有一个“目下无尘”的标签,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也就不难理解了。

于是,凡涉及评价宝钗的文字,都是正面的用词: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入份从时,很大方,会做人,真真有涵养……

不过一旦具体到一事一体,就给读者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了:滴翠亭事件,午休时间直闯宝玉卧室,和史湘云关系的变化,以及和亲表姐王熙凤的关系等等。

相反,对于林黛玉,曹雪芹凡评价多用负面,比如:身量未足(不足之症),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说出话来比刀子还尖,(对宝钗)不忿,小性儿,心窄,爱刻薄人……

同样,只要一到具体事上,很喜欢讲笑话成了林黛玉的生命本色,几乎所有的姐妹和她关系都很好,对婆子丫头、各色人等的态度做法,其实发现黛玉很会来事。还有她高出众人的文化基因,她通透的待人处事风格,以及她由内到外散发出来的真善美的气韵,都潜移默化地影响感动着读者。

之所以让两位女主呈现出这样的表面和内在,源于曹雪芹一个创作前提和他本人所秉持的价值取向。曹雪芹笔下的社会,是四大家族注定要败的、早已“地陷东南”的末世社会,是注定要走向灭亡的。有补天之才的贾雨村在补天的过程中,同流合污于那个黑暗的染缸里了,最后落了个“枷锁扛”的下场。贾宝玉有补天之才,可是因为他神瑛侍者天然洞察世事的身份背景,早就看透了,因此不愿意去补天(走仕途经济之路),林黛玉也一样,所以她深刻懂得和理解宝玉的价值取向。而宝钗是一个不自知者,也是被主流价值荼毒最深者。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了宝钗的悲剧天注定,黛玉的悲剧人注定,因此不能用谁对谁错来简单判定。但曹雪芹本质上是褒黛贬钗的,根本原因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是曹雪芹价值取向的代言人,他把自己的理想和诉求倾注到了二人身上,贾宝玉和林黛玉所承载的所有精神内核,就是曹雪芹全部的价值和精神表达。

很多地方他藏得很深,我们举一个非常特别的例子,就知道曹雪芹的真意和他文字的狡猾了。

《红楼梦》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有一个妙玉单请黛玉宝钗喝体己茶的环节。妙玉对宝玉、黛玉和宝钗的态度是有区别的,给他们三人的品茶器具有着曹雪芹深刻的寓意在里面。

妙玉给宝玉用的是自己平日吃茶的绿玉斗,妙玉洁癖甚重,可是她愿意宝玉用自己的茶杯,可见她用宝玉的特别用心,古人认为玉器是最顶级高贵的,这也是曹雪芹对于宝玉人物的定位。

妙玉给黛玉所用叫做“点犀喬”,此物有两大特点:一为小巧,珍贵罕见;二则此器上面的撰文为“垂珠篆字”,这种字体笔画断续成小点,犹如串串垂珠或是点点清露。不但非常契合黛玉精致的人物表达,也和她泪光闪闪的还泪人生主题相契合。

如此推理,妙玉给薛宝钗的品茶器,也不会是随意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分瓜)瓟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千万别小看这个茶器上的23个字,全都有曹雪芹特别的用意。先说说苏轼的元丰五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103天,几次濒临被杀的境地,侥幸死里逃生后,被贬黄州,他是元丰七年离开黄州的,所以元丰五年,苏轼人就是在黄州,是他人生绝对的低谷期,在黄州,苏轼以东坡筑雪堂,书“东坡雪堂”,并赋《雪堂记》,开篇第一句为:

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於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

这是苏轼在调侃自己被贬后生活条件艰苦,自己苦中作乐的情景。“雪”有冷之意,也有家徒四壁的意思。曹雪芹拿苏轼最落魄的元丰(五)年说事,一是“雪”正和着“薛”,还有呼应薛宝钗雪洞一般的居室。

还有更重要的,(分瓜)瓟,其实就是葫芦(器),古人在葫芦幼时为其套上模具,让其生长为自己想要的器型的样子,制作成器,称之为“(分瓜)瓟”。斝,其实是商周时期的一种盛酒器,可以温酒所用,斝最大的特点是大,看它下面的那个“斗”就知道了,斝一般出现在正式宴会中,摆在每个人的面前,与其相配套的还有一个长柄的舀酒用的小斗,就是勺的样子。吃酒时,自己或者有服务人员用小斗舀进面前的酒樽内。而且,魏晋之后,斝这个东西几乎已经退出了生活。王恺所在的晋代大概率不会用,到宋代的苏轼肯定不会用了。

所以,“(分瓜)瓟”加上“斝”,这算是个什么鬼东西啊。还西晋王恺珍玩?王恺会珍玩这么个葫芦“斝”吗?还苏轼见于秘府,家徒四壁的雪堂算什么秘府?而且,什么葫芦能从西晋或者宋朝一直保存到曹雪芹的时代?就算是保存到了,就这么个玩意儿能入妙玉的法眼吗?所以,这不过是曹雪芹开了宝钗一个大大的玩笑罢了。目的就是嘲笑她的金玉良缘,甚至只为嘲笑她这个人。

更妙的是,妙玉做东的这次品茶,她揶揄宝玉吃茶是饮牛饮骡,其实她对宝玉是芳心暗许的;她嘲笑黛玉是个俗人,竟然连雪水也尝不出来,其实贾府小姐里,妙玉独独推崇黛玉。妙玉的批评恰恰证明她高度认可宝玉黛玉才会如此。对于宝钗,妙玉一个字也没有说,品茶过程里,只见妙玉、宝玉和黛玉三人的交流,宝钗全程一言不发。这绝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每一处细巧妙绝伦的安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网络数据
首页点赞

高考相关内容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order by id DESC limit 8

高考备考专题

高考最新文章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血络论第三十九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宋江吴用如果和李逵单挑,赢得概率有多大?

宋江吴用如果和李逵单挑,赢得概率有多大?

李逵,宋朝

《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素问·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第五十一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背腧第五十一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红楼梦中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有何用意?有多不妥

红楼梦中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有何用意?有多不妥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清朝

薛宝钗为何要主动亲近黛玉?她的用意是什么?

薛宝钗为何要主动亲近黛玉?她的用意是什么?

薛宝钗,清朝

《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素问·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原文欣赏

《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第三十原文欣赏

上古,黄帝内经

凤姐和秦氏相比,谁才是红楼梦中管家能力最强的人?

凤姐和秦氏相比,谁才是红楼梦中管家能力最强的人?

凤姐,清朝

王夫人“金陵王”家的姑奶奶,用这么多“半旧”的陈设物是为何?

王夫人“金陵王”家的姑奶奶,用这么多“半旧”的陈设物是为何?

王夫人,清朝
新高考-学习资料-古代历史-红楼梦中宝钗与黛玉的结局有何不同?一个是天注定,一个人注定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他高考内容吧

网站首页网站地图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