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前,家长和考生必须要提前了解意向学校的招生计划和专业,2023年的陕西科技大学招生计划和人数暂未公布,陕西科技大学2023年招生计划在哪发布?查询入口在哪?下面是更三高考整理的“2023年陕西科技大学各省各专业招生计划查询入口公布”相关信息,可供2023级考生参考。
一、2023年陕西科技大学招生计划在哪发布?
考生可通过以下渠道第一时间获知2023年陕西科技大学招生计划,可收藏关注:
1、查询入口:陕西科技大学招生信息网
2、查询入口:陕西科技大学招生信息主页
二、2022陕西科技大学各省招生专业及计划(2023参考)
2022陕西科技大学招生计划-陕西省
年份 | 省市 | 专业 | 类型 | 科类 | 计划数 |
2022 | 陕西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普通类 | 理工 | 41 |
2022 | 陕西 | 教育技术学 | 普通类 | 理工 | 16 |
2022 | 陕西 | 数学类 | 普通类 | 理工 | 128 |
2022 | 陕西 | 应用物理学 | 普通类 | 理工 | 18 |
2022 | 陕西 | 化学类 | 普通类 | 理工 | 60 |
2022 | 陕西 | 机械类 | 普通类 | 理工 | 267 |
2022 | 陕西 | 工业设计 | 普通类 | 理工 | 40 |
2022 | 陕西 | 材料类 | 普通类 | 理工 | 172 |
2022 | 陕西 | 能源动力类 | 普通类 | 理工 | 39 |
2022 | 陕西 | 电气类 | 普通类 | 理工 | 288 |
2022 | 陕西 | 电子信息类 | 普通类 | 理工 | 270 |
2022 | 陕西 | 计算机类 | 普通类 | 理工 | 130 |
2022 | 陕西 | 化工与制药类 | 普通类 | 理工 | 69 |
2022 | 陕西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普通类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普通类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轻工类 | 普通类 | 理工 | 48 |
2022 | 陕西 | 轻化工程 | 普通类 | 理工 | 100 |
2022 | 陕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普通类 | 理工 | 67 |
2022 | 陕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普通类 | 理工 | 55 |
2022 | 陕西 | 生物工程 | 普通类 | 理工 | 20 |
2022 | 陕西 | 药学 | 普通类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工商管理 | 普通类 | 理工 | 46 |
2022 | 陕西 | 物流工程 | 普通类 | 理工 | 21 |
2022 | 陕西 | 数学类(本硕分流培养) | 普通类(本硕分流) | 理工 | 9 |
2022 | 陕西 | 化学类(本硕分流培养) | 普通类(本硕分流) | 理工 | 8 |
2022 | 陕西 | 机械类(本硕分流培养) | 普通类(本硕分流) | 理工 | 9 |
2022 | 陕西 | 材料类(本硕分流培养) | 普通类(本硕分流) | 理工 | 8 |
2022 | 陕西 | 电气类(本硕分流培养) | 普通类(本硕分流) | 理工 | 8 |
2022 | 陕西 | 电子信息类(本硕分流培养) | 普通类(本硕分流) | 理工 | 6 |
2022 | 陕西 | 计算机类(本硕分流培养) | 普通类(本硕分流)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轻化工程(本硕分流培养) | 普通类(本硕分流) | 理工 | 8 |
2022 | 陕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硕分流培养) | 普通类(本硕分流)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13 |
2022 | 陕西 | 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13 |
2022 | 陕西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中外合作办学) | 理工 | 19 |
2022 | 陕西 | 教育技术学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数学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应用物理学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化学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7 |
2022 | 陕西 | 机械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15 |
2022 | 陕西 | 材料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能源动力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7 |
2022 | 陕西 | 电气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电子信息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计算机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化工与制药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轻工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轻化工程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10 |
2022 | 陕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10 |
2022 | 陕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生物工程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工商管理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物流工程 | 地方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教育技术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数学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应用物理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化学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10 |
2022 | 陕西 | 机械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18 |
2022 | 陕西 | 材料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15 |
2022 | 陕西 | 能源动力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6 |
2022 | 陕西 | 电气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11 |
2022 | 陕西 | 电子信息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计算机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化工与制药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轻工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10 |
2022 | 陕西 | 轻化工程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13 |
2022 | 陕西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12 |
2022 | 陕西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13 |
2022 | 陕西 | 生物工程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6 |
2022 | 陕西 | 药学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5 |
2022 | 陕西 | 物流工程 | 国家专项计划 | 理工 | 8 |
2022 | 陕西 | 英语 | 普通类 | 文史 | 41 |
2022 | 陕西 | 市场营销 | 普通类 | 文史 | 34 |
2022 | 陕西 | 会计学 | 普通类 | 文史 | 83 |
2022 | 陕西 | 人力资源管理 | 普通类 | 文史 | 68 |
2022 | 陕西 | 行政管理 | 普通类 | 文史 | 31 |
2022 | 陕西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类 | 艺术(理) | 3 |
2022 | 陕西 | 设计学类 | 艺术类 | 艺术(理) | 6 |
2022 | 陕西 | 广播电视编导 | 艺术类 | 艺术(文) | 15 |
2022 | 陕西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艺术类 | 艺术(文) | 18 |
2022 | 陕西 | 设计学类 | 艺术类 | 艺术(文) | 154 |
注: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管理机构公布为准
如需查询其他省份,请点击这里:http://zsxx.sust.edu.cn/static/front/sust/basic/html_web/zsjh.html
》》推荐阅读:【2023计划参考】2022年陕西科技大学招生计划(点击查看)
三、陕西科技大学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是“十二五”期间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共同建设的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轻工高等学校;1970年迁至陕西咸阳,改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被国【点击查看简介详情】
四、什么是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是指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计划。
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计划。安排跨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的招生学校,可以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不平衡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