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的是知识、是技巧,也是心态。越是临近考试,越是需要我们轻装上阵,发挥出最佳状态。
在高考冲刺阶段,考生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为迎接高考做好准备呢?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昆明市盘龙区云才文翰学校心理教师、昆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雷丽琴给大家支招,赶紧来看看!
关注情绪 积极调整
大考前,考生在心态上较容易出现压力之下的紧张情绪。事实上,在许多类似的重要关头和重要场合,我们都会产生紧张的情绪。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去接纳自己的情绪。承认紧张的存在,减少与它们的对抗,将关注情绪转移到对我们释放的具体信号是什么上去。比如,当我因为数学成绩不好感到焦虑时,可以进一步思考,是数学学科的哪个知识点让我有这种感觉?当情绪指向具体化时,内心的焦虑便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
其次,不妨学着转变看问题的方式。面对紧张和焦虑时,用积极的方式去看待它们。神经科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们发现,从身体的角度来说,焦虑和兴奋是非常相似的情绪,都会让我们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而区别主要在于头脑怎么想。焦虑背后的想法大多是“我做不到”,而兴奋背后的想法大多是“我充满期待”。当我们因即将进入考场的最后阶段感到紧张和压力时,可以在心里对自己说“现在的感觉是因为我感到兴奋,充满期待”,在思想上帮助自己将焦虑情绪转为兴奋。如果焦虑的感受持续时间较长、久久得不到缓解,还可以通过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如运动、唱歌、冥想、画画等。
积极暗示 强化自信
拿破仑曾说:“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一字眼。”正是这种自信激发了他的潜能,成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所以,考生应该尽可能多地为自己树立起积极期待。比如,每天醒来时可以对自己实施一些积极暗示,尽量避免使用“万一”“如果”等假设词,去任意推断可能出现的失利情况。情绪紧张时,要多用“我会平静下来”“我一定能胜利”等积极词汇来进行自我暗示。此外,日常生活中,走路挺胸抬头、面带微笑、哼哼小调等行动上的暗示也有助于强化我们的自信。
保持常态 从容迎考
考前,大家不必打破日常生活规律而刻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高三学生通常每天都要学习到较晚,身体的生物钟已经从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节奏。所以,只要按照日常习惯或者稍微提早一点睡觉就行,早上起床时间也尽量跟平时相同,不要破坏自己的生物钟。
考生们一定要有正确的睡眠观念,如果在考前仍然熬夜学习、睡眠不足,反而会影响学习效率,不如用一场高质量的睡眠来让疲惫的大脑和身体进入“修复状态”,为接下来的冲刺做好准备。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睡前一定不要打游戏或者玩手机,因为新鲜信息会不断刺激大脑,致使我们很难进入到睡眠状态。
此外,为了保证精力充沛,还要注重饮食的营养均衡,可以多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如肉类、蛋类、谷物类、坚果(杏仁、核桃、南瓜子等)、水果类(蓝莓、橘子等含维C水果)等,让身体运转有足够的“能源”保证。
相对于高考的结果,我们拼尽全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收获。高考对人生而言是一次重要的挑战和机会,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调整好心态,让我们从容去迎接它,轻轻说一声:“高考,你好!我准备好了。”